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85
你也瞧見了,她雖然還能開刀,但是不能脫離熟悉的環境。你們要是真的想找她開刀,只能把人帶過來試試看。否則的話,她情緒會崩潰?!?/br> 那中年男人微微皺眉,像是嘆氣一般:“我們的老先生也沒辦法離開呀?!?/br> “其實這個腹腔鏡技術,省工人醫院的大夫還有京里頭醫院腔鏡中心也在開展。要是你們家老先生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去那里看看?!?/br> 中年男人卻始終皺著眉頭,遲遲不發話。 攝制組的同志覺得十分過意不去,他們嚇到了小秋大夫,又給醫院的人添麻煩了。 他們商量一通之后,決定要給大家點兒補償,雖然微不足道,但好歹也是他們的一番心意。 這次他們過來拍片子,其實還帶了一套拍好的片子,要送去給兄弟電影制片廠內部放映好征求專業人士的意見,進行相應的修改調整,這樣再送審之后,就能想辦法趕在春節期間上映了。 片子沒什么稀奇的,本質上講也是紀錄片,講述怎么在山林里頭養殖鴿子跟山羊以及種核桃樹。 這是農林研究院搞的一個綜合養殖項目,原本是想做晚熟品種核桃嫁接苗,沒等出成果,前些年鬧得厲害,樹也被造反.派給砍了,說是資本主義的余孽。 結果稀里糊涂的,這些樹木居然沒死絕,還有不少長了起來,這些年它們就自生自滅。等到前兩年風聲過了,政策開始放松的時候,獲得了平反的研究員驚訝地發現山上的樹木居然已經郁郁蔥蔥,結了不少核桃。 原本貧瘠的土地瞧著也肥沃了不少,上面花草鮮美,還長出了不少蘑菇。 他們再深入山林研究,發現山上居然有野山羊群。其實應該是附近老鄉家里頭跑出來的。 那幾年割資本主義尾巴尤其厲害,山羊一頭都不讓養,說是會毀滅社會主義的秧苗,養肥了資本主義的羊羔。 大概是農家舍不得殺,就讓它們進山避難,深山老林,土地貧瘠的地方也沒有人去開荒,實在長不出什么莊稼來嘛,倒是意外成了這群逃出升天的山羊的棲息之地。在山上缺乏天敵的情況下,沒幾年功夫,它們就繁殖成龐大的種群。 按道理來說,這種情況下,樹木應該長不好才對,因為會被山羊連根都啃掉啊。 然而山羊的糞便是天然的肥料,原本因為土地貧瘠而生長不良的核桃樹居然意外獲得了肥料滋養,生長的分外茂盛。 附近的山地上也長出了不少鮮美的花草,剛好滿足了山羊的生長需求。 那些鴿子到底怎么來的,研究人員到現在也沒搞清楚。但是它們啄食了核桃樹上的蟲子,所以核桃樹即使沒有人打農藥,居然也沒被蟲子吃空了。 這三者陰差陽錯間實現了和諧共生,居然長得都不賴。研究所也有興趣繼續做科研。 假如效果好的話,可以在周邊地區推廣,也是響應了中央的號召。 領袖回京之后就提出了要重視文藝工作,尤其是多拍些老百姓愿意看,對老百姓有幫助的片子,好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 片子的要求是歌頌真善美,鞭笞假丑惡。一定要立意正,貼近老百姓生活,不可搞假大空那一套。 可是雖然主席強調了百花齊放,但是經歷過劈斗年代的人,哪個沒有求生欲??? 嫌當初沒抓到你,還是嫌當初沒直接整死你呀,于是雖然中央發了文件,但是廣大文藝工作者商量來商量去,居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紀錄片這個模式。 記錄什么呢?記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其實沒啥看頭。 最好的就是記錄各種科學技術,簡單的,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能夠用到的,比如說在楊樹灣農具廠拍攝的農具改造以及小型現代化農具的制造。還有就是這些養殖種植業的cao作過程。讓老百姓見了之后,就能夠跟著依葫蘆畫瓢,因地制宜地應用到生產中去。 他們又在攝影棚里頭給紀錄片安上了頭跟尾巴,勉強將它變成一部故事片的模樣。 片子的主題無非是廣大社員同志們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因地制宜,不畏艱難險阻,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家庭養殖以及農村集體工副業,促進了社會主義格命大生產。 其實真的談不上多精彩的故事片,但是對于看多了老一套的社員同志們而言,實在是相當新鮮,攝制組的同志商量之后決定,除了向同行討意見之外,也應該詢問觀眾的意見,那就先在紅星公社衛生院試映一場吧。 二丫一聽說有新電影看,頓時高興得不得了,立刻拉著余秋看電影。 攝制組的人一見余秋也坐下來了,頓時激動得不得了。 雖然現在的余秋未必對電影感興趣,聽衛生院長說除了接生開刀以及寫書之外,她對外界的任何刺激都沒有反應,但是播一場電影聊表他們的心意,也算是給了他們一點兒心理安慰。 電影播放起來,瞧著銀幕上山清水秀,鴿子咕咕叫,二丫立刻興奮地抓著余秋的胳膊搖來晃去。 老師說看電影的時候不能說話,否則會打擾到別人,可是那鴿子真的好好玩哦。跟三妞妞他們家養的鴿子一樣。 鴿子長大了還會生蛋。她也吃過蛋啦,舅舅用工分換回來的,她跟jiejie弟弟舅媽還有外公外婆老太舅舅一塊兒吃的,鴿子蛋也很好吃的。 她趴在余秋的懷里頭,興奮地跟小秋大夫咬耳朵,還小心翼翼的左右看看,生怕吵到了別人。 余秋地臉上浮出了笑容,輕輕的摸了摸小丫頭的腦袋。 一直在旁邊悄悄瞧著她動靜的攝制組同志們集體輕輕地舒了口氣。 還好,看樣子小秋大夫還是喜歡看電影的。 沒關系,人生哪有不過幾個溝坎的道理。慢慢的,人總歸能好起來的,那些驚心動魄的地方,咱們不沾著邊就是了。 余秋看完了電影,坐著黃昏的渡船,跟著二丫一塊兒回楊樹灣。 劉主任去楊樹灣找胡楊有事,跟他們一班船。 大隊書記升官了,廖主任干脆調去了省里,唯獨牛主任這個公社革委會當家人如如不動。 聽說原本也是要升職的,只可惜他犯了原則性錯誤,他給余秋辦理了那張不合規定的下鄉申請材料。 余秋在京中接受審問的時候,劉主任也被省里頭帶走了。人放回來的時候,足足瘦了10斤,那天晚上他敲家里的門,他妻子愣是沒有認出來人。 還升什么官???能留著條命回來就不錯了。 船往前行,水氣夾雜著梅花香撲面而來,又到梅花盛開的時候啦,現在已經是臘月。 劉主任慢悠悠地在旁邊說話:“人啊,年輕的時候多吃點兒虧沒壞處。日子有苦有甜,有酸有咸,那才是百味雜陳的人生。吃過了苦才覺得分外甜。就像這梅花聞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