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
輩子好歹能談場戀愛呢,這輩子的親事還如刀懸頭頂。 她可是十六歲了,在古代絕對可以嫁人生孩子了,不提八叔公,是不是該積極為自己的親事打算呢? 作者有話要說: 某人:妳倒是繼續回憶交往之后??! 第3章 既然要為自己的親事打算,曹宛喬煮完了rou,走到陶氏身邊去,陶氏正在備料,曹宛喬洗了手也幫忙。 她狀似無意的問:“娘,您什么歲數嫁給咱爹的???” 陶氏順口就答:“十六、七歲唄?!?/br> 真這么早嫁人???曹宛喬苦了臉?!昂臀椰F在一樣年紀?!?/br> 陶氏抬頭看到女兒的表情,笑說:“那是在鄉里,咱們平函城十八歲才嫁的姑娘可多了?!?/br> 那就是還有兩年時間,曹宛喬略松口氣,她試探的問:“我有些害怕八叔公又來介紹親事,娘心里面有沒有什么對象,適合女兒的?” 曹家不是大戶人家,年輕姑娘說起這些并不會被喝斥,陶氏之前聊起嫁人什么的,也沒避著曹宛喬,所以曹宛喬很自然的就問出了口。 沒想到說到自己的對象一事,陶氏卻沉了語氣?!半m然我也不喜歡妳八叔公說的那些親事,可妳別跟我探聽這些了,我知道妳還記掛妳陶家表哥呢!” 曹宛喬一愣,???什么陶家表哥? “替我將這些東西放進鍋里?!?/br> 曹宛喬還待再問,陶氏卻扯開了話題,她只好幫著陶氏把切好的備料都放進大鍋里。 可她心中還是想著這事,十分震驚,原身竟然有意中人嗎? 陶家表哥,那就是陶氏娘家的人了,想必之前原身曾經流露出對這啥陶家表哥的情思,讓陶氏發覺,陶氏是很疼女兒的,會反對這門親事,想必是娘家的緣故。 曹宛喬覺得自己的推理還行,可搜索原身的記憶,隱約是浮現一張黝黑老實的面孔,可沒感覺原身有其他想法??? 她撓心撓肺想知道那陶家表哥怎么回事,陶氏是不能再問了,她想了一圈,這家里就這么小,說不定熊孩子會知道? 挑了最大的曹大筆,曹宛喬也不說別的,就問了一句:“你最近跟表哥有沒有說過話?” 曹大筆正在院子里幫忙砍柴,說是柴,也就是曹大牛先砍了一半的,讓曹大筆好砍些,他聽了這話,警惕的看著曹宛喬?!按蠼銑呌窒氲奖砀缌??” 果然這家里知道的人不少???曹宛喬故作哀傷道:“我只是關心親戚,你做什么胡思亂想?” 曹大筆一點都不相信,邊繼續砍柴邊說:“外公家里那么嫌棄咱們是殺豬的,每次回去拜年就最看不起娘跟咱們,大姐就別想著表哥了,外公外婆第一個就不答應妳嫁回去?!?/br> 原來如此?曹宛喬這才深刻的感受到有田跟沒田的差別,在她看來,屠戶可以賺錢,又能吃上rou,實惠多多,卻還是被農戶看不起,她自個兒不在乎,可陶氏就太可憐了,竟然因為丈夫是殺豬的,就被自己父母嫌棄。 “好吧,這種親戚不關心也罷?!辈芡饐踢@就把那啥表哥丟到腦后,說了這句話就走了。 曹大筆聽到她這么干脆回話,一頭霧水。 其實曹宛喬也不想嫁人啊,在她看來,十六歲還是小孩子呢,自己上輩子十六歲就只擔心每日的課業、明天跟朋友出門要穿什么衣服,諸如此類的小煩惱,可擱在這里,為了怕給人當小妾,她竟然必須想辦法把自己嫁了。 唉,待在家里多好,其實曹家生活環境這么安逸,還沒有上輩子老是被上司喊去教訓那么憋屈呢。 