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43
有開學,但渭南大市的經營不可說不好,而且雅俗兼備,就連不少學子都因為渭南大市的名氣去走過一遭,回來都贊不絕口,說一點都不像是秦國的手筆。山東六國都沒有這么風雅的。在廣告效應之下,山東六國的學子對灞下學宮期待越來越高,不管他們是抱著好心期待還是另有想法,但總歸是關注著的。然而果然沒有辜負他們的期待,秦國又搞出了一個新玩意。“三家并行?!”學子瞠目結舌?!笆裁赐嬉鈨?!”還有更加義憤填膺的。“這是對儒家的褻瀆!”相信哪個就以哪個為主,三家并行,這是和稀泥攪渾水!儒家的老學生義憤填膺。又有持觀望者。“三家并行?”他嘖嘖稱嘆,“也不是道是誰想出來的,對秦國來說是不是太超前了一點?”又有人道:“誰知道?!?/br>他道:“我看秦國渭南大市就經營得不錯,或許學宮也能獲得成功?”“再等等吧?!?/br>但也有很看好的,比如說目前并不在秦國的荀子。他從學子口中聽見秦國學宮的創新之舉,又看了看攤在桌上的紙,是邀請他去學宮當祭酒的請帖。無奈地搖搖頭道:“還是走一趟吧?!?/br>他腦中閃過自己曾經得意門生的臉。三家并行,虧他想得出來。荀子眼中閃過一絲笑意。倒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不管別人怎么想,在天下學子或鄙夷或期待或觀望的視線下,灞下學宮終于開學了。作者有話要說: 24409280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1612:34:4121600116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1613:10:34“我與晉江有個約會”投票有月石的話請投一票☆、第168章葉孤城住在灞下學宮旁。學宮中的學子并不是很清楚太子傅的住處,但見他幾乎每日都來視察便能知道他所居不遠。不管是才入秦國還是已經入秦一段時間的學子對他都是好奇的,且不說這人的官職來歷過于神秘,又無實權,但誰都知道,他是現在秦王的老師,而且走的路子與當年的呂不韋有異曲同工之妙。有好事者信誓旦旦稱他定然是下一個秦國丞相,畢竟,現在的秦國新政名義上沒有葉孤城的參與,卻處處有他的影子。因為國師的稱呼以及嬴政的信任,葉孤城這人雖然在山東六國未露面,卻被不少人盯上了,灞下學宮的學子對他也十分好奇。如教導主任一般走過蘭池,池邊有搖曳的柳樹,嬴政跟在葉孤城的身后,眼中有好奇之色。灞下學宮開學不久,他還是第一次來。高大而顯赫的王車停在學宮門口,因正值上課時間,竟然沒有人一個注意到這車架,嬴政靜悄悄地下馬車,跟著葉孤城走進了學宮中,身后還綴著一個小尾巴趙高。葉孤城看了趙高一眼,沒有說話,但那一眼卻看的趙高打了一個寒顫。隨著他年歲漸長,葉孤城看他眼神中的探究越來越多,讓趙高不敢因為王上的看重而輕狂,反而越來越慎重。不是他說,葉孤城的眼睛里,像埋了刀,埋了劍。趙高又把頭埋了下去。嬴政不用葉孤城介紹,因為灞下學宮的內部陳設是他們一同設計的,從頭到尾都沒有隱瞞過他。他來的時候,正好到了學宮聚論時間,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知名導師開題演講,學生討論,雖然在葉孤城看來并不算什么新鮮事,但在這個時代,已經是了不得的超前教育了。今日開題的,是葉孤城曾經的老師荀子。也不知是因為葉孤城的面子還是因為秦國的邀請太誠懇,或者是荀子本人的對秦國就很有興趣,他竟然也來了灞下學宮。連同幾位別派大師,可以說鎮宮之寶了。嬴政在門外悄悄走過,看年輕的學子在屋內高談闊論,明明那些學子都較他更年長,但他竟然目露慈祥之色,簡直像是在看茁壯成長的幼苗。葉孤城站他身前,高大的身軀正好把嬴政擋住,里面的學生無法看見秦王。因為“校長”本人時不時來學宮中轉一圈,這里的學生早就習慣了葉孤城的存在,看見他來了也就是點頭致意,然后接著討論自己的事,可以說是非常有定力了。荀子的眼力和那些學生不同,他倒是發現了嬴政的存在,卻沒有告訴學生的打算,點頭算是同秦王致意,面上不卑不亢,一派大家風范。年輕的秦王聽了一會兒荀子的話,又聽聽學生的討論,心情愈發好了,想荀子不愧是他老師的老師,講得東西讓他都受益匪淺。嬴政道:“葉師,去天斟堂吧?!?/br>這才是他此行的重點。兩人卻沒看見,在他們走后,一瘦高的青年以很隱晦的視線從屋內打量他們,甚至連之前一直很熱心的聚論都不管了。有人看他一眼道:“徐君房,你在看什么?”徐福道:“我在看秦國的國運?!?/br>他名福,字君房,報名的時候直接用了徐君房的名字。那人聞言一梗,心想你們陰陽家的人就是神神叨叨的,天天就在看日月星辰,誰知道你們在說些什么。原本以為徐君房還挺正常,沒想到同其他人也是一個樣的。想到這,儒家的小弟弟默默離他遠了一些,又將精神集中于聚論之中。徐福的眼睛瞇了起來,眼中滿是探究。天斟堂可以說是葉孤城最驕傲的一個設計。只有百家成績最優異的學生才可以進入深造,毫不夸張地說,能進入天斟堂的都是秦國最優秀的人才。因為優秀,所以他們就能參與很多事情,比如說,新秦法的制定。這還不是葉孤城提出來的,而是身為秦王的嬴政自己提出來的,他覺得秦國的法律已經有些不符合朝代了,并不是說法律太松散,而是太嚴苛。山東六國子民的生活自由到了糜爛的程度,而朝堂上更是一片烏煙瘴氣,要不然,擁有眾多人才以及精彩文明的六國也不至于脆到秦國一捏就死的地步。然而他們現在真的就這么脆。在并不遙遠的未來,這些人會成為秦人,從極致的松到極致的緊,定然會出亂子。能進入天斟堂的優秀學子,會得到參與秦國新法編纂的權利,對于讀書人而言,這絕對算是夢寐以求的好事。嬴政道:“這里的人,怎么這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