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20
事實證明,葉孤城其實還挺吃這套的,竟然就讓他多思考了一會兒。然后嬴政就給出了答案。他道:“我若當政,渭南定會開禁?!?/br>葉孤城道:“且細說來?!?/br>嬴政道:“雖是開禁,我卻不同綱成君所說,令渭南拓展農田,令山東移民墾荒?!?/br>他道:“這里河道窄短,河流湍急,天生就不是耕種的佳地?!?/br>他雖然不是很懂農耕,但也能看出來,如果想在這里耕種,必須耗費幾代人的努力,說不定還不能取得好結果。嬴政想,真是壞了得天獨厚的好地勢。葉孤城眼皮一條道:“你待如何?”他猜嬴政會給出一個比他想象中更好的答案。果然,他自信一笑道:“以我之見,渭南寶地,當一分為二?!?/br>葉孤城來了點興趣。嬴政道:“灞水兩岸多栽種柳樹,環境清幽,又與渭水有段距離,我看這里,最適合建學宮,環境清雅,又不是幽靜,是個讀書的好地方?!?/br>雖然說是渭水南岸,但這里也有一條自己的小河流,名為灞水,灞水像是渭水的分支,在末端同渭水會和,所謂的渭南其實分為兩個地方,一個就是灞水附近,還有就是與北岸遙遙相望的大片土地。相較于大片土地,灞水附近確實離得有些遠,也過分安靜了些,并不適合讓給商旅做經營。但就如同嬴政說的那樣,雖然不適合經營,卻是辦學校的風水寶地。葉孤城眼中含笑,顯然是對嬴政的言論挺認同,并不打斷他,而是讓他一次性將自己心中所講全部說完。他道;“至于渭南大片空地,不僅能夠令山東六國之人開商社,還能讓本國的手工藝人來這里營生?!?/br>他眼睛越來越亮:“至于什么做吃食的店鋪,還有聞名七國的酒肆,都可以在這開一二店鋪,南岸有自然水土養人,即使沒有店都有過人愿意來此踏青,可見風光得天獨厚。又有這么多可以進行買賣的小店鋪,想來就算是他國之人都源于來此一睹渭南的美麗風光?!?/br>就算是葉孤城聽了都驚訝,他自認為自己的商業才能還算不錯,但也沒有嬴政這么敢于想象的,聽起來,他似乎是準備借渭南的自然風光,搞出一個商業旅游一體化的景點??!葉孤城一邊聽他侃侃而談,一邊竟然想到了香格里拉。按照嬴政的說法,他們應該大力宣傳渭南的自然風光,然后在不影響自然風光的情況下打開商鋪,帶動此地的經濟發展。至于之前說的在灞水邊上開的學宮,是為了彌補秦國無士子的可悲現狀,他們如果立刻辦學宮,定然是比不上稷下學宮名聲教得響亮,即使是能找到名師都無濟于事。所以他們需要噱頭,需要宣傳??!讀書人還是很在乎學習環境的,要是真的在這里建學宮,他們完全可以打出“最美學宮的旗號”??!倒時候再挖一兩個名師出來,不愁沒有人來學習。說到名師……嬴政道:“聽聞葉師曾在荀子門下學習,不知荀子有無意入秦國?”興奮起來竟然開始打自己老師的老師的主意了,真是小兔崽子!但不得不說,看著眼前侃侃而談眼中閃爍著自信光芒的嬴政,葉孤城的心情好極了。他想,看到了嗎,這就是你認為秉性剛強,不知變通的新秦王。他知道,呂不韋就在某棵合抱粗的樹木之后,將他們的一番對話收入耳中。嬴政可是他的學生啊,自然是與眾不同的!想到這,就算是葉孤城都有些驕傲。他的學生,定然會成為歷史長河中的明星,無論過多少年,都閃閃發亮。作者有話要說: 不定期投放小甜餅XD感覺大秦帝國這卷的重點是談戀愛(躺),強國都是順便的(并不)。慣例求“我與晉江有個約會”投票有月石的話請投一票,謝謝啦!阿喀琉克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1107:56:53白葉.亭雨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1113:15:0024409280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1113:45:11瓶子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1114:34:44悶不是我的錯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1120:13:43只有半首歌扔了1個手榴彈投擲時間:2017-10-1122:36:11☆、第163章葉孤城想,自己莫不是教出了個商業奇才?還是思想特別超前的那種。他現在坐在呂不韋對面,呂不韋的表情十分微妙,震驚中帶著一絲絲的滿意,但很顯然,滿意并不是朝著葉孤城去的。定然是向著很有遠見的新王去的,之前就說葉孤城與呂不韋雖然關系微妙,但在政治上卻志同道合,他們都是有大志向的人,并不會為了私人恩怨而放棄合作。畢竟,呂不韋也認識到了,葉孤城應該也是一個很有政治能力的人,并且對方與自己的理想還詭異地重合,就算是想出的秦國新政都是一個方向的,改變現在秦國嚴苛的法律條例,再廣開學宮,打通商路,讓秦國變得更加富足。這些想法,可不是普通人能夠有的。哪怕是為了葉孤城的遠見,他都不得不暫時放下心中的警惕,對葉孤城的態度更好一些。呂不韋心知肚明,比起自己,嬴政肯定要更加信任太子傅??!恐怕葉孤城與他說的話,新王都能聽進耳朵里吧?之前他們倆見了一面,就是為了討論渭南的開發問題。葉孤城和呂不韋都是成功的商人,成功的商人往往都有共性,那就是敏銳的觀察力。尚未開發的渭南在兩人眼中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怎么挖掘都會有錢的那種。但就算是他們,想要在渭南做些什么,也是需要知會嬴政一聲的。這就是與遺詔相背的一點了,按照秦莊襄王的意思,在嬴政成年以前,這個國家的大小政事應該都交給呂不韋來處理,如果他下了一個決定,是不需要讓嬴政知道的。但是葉孤城想想,覺得這不成啊,雖然嬴政年紀尚小,就算呂不韋做了什么他覺得不妥的事情都不會說出口,但長此以往,兩人之間一個肆無忌憚一個妥協,且不說七年之后這個國家算是在誰的手中,光是忽然爆發出來的矛盾就讓兩人有夠受的。想想看,權臣與成年君王之間巨大的分歧,這是可以拯救的?恐怕不行。葉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