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36
協助公輸元弄機關獸了,除了吃飯的時候,他們不怎么常見面。就算是葉孤城,有時都會因為兩人低頻率的見面兒憂郁。怎么說,之前和西門吹雪的神魂形影不離,居住在同一具身體里,現在又分開,還是挺不適應的。[想見面,想見面。]然后西門吹雪就真的出現了。他好像只是路過,因為并沒有來找葉孤城的理由,但人卻筆直地向他走過來。葉孤城道:“何事?”如果沒有事的話,西門吹雪應該不會來找他。然后西門吹雪也給了一個很好的理由。他道:“我聽這里有動靜,便過來看看?!?/br>葉孤城點頭道:“原來如此?!?/br>西門吹雪看他身后忙碌的人道:“那是什么?”已經看見了被人拿在手中的紙。葉孤城道:“我原本想做宣紙?!?/br>結果卻成了草紙。他默默地嘆了一口氣,然后把略有些發黃的草紙遞給了西門吹雪。如果用鉛筆在這玩意兒上寫寫畫畫還稱,但是毛筆……等等!葉孤城的眼睛一亮,他怎么沒想到還有鉛筆??!果然是在明代時間太長了,竟然連鉛筆的存在都忘記了嗎?他越想越覺得自己聰明,現在可和未來不一樣,戰國時代的人們寫字只用兩種東西,一是竹簽,而是干脆刀刻,都很堅硬,毛筆雖然可以吸水,但是觸感卻軟綿綿的,想要適應恐怕還要過不少時間。但是鉛筆不一樣啊,鉛筆的觸感本來就是堅硬的,而且還方便制造,他大概能夠猜到,如果自己真的想制作出宣紙,要需要無數次的試驗,現在手下的草紙并滅有太大的用處,人還是要用竹簡。但是有鉛筆就不一樣了,就算是草紙都能使用??!葉孤城興奮了,依照現在的條件,沒有石墨還可以用木炭條??!發明實用,又有身份推動,蒙恬的毛筆尚且沒有得到大面積推廣,就被葉孤城獻上的草紙與木碳條給壓偏了。他本人的年紀與嬴政差不多大,也并無邀功的心思,雖然自己的靈機一動想出來的毛筆沒有得到推廣,但當事人卻一點意見都沒有,甚至連他自己都在用草紙與木碳條。木碳條的質地不一,有軟的,硬的,不軟不硬的,葉孤城弄出來的這種雖然比不上鉛筆,但也能用,以粗麻布包裹,在草紙上寫字,干干凈凈,比在竹簡上雕刻字容易多了。唯一的問題,就是草紙的質量不夠高,而木炭條寫下的字時間長了會糊,無法長時間保存,想要將什么文書流傳到下一個朝代,還需要竹簡。在他弄出真正質地精良的宣紙之前,竹簡還不能退出歷史舞臺。但不管怎么樣,草紙與木炭條的搭配還是立刻在七國風靡起來,明明一開始只有秦國使用,但不久之后竟然也在山東六國興起,更因為造紙技術目前只掌握在秦國手中,所以增添了不少國家財產。不錯,出于各方面考慮,葉孤城直接將造紙技術教給了嬴政,他對做紙張供應商不感興趣。他更在意的,是因為紙張推廣而在秦國刮起文化旋風的附加價值。山東六國,已經遍地是紙張。尤其是在學宮的士子,對于這可以讓他們免于雕刻的小物喜愛非常,上手速度非常之快。按理說讀書人是很不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然而他們本來就是戰國末年的讀書人,與其它任何一個時代都不一樣,很懂得變通,更不要說這玩意兒確實是好用,方便他們隨時隨地記載,由紙張釘成的書籍又很輕便。唯一的問題或許就是草紙容易損壞,而炭筆一個寫不好字跡就會模糊,但是比起竹簡的笨重,他們還是更愿意使用紙。實在不行就最后用竹簡刻一份以做留存好了。總體而言,紙張絕對是利大于弊。有讀書人感嘆道:“沒想到紙張竟然發自秦國?!?/br>其他人也紛紛點頭以示贊同。秦國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公認的學術沙漠蠻荒之地,讀書人承認秦國的國力強大,但那都是群武夫,在朝堂上活躍的有識之士,無不是外國人,雖然可以說是在商鞅變法之后秦國渴望人才,并且看重人才,但是另一方便也證明了“秦國無士人”這句嘲諷是成立的。本身的教育水準,低到不能看。有讀書人道:“這紙,是秦國人發明的,還是在秦國的士子發明的?”后者自然是指秦國的外國人。大多數人都猜是后者。然而,卻有人搖搖頭道:“是秦國人發明的?!?/br>眾人紛紛倒吸了一口冷氣。當真?真的,因為葉孤城的國籍是秦國。雖然沒有大肆宣揚紙張是誰發明,但是有心之人卻也可以打聽到。學子道:“秦國莫不是要開始重視進學?”有人道:“只不過是發明了紙,就說他們開始重視進學?這跨度是不是太大?”又有人道:“但我卻聽說,灞下學宮請了不少有名的大師?!?/br>甚至連遠近聞名的稷下學宮都被挖了墻角。灞下學宮找得名學者,絕對不是一個兩個!嬴政現在有錢了,七國之中只有秦國才能產紙,雖然不知道技術什么時候會被破解,但在這段時間內,他們可是靠紙張掙了個盆滿缽盈,再加上學宮的建設由商人出錢,國庫之中,貴重金屬堆得都要溢出去了。請大師的錢,多的是!管他秦國的法律允不允許,賣紙掙來的錢,應該算是私房錢才對。私房錢就是可以隨意使用的!一想到這,嬴政的臉上都露出了笑。他并不是不喜歡笑,只不過秦王需要威嚴,特別是年少的秦王只有表現出少年老成之相才會更讓大臣信任,也更讓他參與政治的行為有說服力。不錯,因為嬴政出色的政治嗅覺,當年秦莊襄王留下來的遺詔簡直就成了擺設,雖然明面上他是在呂不韋的教導下學習政事,但就算是老辣如呂不韋都得承認,嬴政已經十分有自己的主意了。好在他的主意同呂不韋的主意是一個類型的,雖然細節上有所不同,但是在新政的大方向上,兩人可以說是十分一致。想來就算幾年以后呂不韋還政于嬴政,他的新政都應該能持續下去。當然,這么好的開局,一切都要歸功于渭南開禁,如果渭南開禁失敗,想來嬴政接觸政事定然會困難重重。但是現在卻不一樣。灞下學宮即將開學,而在渭南前端的商人早已紛紛開門。為了保留自然風光這里商鋪的開設位置十分講究,但一點兒都沒有影響這里的人氣,且別說是來踏青順便買東西的秦國人,就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