曹宛喬為了多了解自己可能還有什么對象可以挑選,開始跟著陶氏上街買菜。 陶氏腿腳不便,曹大牛又忙著做生意,有相熟的菜販子都是讓人固定送上門,可偶爾陶氏還是會上街看看有什么東西,從前的曹宛喬原身很少陪母親出門,穿越過來后,曹宛喬又不敢輕易去外頭,只有非常好奇時跟著全家人在節日時出去過一兩次。 曹宛喬扶著陶氏上街,就安安靜靜當她的沉默少女,陶氏買了幾件零碎東西,沿路曹宛喬也沒看見什么鄰居小哥哥,都是光棍大老粗,或者赤腳剔牙,衛生習慣讓她實在受不了。 好不容易看見聽說是跟她同年紀的,曹宛喬忽然領悟到,這對心理年齡已經二十幾歲的她來說實在太小了!怎么吃得下嘴??? 曹宛喬這邊心灰意冷,陶氏都沒發現,她牽著女兒的手到布莊去,打算給家人買幾塊布裁衣裳穿。 布莊掌柜也是認識的,便跟陶氏閑聊起來:“太太您知道嗎?縣太爺的女兒因為要進宮選秀,讓咱們準備了一些上等布料,聽說還跟百寶樓訂了許多首飾,都是要讓縣太爺的千金選秀時穿戴的?!?/br> 陶氏是第一次聽說這事,邊挑著布邊問:“皇上要選秀了?如果縣太爺家的千金被選中了,是不是要做妃子呀?那縣太爺不就是妃子的爹了?” 那布莊掌柜卻露出微妙的表情?!拔沂且娺^縣太爺家那位姑娘的……哎,只能說選秀的人這么多,也不一定選得上???看縣太爺替女兒準備的東西,倒是感覺那位大人挺希望女兒進宮的?!?/br> 曹宛喬有些疑惑,上輩子看的電視劇,嬪妃們不都是啥功臣之女,貴族千金嗎?她便問:“縣太爺的女兒都要選秀,朝廷那么多官員,不就好多人都要選秀?” 因陶氏很少帶女兒出門,布莊掌柜只當曹宛喬本來就愛好八卦,便熱心回答:“這次選秀規定了六品以下官員家中有女兒的,年紀在十五至十八歲之間,都得參加選秀,人是不少,可還要剔除已經訂了親的跟嫁了人的,剩下的才要進宮選秀呢!” 曹宛喬這才明白過來,她想法單純,猜測可能高官的女兒落選也不大妥當,可若長得比較感人的,硬納進宮,苦的也是皇帝自己,不如只收那六品以下的,漂亮的才選進來。 “其實縣太爺去求靖王,也就能免了女兒選秀,偏偏不去,還準備這些金銀珠寶,可見咱們縣太爺志向挺高??!” 那布莊掌柜笑得神秘,陶氏意會過來,也附和:“要我說,縣太爺的千金肯定嫁得好,若去跟別人爭寵,也忒辛苦了?!?/br> 曹宛喬聽到還有免了選秀的事,想起來自穿越到這里,聽到眾人說的最多的就是封地在此處松州的靖王,在原身的記憶里,靖王并非當今皇帝的兒子,而是在此傳承好幾代了的,皇帝在這個大晉朝好像沒啥存在感,至少他們天高皇帝遠的,說到最尊貴的人物,只會提到靖王。 比如布莊掌柜所說的,選秀是皇帝下令的,可彷佛只要靖王阻攔,州內的女子就不需要參加選秀,也不必擔心得罪皇帝,靖王就是這么厲害的人物。 不過在平函城,對靖王了解的人并不多,只知道是頂頭大BOSS,再威武再強大,也不認識,畢竟靖王府位在松州的州治杭邑,距離此處遙遠,平函縣說穿也就是個偏遠小縣城。 陶氏其實早選完了布料,可跟掌柜閑聊,直聊到非得準備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