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87
?!?/br> 不想那看守居然直接冷笑了起來:“她可真不該治好你呀,臭破鞋碰上臭破鞋,臭味相投。叫人家老婆打上門來的臭破鞋,你還有臉說話?你娘老子的臉都被你丟光了,你應該一頭碰死,還省得浪費了繩子?!?/br> 張楚茹臉色慘白,憤怒地為自己發聲:“我不知道,全廠沒有人知道他在老家是有老婆的!” 女看守所笑得愈發厲害:“哎呀,人家有老婆不規矩,干嘛不勾搭別的姑娘???還不是因為你爛貨一個,人家知道你兩條腿并不攏。一身的腥臭味,蒼蠅就往你身上叮?!?/br> 張楚茹渾身發抖,手抓著牢房門幾乎要倒下去。 旁邊的女犯人大罵看守:“你是氣不過沒男人摸你嗎?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男人要是碰到你,要做三天三夜噩夢活活嚇死了?!?/br> 看守勃然色變,揚起手里的棒子就要教訓人。 余秋突然間抬高了聲音:“你難道沒有聞到自己身上的臭味嗎?” 看守更加憤怒,揚著棒子就要打向余秋:“你才渾身臭味呢?!?/br> “鼠尿味?!庇嗲锟粗词?,不躲不避,“你身上有鼠尿味。你很愛干凈,從你頭發梳得整整齊齊,耳朵沒有污垢,手指甲也修剪得很清爽,衣服也是剛洗了沒多久的就能看出來,你的衣服不可能是老鼠爬過了留下了鼠尿味。 那么什么情況下才會有這種味道呢?是有人生病了,生病的人在你身上留下了尿液或者是汗水,散發出了這種濃郁的鼠尿味。 我再猜猜看,剛才我聽到了小孩子的哭聲。這里只有我們這些嫌疑犯以及你們看守。嫌疑犯是不可能帶孩子住進來的,那這個聲音只能是從你們那邊傳過來的。 這小孩多大?他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尿液出現這種味道的?如果這個孩子年紀已經大了,那就當這些話我沒說過。 如果他還很小的話,說不定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讓他情況不要惡化下去。說不定他智力受損有限,以后經過特殊教育長大了可以獲得獨立生活的能力?!?/br> 女看守暴跳如雷,伸手就要開門扯余秋出去:“你胡說八道什么呀?我孫子好的很?!?/br> 其他嫌疑犯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居然齊心協力跑到牢房門口,用身體死死堵住了鐵門。 余秋沒有停下自己討嫌的嘴,還在滔滔不絕:“苯丙酮尿癥,是一種常見的氨基酸代謝病,患者因為無法消化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從而導致導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積,并從尿中大量排出。 患兒通常出生時正常,3~6月大開始出現癥狀,1周歲癥狀明顯。 患兒主要表現為神經系統癥狀,比如智能發育落后、癲癇、行為異常等。外貌上出現毛發、皮膚色澤變淺,常常有濕疹,尿液或汗液有鼠尿味?!?/br> 余秋大聲背著書,眼睛看著那位女看守,“這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一般有家族史,患兒父母雙方家族曾經出過這樣的病人。該病沒有什么特殊藥物可以治療,只能減少苯丙氨酸的攝入。 在患兒出現癥狀之前給予治療,可維持智力接近正常,半歲以后再治療就會出現智力受損,對于這種孩子的飲食控制至少要延續至青春期后?!?/br> 囚室里頭發出此起彼伏的驚呼聲,不少女犯人們都喊了出來。 我的媽呀,真是神醫了,人都沒有見到,這大夫居然能夠猜出有個生病的小孩。 嘿!沒錯,這女看守每次晚上值班的時候,都會把孫子抱過來。嘴里頭說的好聽,不就是想讓她兒媳婦接著上班。紡織廠多么光鮮的地方,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跟福利多的是。 余秋平靜地看著女看守:“不管你高興還是不高興,我都建議你趕緊處理。當然現在可能沒多少大夫可以幫你,因為目前對這個病的研究有限。 你可以趕緊抱著孩子去工人醫院或者是兒童醫院看看。請不要耽誤,這個病耽誤不得。遲一天治療,這孩子變成真正的傻子可能性就會大一點。而且這種癡傻是不可逆轉的,沒有辦法可以改變。 要是接診的大夫搞不清楚,你就讓他去找他們的主任,就說是我說的,我余秋說這個孩子很可能是苯丙酮尿癥。請立刻給孩子斷奶,趕緊做檢查,給予低苯丙酮飲食?!?/br> 說著,她伸出手,示意看守,“拿紙筆給我,我把詳細的步驟寫下來,你拿過去給大夫看?!?/br> 那女看守待在原地,一張臉驚疑不定,半晌不肯動彈。 旁邊的犯人們催促她:“你傻了嗎?動啊,聽說你孫子要變成傻子了,這不是你的心肝寶貝啦?” 女看守的同事拿來了紙筆,遞給余秋,還厲聲警告:“你別想?;影?,我告訴你,你不要趁著這個機會往外頭傳遞消息?!?/br> 余秋無奈:“我就在你眼皮子底下寫字。我寫的每一個字你應該都能認識,我能傳遞什么消息呀?再說了,我犯了什么罪?我為什么要傳消息?” 旁邊的人發出了不屑的聲音,還有人大聲嚷嚷:“小秋大夫,你別寫了。關你什么事???傻了也不是你家的孩子?!?/br> 余秋只是笑,聲音響亮:“是好是壞,都是大人的事,孩子無辜,他們又沒做什么壞事?!?/br> 她抓著筆,刷刷刷開始寫字。 苯丙酮尿癥是新生兒篩查中固定項目,理論角度上,幾乎每一個在正規醫院出生的孩子都要接受新生兒疾病篩查。 但是當前醫患關系緊張,有不少家長對于醫院始終抱有懷疑態度,任何在他們看來不必要的檢查都是醫院試圖詐騙,目的就是要訛錢。 簽字拒絕新生兒采血的,堅決不肯做聽力篩查的幾乎隔段時間就有。前者給出的理由是醫院抽了小孩子的血,是要給領導輸進去,這樣子領導就能保持年輕。 新生兒疾病篩查結果出來是陽性,篩查中心電話短信通知要求趕緊帶孩子過來復查的,能到的只有一半。結果后面孩子出現癥狀了,干預治療效果有限,孩子一輩子毀了,哭得一塌糊涂的還是家長。 余秋就碰到過苯丙酮尿癥患兒的母親抱著孩子在他們面前嚎啕大哭。 其實初篩結果出來時,孩子還不到一個月,如果復查確定了,立刻給予飲食控制治療,那孩子今后智力基本上跟正常人沒差別。 結果家長接了電話嘴上答應的好好,卻神奇地沒管這件事,等到孩子都一歲半了,他們才跟反應的過來似的,想起來要帶小孩過來看看。 這個過程當中按道理來說,醫務人員也可能會發現問題。因為小孩子是要打預防針的呀。 更神奇的是,這家人不相信國家的預防接種制度,認為打疫苗是在殺孩子。孩子出生后疫苗一律沒打。 假如說這對父母沒受過什么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可能還能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