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39
淤積的農田,好盡快清理好土地,種下莊稼,確保這一年的豐收。 不遠處,是一架架矮小的窩棚,那是防震棚。在房子重新建好之前,所有人都是在這樣的簡易防震棚中生活安住。 雖然省城跟鞍山的同志們都非常熱情,留著他們過了熱熱鬧鬧的年,而且從來沒有開口趕人走的意思。但是,他們災區人民也要盡快投入生產建設。 這都過了正月,該地震的早就地震完了,就連天氣都回暖了。他們找不到任何理由賴著不走,他們積極要求回家鄉開始災后重建。 雖然眼下地震的痕跡還是那么明顯,但人人臉上都浮現著快活的笑容。因為勞動,他們的臉蛋紅撲撲的,看上去精神極了。 蘇嘉恒無比熱愛這樣的精神。這是在格命者在建設者臉上才能夠看到的精神。 他知道馬來西亞要比柬埔寨生活條件好很多??墒窃诩砥艺慕夥艆^,他卻看到了以前自己生活的地方從來沒有過的樂觀與精神。 格命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就是這樣的笑臉。 蘇嘉恒激動的不得了,他立刻就想脫下身上的大襖子,投入到熱火朝天的勞動中去。勞動創造了人民,勞動讓人民實現了價值,勞動是這世間最美好的事。 余秋趕緊拉住人:“你不要見異思遷,我們還有事情要做?!?/br> 臨時車站的工作人員接到了電話,通知所有人往前頭走。為了不跟積極恢復生產建設的拖拉機運輸隊搶路,公交車在前頭150米的地方???。麻煩各位旅客同志前往那里坐車。 有人發出小聲的抱怨,這不是在開玩笑嗎?150米聽上去不遠,可是拎著箱子走也是要人命的。 蘇嘉恒二話不說,立刻要上前幫忙。他來替旅客拎,堅決不能耽誤了災后重建生產。至于他自己的兩個大箱子,就請余秋在原地看著吧,他一會兒過來重新拎。 蘇嘉恒的國語帶著閩南腔,旅客很快就辨認出來,下意識地問:“你是苔彎人?” 這個洋氣的衣服跟大陸不太搭,而且最近來海城的苔彎人不少,面前的年輕人瞧著就像。 蘇嘉恒簡直要跳起來了,他怎么可能是苔彎人?他是格命者,絕對不是國民黨反動派。他義正言辭地強調:“我是馬來西亞華人,我不來自苔彎,我來自柬埔寨?!?/br> 結果那旅客立刻奪回自己的箱子,無論如何都不肯讓蘇嘉恒幫忙拎了。 他要臉呢,不想叫華僑留下壞印象。 這回地震,華僑可是捐了不少東西給災區人民。親不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一到關鍵時候,就能體現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感情了。 人家這么千里迢迢的過來,自己再叫人幫忙拎東西,簡直就是不像話。 蘇嘉恒還想堅持,結果卻拗不過拎著箱子就跑的旅客,只能看著人家的背影,滿臉茫然:“他這是怎么了?我又不是小偷,又不會偷他的箱子?!?/br> 余秋皮笑rou不笑,拎著自己的行李走:“人家突然間有力氣了,不需要你幫忙?!?/br> 好歹有親戚上門了,人家也要面子的。 兩人沿著鐵軌走,前頭一群小孩子正在廢墟邊上玩耍。突然間,一個小家伙發現了一袋氣球,他頓時高興地分發給自己的同伴,大家伙兒一塊兒吹氣球。 還有人吹大了氣球,直接扭著封閉口子,讓氣球隨著風飄了起來。 旁邊的小家伙們個個興奮不已,都在比賽誰吹的氣球最大。 蘇嘉恒樂呵呵的:“看,這才是幸福的國度,幸福的人民?!?/br> 在幸福的國度里,天災都不算什么。 他高興地甩著兩條膀子,也想跟著小孩子們一塊兒吹氣球。 余秋趕緊伸手拉住他,認真地強調:“我們做正經事才是真的?!?/br> 吹個屁的氣球啊,小孩子不懂,你還不懂嗎?那哪里是氣球?分明是避孕套! 估計是衛生所之類的地方倒了,避孕套叫小崽子們掏了出來,就當成氣球玩了。 童言無忌童心單純,算了,大家就假裝沒看到吧。 小家伙們正玩得熱鬧,突然間跑過來一個戴著紅領巾的小姑娘,大聲扯著嗓子喊。 于是這群小家伙立刻一窩蜂地跑到了一處空地上。說是空地,那兒整整齊齊擺放著小板凳。前頭還有位老師模樣的人手上抓著書本。 最前面的歪脖子樹掛著小黑板,上面寫著。 小學生們跟著老師念:“春天來了,風輕輕地吹著,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大地?!?/br> 他們沒有教室,因為房子還在修建當中。他們不能待在防震棚里,因為棚子當中光線太過于昏暗。于是天地就成了學校,原野是他們的課堂。 書聲朗朗,孩童稚嫩的聲音是這天地間最美妙的樂章。 蘇嘉恒興奮得難以自抑,這才是課堂,真正學習的地方,培養有文化有信仰的勞動者的地方。 他手忙腳亂地翻著照相機,他要給每一個人都拍下照片,因為他看到的每一幅畫面都值得珍藏留念。 這是天地間最美好的事情,沒有什么能夠與之相比擬。 看看,幸福的勞動者,歡快的小學生,還有著明亮的太陽,從廢墟中升起的希望。這是解放區才有的溫暖,即使地處遼寧,他都覺得心中暖和和。 旁邊的人已經曉得這是位華僑,估計他對國內的所有東西都新鮮。他們立刻高興地幫忙指點,別看現在還是一片廢墟,將來這兒絕對高樓大廈林立。 這一片,各個大隊震塌了的房子都重建。建在一塊兒,蓋成樓房,家家戶戶都樓上樓下還有電燈,聽說以后還會通電話。你看那邊的坑,那就是大沼氣池子,等到沼氣出來了,家家戶戶都不愁柴火了。 前頭那一片大工地,是在建設風熱轉化場,以后這一片地區的冬季供暖就靠這個轉化場提供,不用再燒煤了。瞧瞧,人家國外說的公害,咱們不要,咱們就是漂漂亮亮的。 他們剛才經過的那一大片農田,以后會變成集體農場。大家伙兒都是農場里頭的工人,開著拖拉機開著收割機上班,再也不用天天趴在地里頭了。 還有這邊,這邊要建少年宮。跟城里頭的娃娃一樣,社員家的孩子也要去少年宮里頭學習新知識。 …… 一樁樁一樣樣,從當地人的嘴里頭說出來,漸漸都是亮晶晶的希望。 蘇嘉恒熱血沸騰,感覺自己果然來對了地方。他也要投入到重建生產中去。不廢不立,一片廢墟中建立起嶄新的城鎮反而更方便。捅破屋頂才能打開窗戶。 他轉過頭,雙眼亮晶晶地看著余秋:“我也加入他們吧,我就從這里開始學習?!?/br> 余秋搖頭,態度堅決:“不行,你先跟我去港口?!?/br> 從馬來西亞運過來的援助物資是蘇家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