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94
老人家在這兒嗎?哪頭輕哪頭重,她怎么就沒得一點兒數了。 余秋快要當場給省委第一副書記跪下了。狠啊,真狠,她不就是在地方病的事情上捉弄了一回廖副書記嗎?這老小子至于如此置她于死地嗎? 旁邊的老人家微微點頭,像是感慨萬千的模樣:“原來我還說過不少有道理的話呀?!?/br> 余秋腿一軟,直接就要給他跪下。她可沒有張.志新的骨氣,她也沒有張.志新不怕犧牲的精神,她要痛哭流涕地懺悔:大佬,小的錯了,小的真的知道錯了。 虧得何東勝趕緊伸手撈了她一把,才讓嚇得幾乎要暈過去的她站穩了。其實摸著良心講,她還真不如直接暈過去比較省事。 何隊長面上寫滿了擔憂,他帶著點兒不好意思的模樣跟老人解釋:“小秋叫關過幾回,還染過瘧疾,身體虧的厲害,有點兒低血糖,累狠了就吃不消?!?/br> 說話的時候,他還憐惜地摸了下余秋的臉,微微皺著眉頭,“不是讓你注意著點兒嗎?不要沒日沒夜的忙,看看你都憔悴成什么樣了?!?/br> 余秋整個人都石化了,感覺生產隊長實在有些睜著眼睛說瞎話,她昨天一夜睡到天亮,丁點兒事情都沒有,今天早上還喝掉了一大碗紅棗粥,吃了豆沙包跟荷包蛋,吃的整個人小臉紅撲撲。 此刻,她面頰有rou眼里有光,怎么看也跟憔悴兩個字搭不上關系呀。 她正琢磨著要不要自己再捂著腦袋,暈上一回好配合男友的說辭,老先生終于發話了:“你們這兒女同志生娃娃肚子不痛?” 廖副書記趕緊在旁邊搶答:“不痛,是真不痛,您老要到產房邊上去聽一會兒就曉得了?!?/br> 旁處生娃娃,那女同志痛得滿地打滾,那聲音叫的真是震天響。別說上下樓了,就是方圓幾幾里地都能聽到她們的喊聲。 痛啊,就連他們家招娣那么潑辣爽利又善于忍耐的性子,生孩子的時候照樣痛得死去活來。 他都有點兒憤恨了,小秋大夫為什么不早點兒把這個無痛分娩給弄出來,還讓他老婆吃了那么大的虧。 說到了自己的專業問題,余秋趕緊收斂心神,老老實實地作答:“絕大部分人疼痛可以得到很好的緩解?!?/br> 事實上所有人應該都可以,只不過要做好麻醉配方的個性化調整以及監護問題。但這點必須得在無痛分娩技術得到很好的應用普及的前提下才能夠大規模的實現。 老人家點點頭,夸獎了一句:“那倒是不錯?!?/br> 他又頗為關心,“用針灸麻醉成不?” 余秋搖搖頭,相當殘忍地打破了老人的期待:“這個我們目前真沒開展,而且我們一開始嘗試效果就很不好,還很危險。大肚子痛的沒辦法控制自己,差點兒把針給折斷了。 我們目前采取的是椎管內麻醉的方式,整體效果比較好,也容易量化控制,比較適合搞推廣?!?/br> 老人鼓勵道:“還是可以搞搞研究,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試試看,多點兒選擇。要是能夠扎針灸就緩解疼痛,那各個地方都可以搞這個無痛分娩了。我看你現在還得有人專門搞麻醉,在其他的大隊接生員恐怕做不到這一點。好東西不僅要在這么寬敞的大醫院里頭用,還得讓所有的群眾都享受到?!?/br> 余秋點頭:“我們會進行多方面嘗試的。我們目前重點考慮的是實現衛生院的無痛分娩,盡可能讓婦女同志去衛生院生孩子?!?/br> 按照中國的人口密度,以及現在的交通情況,住院分娩是最安全的方式。畢竟生孩子這種事情瞬息萬變,生了一半被迫改剖腹產的情況并不稀奇。即使在發達國家,無痛分娩應用極為普及而且社會輿論也積極鼓勵自然分娩的情況下,比方說美國剖腹產率差不多也有30%。這說明什么,這說明真的不是所有人都能順利的自己生下孩子。 培訓大隊接生員的確意義重大,他們的出現讓新中國成立25年的時間里頭,母嬰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了。 只不過1/4世紀前具有積極意義的方式到了現在應該做出優化改良。 余秋更加傾向于將接生員培養成產前診斷產后訪視的保健人員。他們兼帶著在緊急情況下也可以自己接生,但日常主要工作是做好孕婦的產檢工作,及時幫助孕婦判斷入院分娩的時機。 她一路陪著老人往兒童保健區走,那兒是小家伙們打預防針的地方,也是婦幼保健院培訓周邊地區赤腳醫生做預防保健的科室。 余秋一邊走一邊大著膽子說情況:“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幫助婦女豎立起積極健康向上的生育觀,雖然眼下情況是我們得做好控制生育工作,但同時我們也要降低婦女對生育的恐懼,盡可能避免或者減少讓她們產生不愿意嘗試生孩子的想法?!?/br> 老人慢吞吞地重復了一遍:“不愿意生孩子?” 余秋點頭,直接殘忍地打破了男性對這方面的幻想:“其實對于女同志而言,懷孕生孩子是一種巨大的考驗。如果不是社會輿論引導,可能有不少女同志并不愿意生孩子?!?/br> 對,人類作為生物有傳遞自己基因繁衍后代的本能需求,但同時人類進化為直立行走生物之后,骨盆結構就自然變得狹窄,所以人生孩子比起其他哺乳生物就要痛苦很多。 比起兔子還有豬以及牛,所有四肢行走的哺乳動物生孩子都要比人類輕松簡單的多。而且很多時候它們是一窩下多少只小崽子,大大減少了繁衍后代的負擔。 所以從生物進化論的角度上來講,物種越高級,生孩子的痛苦程度就越高。在這個意義上,大自然似乎并不希望生物無限制的進化繁衍下去,它在設立門檻。 余秋慢條斯理道:“現在有很多國家的確在調整人口生育政策,有的地方正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可也有地方是鼓勵人口增長,號召人們去生孩子。這就意味著一件事,生孩子這種事本來就有不少人并不愿意。 如果再加上生的時候痛得死去活來,那想必會有更多的人會產生恐懼心理,別說生兩個孩子了,一個都不想生。只要她們有自己決定的權利,她們肯定就會權衡利弊。 既然計劃生育的目的是實現優生優育,我就想將這件事情結合起來,一塊兒做,爭取達到讓人們順順利利懷孕,舒舒服服生孩子,健健康康培養孩子長大,貴在人口素質高?!?/br> 在目前的情況下,想在國內大規模的搞無痛分娩,必須得獲得國家層面的支持。原因無他,中國有80%的農業人口,這么多農民看病是沒有國家報銷的,眼下主要依靠赤腳醫生與農村醫療合作社制度。 可是搞無痛分娩,顯然不是兩個雞蛋的診費就能解決的問題。上了衛生院,就不能用赤腳醫生的標準去對待。最起碼的麻藥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