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88
因為之前臣等皆以為同秦國開戰是一百天,誰知道他們竟然毀約,變成了五十天?!?/br>韓安想,誰跟你毀約,又誰跟你說好的五十天。是不是想得太美了。韓安緩緩道:“五十天與一百天,五十輛戰車同二十五輛戰車有什么區別?”其實他自己知道,區別可大了。而且,說不定不是二十五,是十五。現實太殘酷,他都說不出口了。但就在他內心充滿絕望時,韓國的其他大臣卻仿佛被點醒了似的,忽然想起來他們還有戰車。這神奇的武器,說不定能夠顛覆局勢呢?盲目樂觀這個詞簡直就是為了他們發明的。誰叫他們并不知道,戰車,根本就是秦國的武器啊。新鄭,身為韓國的都城,也身為韓國僅剩下的幾座城池之一,可以說是少有的,還保持著身為韓國人驕傲的城市。其他城市的人聽說秦國人要來了,哪里有即將亡國的情緒,各個都歡天喜地,就等著秦國的人來了。他們對韓國絕對稱不上是喜愛,特別在韓國落敗之后,大部分人的生活都變得很糟糕,聽說現在的秦國非常富庶,又有從韓國回來的人證明了這一點,他們可以說是很期待換個國家了。戰國時代,換一個國籍非常簡單,很多國家現在的土地當年就屬于其他國家。對著一部分經常變動國家的國民來說,換國籍是問題,不存在的。之前的幾年中,被割給秦國的幾個韓國國家,百姓生活比起他們在韓國的時候要好上很多,因為這緣故,這些原本就對韓國并不是太忠誠的百姓甚至都要抱怨,為什么加入秦國的不是他們。這樣一圈看下來,唯一能夠為韓王所用的軍隊,竟然就是新鄭的軍隊了。但是等戰爭真的開打時,情況就不一樣了。韓國的士兵還是很興奮的,因為他們的新武器。弩箭很珍貴,他們也不能多試,但光是一輛戰車弩箭十連發的壯舉,就叫他們舉雙手歡呼,心中也升起了豪情壯志。有這么強大的武器,他們一定能贏。戰爭并不是靠小部分武器取得勝利的,但是威力強大的獨門武器卻可以振奮軍心。他們說不定能勝利吧?吧?怎么可能勝利!戰場上,尸橫遍野。雖說每一場戰爭都是這樣,但這場戰爭,也未免太讓人害怕了一點。韓國僅存的殘兵眼中只有恐懼與絕望,他們實在沒有想到,差距會這樣大。韓國也失敗過,幾場戰爭撐下來的老兵都成了老油子,他們以為只要能夠劃水成功,就沒有什么事了。他們什么戰爭沒有見過啊。但這戰爭就真的沒有見過。被以為無敵的戰車與秦國的戰車一比較簡直就是玩具,無論是體形也好,堅固程度也好,甚至是連發的弩箭也好。他們能夠十連發,對方就是二十連發,而且劍的破壞力比他們要大得多。慣炮在耳邊炸響,忽如其來的巨大聲響讓韓國的士兵皆是一愣,驚恐地看向四周,試圖找到爆炸的源頭。但就在他們愣神尋找的時候,秦國的士兵又立刻跟上,閃著冷光的刀刃寬廣而又鋒利貼上了脖頸。血花一閃而過。人頭落地。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壓倒性的優勢。戰車開道,慣炮突擊,在地上四處游走的機關獸殿后,秦國軍隊所過之處寸草不生。感謝他們選擇開展的地方并不是城池,而是荒野,荒野上僅存的綠意都被付之一炬,如果是在城池之中,恐怕只剩斷壁殘垣吧。這大概可以被稱為閃電戰,只不過閃電得不太標準。當看見戰報時,葉孤城想。德國二戰時首創的閃電戰是以突然襲擊以及機器收割地方主力作為要點,秦國對韓國的戰場戰役,雖然是以新武器收割對方主力軍,但是突然襲擊卻稱不上。他們可是光明正大與韓國對決的,只不過力量懸殊太大,堪稱絕對碾壓。這是理所當然的。葉孤城想。不管怎么樣,在軍事上,秦國怕是要領先韓國百年。這樣想著,他在眼前的地圖上畫了一個小叉叉。第一個國家,結束了。一輛馬車,載著秦國的某位貴族,風一般地奔向趙國。他的身后仿佛有豺狼在追趕。再快一點,再快一點!再不走的話,就要來不及了。飛奔入藍田大營,只要出了這里,對面就是他的避難所!趙國。作者有話要說: 瘋狂推進度條[關于番外本]這兩天整理了一下要寫的番外1、化貓(這是一個長番外,分上中下,大概就是城主變成貓之后的一系列故事)2、洞房花燭夜(這個不用解釋了)3、玉羅剎有話說(可憐的老父親的獨白)4、寶寶(關于西門吹雪和葉孤城因為黑科技擁有后代的故事)5、寶寶有話說6、如果回到現代(兩人雙雙到現代后的生活)7、葉孤城的一天8、???(emmmmm結尾彩蛋暫時保密)一共八個番外,8~10萬字,不在網絡上公布,番外本50多塊錢一本,開始預售時間應該是11月,會在淘寶放鏈接,然后12月中下旬正文完結正好發貨番外本的目標是滿足作者一切惡趣味(hhh)想要的妹子請舉起你們的手[小廣告]推一波接檔文,在我的專欄里有,感興趣的妹子們可以收藏一下,謝謝。呆亦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2612:17:28阿喀琉克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2612:22:44零零星星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2612:40:28薔薇★幾度花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2613:29:23晴天有時下豬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2621:49:01☆、第178章成蛟跑了。比起亡韓的干脆利落,他竟然能跑掉這件事更讓秦王震怒。滅了曾經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并沒有讓秦國上下歡欣鼓舞,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如同喝水吃飯一樣,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小事。這些年,隨著韓國土地不斷割給秦國,秦國的百姓對這沒骨氣的國家早就失去了興趣。他們的所有精神力,都集中在下一個國家。趙國。長平之戰后,秦趙兩國不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