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88
吃了一驚。他從稷下學宮,到隨荀子外出辦書院,已經過去快十年了。十年,彈指一揮間,能夠讓人記住許多東西,也能讓人忘記許多東西。但計算是記憶力再差,他也不會忘記自己當年的同學。葉孤城。直到今日,李斯都不得不成為,這人是只要看一眼就絕對不會忘記的人。他大概知道之前他入了趙國,好像是在做生意,當了一個很好的商人,但是除此之外,竟然滅有太多聽過葉孤城的名字。因為李斯的志愿是當官啊,葉孤城沒有謀官位,名聲怎么會傳到李斯的耳中?然而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就是如此,就算是李斯也沒有想到,對方的名聲第一次從正規途徑傳入自己的耳中,竟然就是太子太傅。他不得不嘆息一聲道:“此人深謀遠慮,遠勝于常人?!?/br>可不就是遠勝于常人?他想到了對方當年毅然決然離開稷下學宮進入趙國的背影。是不是那時候,他就已經預料到了今天?他看向西邊,搖了搖頭。秦國啊秦國。是否也到他西行的時候了?葉孤城也知道自己成為太子傅了。但是他卻不是聽詔書說的,而是聽秦王說的。更重要的是,雖然他明面上成為太子傅,但是干得事情,卻不僅僅是太子傅的事情??!他看著秦王閃著光的眼睛,竟然說不出一句話來。按照對方的形容,他哪里是當太子傅啊。分明就是國師好嗎?!葉孤城想想,秦國沒有國師這個職業,所以干方士的事做到最高等級的究竟是哪個?徐福兩個字砸入他的腦海中,隨后就是四個明晃晃的大字“禍國殃民”。哦。葉孤城一臉冷漠。所謂的國師啊,不就是所謂的反派標配嗎?還是一定會被主角打倒的那種。再往后推一點,豈不是還有“焚書坑儒”之說?然而其中的絕大部分都不是儒,而是方士。葉孤城:……大家好,我要成為神棍反派了,還是秦始皇最討厭的那種。作者有話要說: 哈哈哈哈哈哈,很多小天使都猜到了新能力嘛~求求求求求投票!作者君在參加我與晉江有個約會,求投票啦!網頁和手機頁投票地在下面,app上好像不能投票,用app的小可愛可以上手機頁幫我投一票嗎(星星眼)票不要錢的!謝謝投票的小可愛們么么噠!白日依山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0412:42:2524409280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0413:57:56三蘇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0413:59:37青絲明鏡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0419:22:46韶華易逝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10-0423:43:06謝謝地雷么么噠!☆、第156章當太子傅是一個技術活。但是葉孤城當太子傅,不僅是一個技術活還是一個高?;?。當然,這不是說他的性命高危,而是政治上的高危,畢竟葉孤城武力值杠杠的,誰想殺他,幾乎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然而他現在的身份又特別敏感,想要在政治上走上一條坦蕩的康莊大道,不僅不簡單,而且很難。想到這里,他又嘆了一口氣,與國運相連,意味著秦統一六國的過程絕對不能出問題,最好還能流傳千代萬代。這真是充分考驗他的聰明才智,比治理當年的白云城難多了。雖然還沒有治國,只不過開始深入咸陽宮,就發現困難重重。本職的教育工作因為已經習慣,并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困擾,甚至因為王宮內也有教導太子的老師,葉孤城的工作量比之以前還大大減少,起碼陪伴嬴政的時間,比之前少多了。時間的減少引起了太子的不滿。好在,太子本人還是很通情達理的,雖然對葉師與他在一起時間變少有點不滿,但新上任的其他老師也都是飽學之士,因為都是某門類的專精,甚至還能補充他的知識量,讓他了解更多之前不曾聽說過的道理,這讓嬴政變成了一塊吸水的海綿,不停地汲取知識,讓他的新老師們贊不絕口。就算是葉孤城也不得不感嘆,像是嬴政這樣的學生,哪里都是很受歡迎的。因為看見嬴政的表現,呂不韋也稍微放了一點心。現在雖然蔡澤還是相,但呂不韋才是真正干事的,誰都知道文信侯是秦王面前的紅人,因為秦王自己的喜好問題,明明他的官職并沒有蔡澤高,但是干的很多事情,甚至都能越過蔡澤。這讓呂不韋不得不想更多更重要的問題。比如說對秦國政治的思考。葉孤城不得不承認,呂不韋此人當政還是很有能力的,他甚至已經看到了秦國以法治國的弊端。并不是說依法治國不好,只不過秦國向來嚴刑峻法,法度甚至嚴明到了嚴苛的地步,秦國的人早已適應,不僅沒有抱怨,反而因為嚴苛的法度而團結在一起,如同鋼板一般,這是從商鞅變法之后形成的秦國新風氣。然而,如果秦真的能統一山東六國,要求其他國家的人也這么做,勢必會引起反彈。山東六國,雖然也有法度,但是比起秦國要松散不知道多少倍,想要治理的話,必定要放開秦國的法度。當然,這些只不過是提前腦內預演罷了,畢竟,雖然現在的秦國已經十分強大,但是他們確實還沒有征服山東六國。這恐怕是現在的公子政未來的秦王的工作吧。想到這里,呂不韋又嘆了一口氣,但這絕對不是因為失望而嘆氣,相反,他在知道嬴政上課的態度時,竟然還詭異地覺得有些欣慰。沒有辦法,那一日的考試,很多都與秦國的政治有關,從他開始聽有關法家的考題就覺得有點不妙,他們的太子,竟然能將一本倒背如流,這難道不是將其封為圣典?葉孤城:……劃重點有錯咯?確實是秦國的政治根本,然而正如同呂不韋之前所想的那樣,如果一味只看法家的典籍,對其他學說不屑一顧,根本無法改善秦國政治上的弊端,甚至對他未來想要制訂的新政也會很有影響。秦王如果三年后死了,到時候嬴政也不過就是十三歲罷了,按照秦王二十歲當政的傳統,中間還有七年。呂不韋很自信,這七年,應該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