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27
好過。 徐同志卻像是一無所覺,一路大踏步往前走,一直行到間客房門前,他才輕輕敲了敲門。 里頭露出張熟悉的臉,錢同志沖他倆點點頭,說了一句:“來啦?!?/br> 顯然早就約好了。 余秋懸著的心稍稍落下,錢同志雖然只跟她有一火車的緣分,但好歹也算是認識臉。 她跟著進房去,原本坐在沙發旁正在同人說話的老人轉過頭,站起身笑著跟周圍的人介紹:“看,我們的赤腳醫生來了,不需要什么保健大夫了,有赤腳醫生就挺好的?!?/br> 余秋看著老人的臉,又驚又喜,下意識地喊出了聲:“王老先生!” 老人笑著沖她點頭:“你好啊,小秋大夫,多日不見,你可安好?” 余秋捂著胸口,一時間男神的臉跟那張報紙在他眼前不斷交錯,她下意識地脫口而出:“我們要去苔彎嗎?去苔彎談判?!?/br>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沉默是金、食rou小強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沉默是金 50瓶;胡鬧 20瓶;猴子派來的仙女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她可真優秀 老先生竟然愣住了, 啞然失笑:“你怎么會這么想?” 余秋腦子嗡的一聲,恨不得將時鐘撥回三分鐘前, 死命捂住自己的嘴巴, 堅決不要說任何話。 所有的電影反派**oss都是怎么死的, 基本上死于話多。 她一顆心狂跳不已, 她甚至懷疑自己會心律失常。開弓沒有回頭箭,話都說出口了, 她裝失憶還來得及嗎?這會兒再裝瘋賣傻,當王老先生是傻子嗎? 一時口快把自己架在火上烤的余秋, 不得不伸出手捂住胸口,勉強鎮定下來:“我猜的?!?/br> 對面的老人仍舊微笑。 余秋咬咬牙, 還是豁出去了:“我在東京的時候,看到過一份報紙,上面報道了中央釋放大批國珉黨戰犯, 一個都不留,通通釋放。我認為這是一個訊號?!?/br> 余秋絮絮叨叨地說了日本赤軍的事情, 又提到了那份小川君帶過來的報紙。 因為情緒過于激動,她說話的時候總覺得有誰捏著她的喉嚨一樣, 聲音無比艱澀, 簡直要卯足了勁兒才能沖出去。 對面的老人只是微笑, 用溫潤柔和的目光注視著她, 并沒有開口說話。 余秋看這件事情是沒辦法善了,只得一鼓作氣繼續下去:“在東京的時候,我看過一篇報道, 上面說解放之后,雙方其實有過幾次接觸,相互都互派了信使,也達成了統一的意見,只不過那邊還有顧慮,就拖延了下去。加上后面國內一些情況的變化,讓他們顧慮更深,信使也已故去,所以雙方的接觸就中斷了。 但是去年張老先生到香港就是在釋放信號,中央希望盡快盡早解決這件事,展現出了和談的誠意?!?/br> 余秋自斟自酌,“從那之后,中央的一些舉動也是釋放善意,比如說對于不同的意識形態的包容程度在提升,大批右哌分子獲得了平反,還有就是重新開始高考?!?/br> 余秋每說一句話,心中就心驚膽戰一回。 很多事情看似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彼此之間仿佛沒有聯系,但是挪在一起細細地瞧,就能夠順出清晰的脈絡重來。 1973年春天,中央突然宣布高考。 同年5月份,著名的國學大家章老先生奔赴香港,希冀可以利用自身在國共兩黨之間的影響力,為重新啟動談判牽線搭橋。 可惜老先生年事已高,赴港不久后就因為水土不服加上過度勞累一病不起,最后病勢加重,駕鶴仙去。 香港之行,出師未捷身先死。但是,這個信號的釋放足以表達中央方面的誠意。 加上1972年總理復出主持工作,開始撥亂反正,大批被打倒的干部以及知識分子摘掉了頭上的帽子,這就體現了中央對于意識形態多元化的包容。 說到底,國共兩黨的分歧也就是意識形態的不同。 她越說聲音越小,心中波瀾起伏的越激烈,她先前之所以脫口而出國共兩黨要和談的話,更多的是基于自己穿越前相關信息的積累。 1975年初蔣曾經通過國珉黨元老陳力夫在香港發言邀請主席或者總理前往苔彎進行商談。陳力夫還寫了那篇著名的,但是這一邀約并沒有來得及獲得大陸方面的回應。 余秋相信主席以及總理的膽色,當年國珉黨占盡先機簡直勝券在握的時候,他們仍舊趕奔赴重慶進行和談,何況是解放戰爭勝利后。 可是1975年,無論主席還是總理,兩人都抱恙在身,身體狀況極為不佳,根本沒辦法奔赴苔彎。 為什么不是蔣自己前往北京和談?一方面他本來就是個敏感多疑的人,權力**也強烈,非常害怕自己被扣押之后,國珉黨內部很快就有人舉而代之。另一方面是蔣自己的身體也不行。60年代他曾經出過一次車禍,雖然沒有傷及生命,但是自此之后他的身體健康受到了巨大的打擊,此后始終不佳。 “人間重晚情。人的年紀越大,越容易回憶過往,思鄉之情越深?!?/br> 余秋慢慢分析著思路,“他一開始對美國抱有一定的幻想,他的夫人始終在美國為他活動希冀獲得支持。 但是中美聯合公報一發,相當于打破了他最后的美夢。他清楚地明白了一件事,比起意識形態的一致,利益對于維護雙方關系意義更加重大。 雖然他始終號稱要反攻大陸,但實際上他比誰都清楚,當年他占盡優勢的時候都被打得落花流水,何況是現在龜縮一角。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作為黨魁,他不得不為自己為他的部下思考后面的出路。 現在他在位多年積威尤甚還能壓得住,可是一旦他駕鶴西去,如果不能留下穩定的局面話,那很可能會發生混亂?!?/br> 當然,歷史上苔彎進行了經濟改革,取得了頗為顯著的成效,一度譽為亞洲四小龍之首,迅速發展的經濟緩解了島內政治矛盾。 可是現在蔣校長大概還考慮不到這么多,對于他本人而言,他其實迫切希望回到家鄉。 歷史上,他死了之后,懸棺未埋葬,就等著將來有一天能夠回鄉入土為安。包括他的繼任者小蔣先生也一樣。 后來蔣家子孫命途多舛,有數人可謂是壯年暴斃,外界一時才說是因為懸棺傷了子孫的命數,損了福德。 待到后面,島內政治形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陵園守衛被撤,蔣家父子的棺材遭人潑油漆,雕像被人全部搗毀。假如他泉下有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