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81
田雨卻眼睛都不瞧他,就一個勁兒盯著地上看,叫可憐的小胡書記越發悲傷。 人走了,已經恨不得挖個地洞鉆進去的田雨這才敢抬起頭。余秋在旁邊安慰她:“這有什么呀?多大點事。我告訴你,我到楊樹灣第一次身上來,是何東勝幫我洗的衛生巾?!?/br> 田雨震驚了,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你們?” 天啦,那都多久以前的事情了,也就是說一下鄉,何隊長就盯上了小秋,這也太可怕了。 余秋美滋滋地臭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讓天生麗質難自棄,他一眼就相中了我呢?!?/br> 她推著田雨往前走,“快快快,刷牙洗臉吃飯去,吃完了上課,放了學去祠堂。哎呀呀,我們家小田現在是大姑娘了?!?/br> 小田老師又犯起了別扭:“我不去,我就待在家里頭,好難受的?!?/br> 余秋摸摸她的腦袋,笑瞇瞇地安慰她:“沒事的,別當什么大事。旁的不說,咱們楊樹灣現在身上來的女同志肯定就不在少數?!?/br> 田雨別扭死了:“人家會看出來的,我連路都不會走了?!?/br> “你想太多了,就是正常的走路,誰要盯著你看,那就是臭流氓?!彼浦送白?,好說歹說,總算哄住了這姑娘。 今夜中秋節,晚上大家伙兒在祠堂聚餐,雞鴨魚rou端滿桌,痛痛快快吃了一頓。胡楊代表楊樹灣表達了對新加入的知青的歡迎,又大大表揚了今年表現出色的大隊企業,尤其重點夸獎了建筑隊,工作完成的很好,大家伙兒都夸嘞。 他豪情萬丈:“后面,咱們爭取家家戶戶都蓋上小樓房。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正正經經的過公產主義生活?!?/br> 臺下響起了歡呼聲,不少人的眼睛都閃閃發亮。住樓房,那可是城里頭才有的享受,一家一戶的小院子,再起個兩層大樓房,哎呀,那瞧著可真是氣派。到時候人人都有自己的房間,又敞亮又痛快。說不定城里人還要羨慕他們呢。 胡楊興致勃勃:“我們到時候蓋樓房就要一起來,叫人家遠遠的看上去我們的樓房瞧著都比旁處氣派,一大片的,顏色鮮亮?!?/br> 底下人的歡呼聲更甚,仿佛樓房現在就已經矗立在他們面前,叫人家一進他們楊樹灣,就曉得這兒不與別處同。 吃完了宴席,收拾干凈了桌椅,大家伙兒該坐在一處看電影了。從開過年以來,楊樹灣的電影隊已經放了好多場,各種各樣的紀錄片瞧的大家伙兒可真過癮。 現在有新電影播放,社員同志們都沒以前那樣急吼吼了。主要是新片子多,大家也不覺得多稀奇。 不過今天不一樣,今天放的是故事片,不像往常那樣教技術的紀錄片。眾人立刻豎起了耳朵睜大眼睛,盯著銀幕看。 等到大屏幕上顯出這幾個字時,認出來的人都發出了呼聲:“我們小秋大夫又上電影啦?!?/br> 掰著手指頭數數,這已經是第幾部片子啦?估計全國上下都沒有人不認識小秋大夫了。 余秋滿臉茫然,這電影應該跟她沒關系呀。今年她好像就拍了計劃生育的宣教片,肯定沒有故事電影。 等到電影開始播放,她懸著的心果然落回了胸腔子,不是她,是在王大姐他們那兒拍的赤腳醫生電影。 故事片果然拍的鮮活有趣,極富生活氣息。這回他們搞創作遵循了文藝工作的新指示,拍身邊人身邊事,要拍老百姓們都感興趣的積極向上的故事。 按照這個原則,這電影倒是頗為寫實。 故事從舊社會王大姐的兩個哥哥因為破傷風生下來沒多久就送了命開始,表現的既往農村缺醫少藥的現實。 這樣的悲劇在全國各處都有發生,榕樹灣的不少老人被觸動了心思,抹著眼淚哭了起來。后面放到他們決定學習先進經驗,自己搞醫療合作社,王大姐也經過培訓開始當赤腳醫生,還救活了社員的命。大家伙兒跟著電影里頭的人露出了笑容,滿心歡喜。 沒錯,果然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要是在舊社會,生了病沒錢治,等死去吧,誰管你。只有在新社會,在主席的帶領下,國家才把老百姓當成自己的人,想方設法解決老百姓的困難。讓你吃飽肚子穿上衣服孩子有學上還不算,叫你生了病,主席也派人過來給你治呢。 電影里頭的王大姐想方設法克服各種困難,將醫療衛生站搞得有聲有色,被選為了先進典型,去京里頭接受表彰,還參加了國慶□□,從□□前頭走過,受到了主席的接見。 大家伙兒與有榮焉,已經自動帶入了他們的小秋大夫。 除了沒有參加國慶□□之外,小秋大夫差哪兒啦?他們楊樹灣的醫療站也搞得很好呢,方圓百八十里哪個不知道這兒的衛生站比城里頭的大醫院也不差。 還有去京里頭接受表揚,小秋大夫可是受過主席跟總理接見的,還參加代表團去國外了呢。 呦呦呦,看,電影上的人可不就出國了,還給外國人開刀了呢。 余秋驚訝地看著電影上的片段,嚴重懷疑后半截子的確融入了自己的形象。那個在日本開刀的故事,確實發生在她身上啊。 天啦,真羞恥,電影的夸張手法,好像她簡直震驚世界了一樣。 余秋伸手捂著臉,感覺自己沒眼睛看了。 田雨興奮的不得了,這會兒已經忘記她跟大姨媽相處不融洽的事,一個勁兒地拽余秋的胳膊:“小秋,你好厲害啊。他們都豎大拇指呢?!?/br> 余秋想解釋,其實日本人好像沒有豎大拇指的習慣。這個藝術創作有點兒想當然。 林教授在旁邊也輕輕的拍余秋的肩膀,同樣笑得合不攏嘴。她真擔心啊,擔心拍赤腳醫生的故事片就會把他們這些大醫院的所謂洋醫生踩在腳底下。這樣一來的話,好像兩邊是對立的關系,實在不利于醫學事業的發展。 好在這股風氣似乎真的已經轉了彎,現在斗爭提得越來越少了,抓格命的重點變成了促生產,從上到下都在強調加強社會主義事業建設。 祠堂里頭的人又發出了歡呼,因為電影中的主人公不僅在國外手術臺上大大露了臉,還去了聯合國哎,那個什么世界衛生大會,瞧瞧,這發言說的多好。 因為我們有社會主義集體經濟,因為我們有偉大的主席思想作為引導,所以我們才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醫療合作社,我們的老百姓才能都看上病。 瞧瞧,別看著蘇修美帝表面上風光,其實里子還不如他們哩。那些高鼻子的洋人生了病照樣看不起大夫,只能自己挨著。有的人看個病就直接破產啦。 “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慷慨激昂的樂曲聲響起的時候,整個祠堂的人都加入了大合唱。 還有人高興地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