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
得比哥哥還要好看哦,只不過是因為害羞,所以才拿了個面具帶著。你讓他抱著好不好?”小女孩竟然信了蘇琊的話,再次看向沈墨軻的雙眼已經變得亮晶晶,“真的嗎!”“真的?!碧K琊笑道,“你有見過比哥哥好看的人嗎?”“沒有!”小女孩兒說的毫不猶豫、斬釘截鐵,“哥哥,比jiejie都好看!”童言無忌,沈墨軻終于忍不住笑出聲來。但是蘇琊的表情卻沒有半分尷尬,他還是那樣柔和的笑著,接著道:“那么連哥哥都承認了這個哥哥比較好看,當然是他比較好看?!?/br>“真的??!”沈墨軻此時已經將小女孩抱了起來。小女孩沒有半分反抗,反而還非常好奇的看著沈墨軻。“只不過這個哥哥比較害羞,不可以掀他的面具哦。他會因為覺得羞羞,就跑掉的?!?/br>見到小女孩兒居然就這樣被蘇琊騙過了,沈墨軻也是不知道該說什么好。蘇琊明明是睜眼說瞎話,估計也只有小女孩才會信吧。沈墨軻抱著小孩,蘇琊摟著沈墨軻。他們三人就這樣走到了橋頭,那里更是人流攢動。不過有蘇琊在的地方,什么地方都會從人流變成人湖,他就站在橋頭,什么都不做,路過的人都會停下來看他。小時候便是這樣,周圍的目光都會匯聚在他的身上。但蘇琊也從不扭捏,也不驕傲,總是低眉淺笑,溫潤謙遜的模樣更是讓人移不開眼。小女孩的父母很快的就循著這人湖的sao動找了過來。他們衣著華貴,衣衫上還繡著御前之人才可使用的龍紋。再一交談,才發現小女孩的爹是當今楚國皇帝最小的弟弟,十七王爺,此時正舉家出游至江州。王爺連聲道謝,那架勢簡直想要將蘇沈兩人當做再生父母來拜。沈墨軻很是不自在。蘇琊也看出來了。“若是兩位真的要道謝的話,”蘇琊道,“就多向御瓊山派捐些供奉吧?!?/br>“御瓊山派?”十七王爺一副吃驚的模樣,一直看往別處的沈墨軻也將視線轉到了蘇琊身上,也是吃驚,他還以為現在的蘇琊應當恨透了池海凡的御瓊山派。沒想到。“沒想到兩位竟是御瓊山派的仙師,先前真是失敬?!笔咄鯛斅勓粤⒖绦辛艘粋€尊卑禮。“不敢?!彪m如此說,蘇琊卻從容的受了王爺的禮,“本就是隨意走走,幫助王爺也只是舉手之勞而已。鬧市喧囂,我兩人不甚適應,請王爺允我們告退?!?/br>十七王爺連忙恭送,“兩位仙師慢走?!?/br>告別了十七王爺后,兩人到了橋洞下。夜已漸深,街道上的人越來越多,也只有這伸手不見五指的橋洞下才會少些人了。“累壞了吧?!碧K琊遞了水囊來。“嗯?!鄙蚰V接了過來,嘆道,“人太多?!?/br>修仙者五感神識極強,沈墨軻得道多年,本是及其善于調控精力的人,但先前幫小郡主尋人,也是無法抑制的對一些外界的信息在意起來。所以著實是有些累。不過相較起來,蘇琊臉上并無半分倦怠的神色,還是眉眼彎彎、神采奕奕。兩人躲在橋洞底下,順著河流而下的河燈,那搖曳的燭火點亮了視野。雖然兩人也不需要這昏暗的燈火,但橘黃色的光芒,多少為他們的面龐添上了幾分暖意。當然本來,就已經足夠溫暖。橋洞內的回聲極響,兩人沒有什么動靜,但是耳邊的水聲漣漪卻連綿不絕。沈墨軻望著在這條小河中飄蕩著的無數河燈有些出神。他和蘇琊,以前也一起放過河燈,不過那個時候所參加的節日慶典并沒有今日這樣的繁華隆重,而河燈也沒有現在的多。那一段時間的回憶卻是沈墨軻在四十年的修行間想的最多的。“墨軻?!碧K琊將聲音放的很輕,但是經過了橋洞的音回,落在沈墨軻耳中卻是恰到好處的,“我們放河燈吧?!?/br>“???”沈墨軻有些沒反應過來,他回過身望著在身邊的蘇琊。蘇琊正伸手,將一個被沖到岸邊的河燈輕輕的推了回去。“我們放河燈吧?!碧K琊又說了一次,“這次換我去買?!?/br>周圍的喧鬧傳到了橋洞中,那些聲音本就是聽起來有些模糊縹緲?,F在更是仿佛另一個世界的聲音,另一個,四十年前的世界。沈墨軻聽到自己也輕聲道:“好?!?/br>百丈峰上,青竹如浪。草香泉冽,灌木森陳,鰷魚群游,鳥鳴不已。稚暉峰上一片綠蔭如洗,節復節,千枝攢萬葉。偶有日光遺漏,斑映斑,玲瓏綴空玉。換了常人恐怕又要嘆御瓊山不愧乃第一之仙家福地,連竹林都如此有意境。但世上卻總是不乏無心欣賞美景之人,或是司空見慣,或是不明風雅?,F如今在竹林中比劍的兩人顯然是前者。靈劍橫掃掀起了枯葉雨。褐色的樹葉如一幕墻遮住了身后追逐之人的視線。奔在前方身著青衫的少年足尖踏虛竹之桿,借力踏入虛空,揮劍,腰身若無骨在半空中,隨靈劍蕩了個滿圓。劍招雖基礎,但那劍帶起的劍風卻像是能將千軍斬于其下。按照常理,枯葉幕墻后的那名白衣少年必將因無法視物而被劍風掀翻在地而后落敗。然于枯葉雨后的另一名少年卻是像能窺見幕后的情景似的,在青衫少年踏入虛空后剎那就毫不猶豫的改前進為急退。然而還是差了一步,被劍風掃了個滿懷。即使有寶具護體也一個重心不穩,倒在了地上。“我輸了?!卑滓律倌暄鲱^望著用靈劍指著自己咽喉的青衫少年,笑著說道,即使那劍尖離他喉嚨不過一指。“讓你輸一次耗費的經歷也太多了?!鼻嗌郎倌陮κ樟似饋?,而后朝白衣少年伸手,“還來嗎?”“來?!毖鎏稍诘厣系陌滓律倌晷?。而后握住了青衫少年的手,順著青衫少年給的力站了起來。這是御瓊稚暉峰上日常中尋常的不過再尋常的一幕,但是對于其他稍微了解御瓊山派的凡修來說,此情此景簡直可以稱之為有悖常理。四十年前的御瓊山派招收弟子比起現在來說可是嚴苛的多。每十年招收弟子一次,低于七歲不收,高于十六不要。仙根千萬挑一。且還必須經過御瓊山派登天梯之考驗。志向不定,不是全心求真者遣返。所以即使御瓊山派在天下廣收弟子,最終留在御瓊山派的孩子,十年超過十五之數,五十年過五十,就是頂天的多了。并且那個時候的御瓊山派也沒有現在有著復雜的內外門、或直屬不直屬弟子之分。所有入門的弟子都是御瓊中人,在結丹前受教于五位閣主,直至修為結丹后才能拜入五閣其一進行修習。和現在拜入山派就直接入五閣的情形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