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0
,他們根本沒什么好法子,就擰住了一點兒,他們是宋老三的親爹媽,宋老三給他們安排工作是應當應分的。 宋一江和王福云兩口子贊成王香芹的話,要跟著他們老兩口一起去鬧騰。 可是宋二河和牛小花兩個卻猶豫了起來。 自家寶貝兒子成了大學生,在宋仁禮翻來覆去不厭其煩地念叨下,宋二河和牛小花這兩口子的觀念也跟從前不同了。 宋仁禮現在是大學生了,以后是要留在城里面當官的人,他們這當爹媽的幫不了他,也不能給他拖后腿。 若是宋青樹和王香芹真有法子,他們跟著占便宜也就占了,可是豁出臉皮去鬧,他們就猶豫了起來。 到最后那兩口子還是沒有跟著去鬧騰,宋青樹和王香芹帶著宋一江和王福云去了竹編廠找宋老三他們鬧騰。 他們以為自己是宋老三的親娘老子,占據了道德的制高點,絕對能把宋老三給壓下去。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宋老三和過去那個可以任由著他們欺凌的宋老三完全不同。 現在的宋老三是竹編廠的廠長,他跟省城商業局的局長有關系,他們村子的竹編能賣出去,靠的全是宋老三的路子。 沒看見別的村子也學著他們生產隊一樣編竹編東西賣嗎?可惜他們都沒有路子,誰也賣不出去。 可以說整個村子現在靠的都是宋老三,大家捧著他還來不及呢,哪里還能讓別人找他的麻煩? 再說了,進入竹編廠工作的人都是憑借著自己的本事進去的,宋家這些人一個個屁本事沒有,編個竹盒子都沒有那個手藝,他們憑什么進入竹編廠工作? 因此還沒有等宋家的這些人鬧騰起來,南拐村的人就把他們給圍住了。 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宋家的人對上的是整個村子的人,為了捍衛自己的利益,大家伙兒的戰斗力可是強悍到爆炸。 罵罵不過,打也不敢上手,想要仗著他們是宋老三爹媽的身份來逼迫,結果村子的人都來作證,說當初是宋青樹他們跟宋老三斷絕了關系,宋老三的戶口都從他們家里面遷了出來,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宋老三跟宋家恩斷義絕,再無任何瓜葛。 先前是他們把人家給趕出門的,現在又有什么臉來找人家拿好處? 饒是宋家人的臉皮厚得堪比城墻,可是他們也抵不過群村人的力量,宋家的人連宋老三的面兒都沒有見到,便被轟走了。 去廠子找不到宋老三,他們就去宋老三的家里面鬧,這些人也是徹底不要臉了,溜門撬鎖,把宋老三家折騰的一塌糊涂,他們只搞破壞,也不偷不搶什么,宋老三拿他們根本沒有辦法。 折騰到最后,宋老三和張美珍實在是不堪其擾。 雖然他們不偷不搶也不砸他們家東西,可是每天都把他們的家翻得亂糟糟的,并且宋家那些人還放出話來,宋老三他們不答應讓他們進竹編廠,他們就天天過來鬧,他們的日子過不好,宋老三他們的日子也甭想好過。 宋家的人吧不要臉耍到了極致,宋老三和張美珍能怎么辦? 明明每次來他們家搗過亂后,他們自己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可是他們偏偏天天就這么鍥而不舍地折騰,宋老三和張美珍煩不勝煩,正巧宋大寶也考到了縣城的高中,他們便干脆在縣城買了地皮,來縣城安家了。 這下子宋家的人傻眼了,他們耍無賴就是想要逼宋老三,好讓他們能進入竹編廠工作,結果人家直接從村子里面搬出去了。 人家都躲到縣城去了,他們也不可能跑到縣城去鬧騰,別的不說,那縣城可是有公安局的,要是他們被抓緊公安局怎么辦? 宋家的人自此便徹底消停了下來,沒有再去找宋老三的麻煩。 只是先前他們把事情做得太過火,把村子的人得罪了個遍,名聲徹底地臭了。 宋二河和牛小花夫婦兩個很慶幸自己沒有參與這件事情,要不然現在被全村人排擠的就多了他們一家。 經過了這件事兒后,宋二河和牛小花也看開了,兩人老實了下來,踏踏實實地伺候著自己家的那幾畝地,沒有再去想那些有的沒的。 等過了兩年,宋妞妞長大了些,跟自己的爹媽不同,她的竹編手藝不錯,她覺得自己做活兒挺好,就跑去了竹編廠應聘,沒想到這一次卻聘上了。 在竹編廠干活兒的大都是女人,因為自己拿的錢多,在家里的話語權也就多了起來,宋妞妞在家里一直都是被欺壓的那個,進了竹編廠后,在周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自己的思想也慢慢地發生了變化。 宋妞妞的工資都是交到她自己的手上,宋二河和牛小花要找她要,宋妞妞不肯給全部,自己一定要留下三分之一,宋二河與牛小花要收拾宋妞妞,她就直接發狠說要是不給她三分之一的錢,她就不去竹編廠上班,到那個時候,他們連這些錢都拿不到。 很多人就是你強她就弱,宋妞妞這么一發狠,宋二河與牛小花罵罵咧咧了一翻,倒是不敢繼續逼她們了。 因為竹編廠的存在,南拐村的女人們地位倒是拉高了一大截,一開始也有人想把自己十二三歲的女兒給送進來干活兒的。 宋大寶知道這事兒后,跟宋老三好好聊了一番,第二天宋老三便頒布了新規定。 竹編廠招手的女工年紀必須達到十八周歲,而且至少要小學畢業的,他們不接受年紀小的跟文盲。 重男輕女的風氣當然不會因為這些而改變,只是大家看到了培養女兒出來能帶來更多的利益,便不再像是從前那樣子苛待女兒了 長此以往,風氣自然也就慢慢地發生了變化。 南拐村的一直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而宋大寶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 八五年的時候,宋大寶十五歲,她高三畢業參加了高考,以全省第一名的身份進入了省城最好的大學。 其實以宋大寶的成績,是可以去京城上大學的,只是她知道,宋老三和張美珍是不可能舍了南拐村的一切跟她去京城的,而宋大寶也舍不得讓自己的爹媽背井離鄉。 省城的大學雖然比不上京城的,可也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學校,她所選擇的專業也是自己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