分卷閱讀83
打算把你記在王妃名下,你該喊母親?!?/br> 謝士洲這人固執起來是真固執,反正在他心里他母親尚在,要認爹可以,認娘不行。他不改口,作為他媳婦兒錢玉嫃自然也不會拆臺,便跟著見了個禮,喊了聲王妃。 要說燕王妃的心情,糟糕不足以形容。 從盛惟安娶了她娘家侄女,她等于跟過繼來這個綁到一起,現在王爺領回個親兒子,還跟他這么親近……要說王妃心里的滋味不就跟食了屎似的? 哪怕這個兒子親娘沒了,她也不是滋味。 她還只是食了屎,她侄女就跟整個人掉進糞坑里沒差,鋪天蓋地都是那種令人窒息的想要昏厥的味道。出來接個人,天塌了一半,她根本沒辦法對認回來這個笑臉相迎。燕王高高興興領回個親兒子,那她男人算什么呢? 秦嫣腦子里嗡嗡作響,王爺都帶著人進府去了,她還站在原處。 還是嬤嬤小心翼翼提醒她:“人都進去了,您趕緊跟上,撐過這會兒回頭再商量對策?!?/br> 秦嫣才回過神,她手抖得抱不住人,只能將兒子交給嬤嬤,咬咬牙擠出笑臉來跟上去。 燕王告訴王妃,龐渤去南邊任職見到洲洲,送了信回來,他才向皇兄討了旨意去接的人。 “那王爺南下以前怎么不說?” “一是當時尚不確定,二是唯恐節外生枝。你也不必慪氣,這事除了龐家父子只皇兄知情,太后那邊也沒通知?!闭f到這兒,燕王看了看外邊的天色,瞧著還挺早的,“王妃安排一下,收拾個院子出來,本王領他們進宮去給皇兄看看,也給母后看看?!?/br> 剛才都沒有錢玉嫃插嘴的余地,她就聽著看著。 等到跟著走出廳中,眼瞧著就要往外頭去了,她才拽了謝士洲一把,做了個口型:就這么去呀? 謝士洲喊了聲爹,問他要不要換身衣裳? “清早不是換過,還換啥?” “要進宮去見皇上跟太后娘娘,不得穿身好的?” 燕王扭頭就走,說這樣就挺好的。 因為坐馬車的關系,都沒拿最好的料子出來糟蹋,錢玉嫃是第一回進宮,還怕怠慢了宮里兩巨頭,等見著人,她就知道王爺爹口中的挺好是什么意思? 就是看著這一身,皇上立馬就想到人在外面吃了二十年的苦,都不用說啥,他就心疼起來。 “這就是阿弟流落民間的骨血?站起來給朕看看?!?/br> 謝士洲本來跪著,聽了這話就站起來,還在皇帝的示意之下往前走了兩步。一般人進宮面圣,都不會直直的同皇上對視,眼神會稍稍放低,以示謙卑。 謝士洲的作風還比較淳樸,真就頂著這張臉跟皇上來了個深情對視。 就這張臉,和記憶中兄弟年輕的時候幾乎一樣,皇上一看,就想到當年他剛繼位,不管是朝中或者地方上都有不服的聲音,很多回都是兄弟出面替他鎮壓的。尤其是十三年圍場叛亂,弟弟替他挨了致命一匕,那時候人也才二十多歲,就因為傷到要害絕了子嗣。 看著這臉,皇上想起太多太多:“好,真好!真是天不負好人!” 皇上都站起來了,說要帶侄兒去見太后,也讓太后高興一下。 這明顯不是高興一下嘛。 太后是一點兒準備都沒有,忽然見著謝士洲的,她本來拿著串佛珠捻著,一見著人,手里的珠子都松脫了。太后也顧不得撿,站起來就要往謝士洲跟前走,拽著他看了又看。 燕王拍了傻兒子一把,讓他喊人。 謝士洲喊了聲太后。 “什么太后?這是你皇祖母?!?/br> 謝士洲:“皇祖母?!?/br> 太后都抱上來了,抱著他哭成個淚人,好半天才緩過勁兒。謝士洲拿了手帕動作笨拙的替她擦眼淚呢,太后一邊受著孫子的孝心,一邊問小兒子怎么回事? “年前知道的,當時也不確定,就沒告知母后,兒親自走了一趟,查清楚了,今兒個剛把人接回京城,立刻帶他進宮來見您?!毖嗤醢衙终f給太后聽了,又指了指兒媳婦說,“您看看,這是洲洲媳婦兒?!?/br> 太后心里高興,那自然是怎么看怎么順眼。 加上燕王也說,他去認人的時候還攪出一場風波,當時累得洲哥兒受了許多閑氣,一度處境艱難,全靠兒媳婦陪著。 太后伸出手,讓孫媳婦走近些。 錢玉嫃就上前去,也喊了聲皇祖母,任由太后娘娘牽著她看。 “這五官三停長得挺好,洲洲眼光不錯?!碧髶е麄z,一臉慈愛說,“都是好孩子,以前吃了苦頭,沒關系啊,皇祖母補償你們!” 太后已經在擬賞賜,忽的想起:“現在洲洲回來了,皇帝你看看,他跟你兄弟長得多像!那燕王府不管怎么說都得由他來繼承,你過繼出去那個,你想想該怎么安排?!?/br> “年前得知阿弟有骨血流落民間兒子就琢磨定了,將他分出燕王府去,封個郡王,母后您看如何?” “反正哀家只認洲洲做世子,其他你瞧著辦吧?!?/br> 第44章 太后讓謝士洲跟錢玉嫃一左一右陪著她, 問他們從前過的什么日子?是不是吃了很多苦? 叫宮里看來,作為燕王唯一的骨rou, 他生來就該錦衣玉食,結果卻在民間生活二十載, 機緣巧合才被認回, 這稱得上命運坎坷。 尤其他本有個文武雙全的親爹, 若生養在燕王府, 以他的資質再差也能學到幾成??涩F在你看看?這人在商戶家養著,商戶人家沒遠見, 沒給他擰過性子,吃喝玩樂都隨他去……到現在除了遭逢大變生出個要上進的決心以外, 他文不成武不就,著實很讓人頭疼。 對比本來應該有的人生,他如今這樣,稱得上慘。 謝士洲自己倒沒有憤憤不滿,他心里知道如果一早跟著親爹,自己的人生興許是另一種模樣, 可要是那樣, 就沒有前頭二十年的恣意瀟灑,也不會認識嫃嫃。 雖然失去了一些,他同樣得到很多, 就不覺得吃虧了。 謝士洲這么樂觀, 太后瞧著心里越發堵得慌, 她跟孫兒頭挨頭, 說:“你真像你爹,哪怕最桀驁不馴的那段時間,他孝心還是很好?!?/br> 太后回想起當年,先皇在世的時候,她是中宮皇后不假,處境稱不上很好,那時候先皇最寵的是淑妃,還有如嬪蘭嬪這些后進宮的年輕妃嬪,她能穩坐中宮靠的就是膝下兩個兒子。 皇帝當時還是太子,人要忙些,過來的時候不是太多,燕王那會兒是六皇子,他經常來……太后心里最喜歡是這個兒子,最心疼的同樣是他。 親娘能不懂兒子嗎? 當初燕王雖然同意過繼,并且選了盛惟安去,可太后看得出,盛惟安沒把燕王當做親爹,燕王自然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