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16
而他殿后。他忽然想到了專諸離開時的表情。他的臉上只有堅定。什么是義?又回到了一開始的問題。他為公子光的偉業而死是義,而公子光則是要實現自己的王道,所以要殺了吳王僚。不不不,這時代,能夠說得上是王道的,只有最沒有存在感的周王室罷了。公子光所走的道路,是霸道。什么是霸道?葉孤城又在想另外一個問題。他自己的王道,到底是什么?孟子說,以德行仁者王。雖然現在孟子還沒有出生。罷了,葉孤城想。管什么王道霸道,還是先去各個國家看看吧。在這王道之理最初興盛的年代看看,是怎樣的環境,催生出了這樣的道路。如果得到了答案,他是不是更向前走一步?封神榜中,再度閃過一陣耀眼的金光。西門吹雪的神魂還在靜靜沉睡。作者有話要說: emmmmmm,要準備去戰國末了政哥大概還是一個包子[一發廣告]雖然這篇文才寫了可能一半都不到,先求一下下篇文的預收,,有興趣的妹子可以到我專欄看看,來一發收藏,謝謝么么噠!幽幽子墨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09-1809:09:54謝謝地雷。☆、第140章稷下學宮,始建于齊桓公田午年間,是世界上第一所官府舉辦,私人主持的官學。就算是在百家爭鳴的戰國末期,稷下學宮都是整片中原大地中當之無愧的最高學府。一白衣學子抱著竹簡在過道中匆匆行走,他腳下生風,衣袍隨著步伐飄飄揚揚,莊重的白衣本只出現在送別諸如此類的場合之中,但這人偏偏是當作常服穿的。一開始,也有老一輩的士子搖頭認為這人不懂禮,然而稷下學宮中古里古怪的人太多,不說別的,就那些陰陽家的人物,哪個打扮是守禮的?戰國已經到了后期,禮崩越壞,人心不古,無論是在穿著打扮上還是其他地方要求都放到不能再低,更不要說只是一件衣服。就算此人修習的是儒家,只不過是好白衣,又有什么大不了的。更何況……有人從他身邊走過,還悄咪咪地側頭看了一眼。真好看??!就算同為男人也不得不贊嘆。這樣風流的身段,放在學宮中倒顯得有些屈才了,如果放在民風彪悍之地,多的是年輕美貌的少女想要投懷送抱的。如果是在周的小塊封地上,就算想要幕天席地的野合,也是有可能的吧?心中這么一番胡思亂想,但是路過人的時候卻目不暇時,甚至還隱隱保持著距離。士人性情多古怪,在齊國稷下學宮,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自有一股傲氣,所有人都是少見的聰明人物,有些更是氣場極強,不得近身。白衣人就算是不得近身的那一類,人品行怎么樣還很難說,但是距離他太近了,就好像會被冷氣灼傷似的。至于冷氣的來源,可能是他冷若冰霜的臉,也有可能是他即使在學宮之中都不離身的劍。劍原本是用來防身的,但是學宮很安全,就算是在戰國末期也是如此,然而此人無論旁人說些什么,就是不愿意將他的兩把劍丟下,甚至有人偷偷在背后嘲諷他是任俠也不多談,大有劍在人在,劍亡人亡的架勢。還好學宮的風氣開放,他又不是第一個特立獨行的,帶著劍就帶著劍。忽然,聽見有人在身后道:“葉孤城!”聲音不大,稱得上是彬彬有禮,然而被叫了名字的人當時就腳步一頓,回頭。是一個三十上下的年輕人,打扮樸素,頭發以布巾束起,比起那些個在稷下學宮手上外錢多多的學生,顯然是個吃低保的貧困戶。稷下學宮是發給學生錢的,畢竟這里的學生不論出生,都是聰明并且滿腹詩書的,說白了,都是賢才。但這世道不是每一個賢才都有錢的,就比如說是墨家子弟,尚儉,就算是除了著書立說還能玩些機關術以維持生計,但是大多都清貧得不得了,衣服上的補丁不少于三塊。這些人,想要在稷下學宮心無旁騖地學習,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每一個為了生計發愁的人,都無法靜下來心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為了培養這些人才,政府也好,商人也好,反正都集資給在稷下學宮的學子發錢,保證他們能夠在學習期間衣食無憂。這筆錢被稱作“內錢”。至于外錢就是與之相對的,學生自己掏的錢。學宮中并不乏王公貴族,總不能要他們放棄綾羅綢緞與窮學生一起粗布麻衣?這是萬萬不能被接受的。所以除了內錢之外,開年之時,學生通通自帶一筆外錢,交給學校統一管理,用錢的時候就直接從外錢中扣除,因為是學子連同學宮統一監督,并不會出現什么外錢被私吞的情況,而來這里的王公貴族子弟大多都是一心向學并不耐煩于打理生活瑣碎之物,將錢給了學宮,倒是樂得清閑。葉孤城道:“李斯?!?/br>隨后就見那年輕人加快步伐,跟上了他。他們是平輩,然而真看臉,卻已經有了歲數之差,不過鑒于在同一個老師坐下,平日里都以姓名相稱。李斯道:“我聽說你要離開?”葉孤城道:“只不過是暫時離開罷了?!?/br>他道:“我已同先生告假,不日便會回學宮?!?/br>李斯關切道:“可是有什么急事?”葉孤城道:“故人所托,不得不去?!?/br>李斯聽見這話,表情一陣古怪,他想,這人竟然還有故人?不不不,他不能這么想,畢竟這世上沒有人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只要活著,就肯定會有故人。然而葉孤城實在是太神秘了,就如同他古怪的名字一樣,學宮中的人只知道他是早已被滅吳國葉氏的后裔,這姓氏少見得緊,雖然風光一時,但在百年之前,也都改名換姓,投入了另外一個國家,現在乍一下冒出個姓葉并且名字奇怪的,想要不關注都不行。特別他與李斯韓非還都是荀子坐下的學生。旁人雖不知道這對師兄弟關系怎樣,但總比李斯同韓非的關系要好一點,真好說的話,還算是和諧友愛,要不然也不會聽說葉孤城要離開齊國一段時間就來送行的。李斯道:“若有什么事,只管傳信來?!?/br>葉孤城看他一眼笑道:“你這話說的,與韓非還真是一模一樣?!?/br>他說了一句一點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