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47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北京大學醫學院脫離北京大學,獨立建院并更名為北京醫學院。2000年4月3日,北京醫科大學與北京大學正式合并,組建新的北京大學。2000年5月4日,北京醫科大學正式更名為北京大學醫學部。 而且當年高考不是說所有的學校都能報,而是有一定的范圍,還帶有推薦制的影子。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keya 30瓶;鴿子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遍地是大神 從學校的時候,余秋還在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她決定以后一定要對自己的子孫們好好吹吹牛。 想當年啊, 你們奶奶我可是拒絕過清華北大的人, 滿臉傲嬌, 毫不猶豫, 說不去就不去。 哎, 捂著胸口的時候還是會有些痛。 人生從未如此高光過啊。 就連省城醫科大學過來招生的老師都語氣含蓄地表示:“你可以試試報清華北大的。你的文化課成績絕對沒問題, 政審也是過了的,你不要有思想負擔。你們大隊公社還有縣里頭都認可你下放時期的表現,不要因為出身就輕易放棄?!?/br> 余秋趕緊收回蕩漾的心神, 端正了顏色:“老師,我的理想的確是學醫。再好的東西不是我想要的, 那對我來說也沒有太多意義?!?/br> 那老師還想再說什么, 已經在學校門口守候許久的病人家屬小心翼翼地走過來, 試探著打招呼:“徐教授,能不能麻煩你幫忙看看我姑娘?” 余秋趕緊跟徐教授打招呼告辭。 何東勝走過來, 遞給她搪瓷缸子。 余秋揭開蓋子一看, 果然是酸酸甜甜的酸梅湯, 她直接端起來咕嚕咕嚕喝了一汽。 哎喲, 真爽! “走吧, 我們回去再說?!焙螙|勝示意停車的方向,“廖主任還等著我們呢?!?/br> 余秋驚訝地瞪大了眼睛:“他還沒走?” 太陽都下山了啊,難不成廖主任在這兒等了整整一個下午? 何東勝點頭,表情有點兒奇怪:“廖主任有事呢?!?/br> 余秋還沒有來得及開口問他又想折騰什么,就看見廖主任背著手牛氣轟轟地從大學里頭走出來。 一路走, 他還一路要表達自己不屑一顧的心情:“也沒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房子大點兒多點兒地方大點兒,里頭有花有草有樹嗎?我們江縣哪兒不能劃拉出這么一塊地方,我們還有山呢,大山,可比他那個假山大多了?!?/br> 余秋默默地閉上了嘴巴,放棄了跟廖主任打招呼。她感覺真有點兒丟人啊,格委會干部處處都要顯示我們家的草也比你家的草長得茂盛些。 廖主任嫌棄完了,還要檢查秘書的工作:“你照片拍的怎么樣???是不是都拍到了?” 一向身兼數職的革委會秘書立刻點頭:“主任,都拍到了,到時候洗出來,泥瓦匠肯定知道要怎么蓋房子?!?/br> 余秋大吃一驚蓋房子,廖主任這是想干嘛呀? 廖主任瞧她的樣子反而奇怪:“當然是蓋學校了。這省城有的東西,我們憑什么不能有???蓋學校,蓋個大學校,鳥槍換炮,這才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嘛?!?/br> 余秋結結巴巴,決定要給廖主任潑點兒冷水:“主任,這么大的學校,蓋起來可得費不少錢?!?/br> 甭說是這種規模的大學了,就是她當年高中校區還耗資上億,導致學校最后都已經承受不住一個勁兒的招收擇校生。后來學校高考成績下滑過于嚴重,區政府覺得這樣不行,伸手將債務給接了過去,這件事才算了。 廖主任想的可美好了:“不費多少錢的,磚頭你們楊樹灣磚窯廠就可以燒,至于木頭,想辦法去林場弄,蓋房子不就是磚頭跟木頭嗎?沙子你們有,別以為我不曉得你們一船船的拖江沙,老子就是不跟你們計較而已?!?/br> 余秋剛想說你敢打楊樹灣磚窯廠的主意,大爹能跟你拼命。 結果廖主任蛇打七寸,直接提出了他們偷運江沙的事情,搞得兩人立刻都識相地閉上了嘴巴,決定還是放任領導發揮。 秘書見勢不妙,趕緊發動車子,讓他們在路上說話。 廖主任還美滋滋的呢:“水泥跟石灰是吧,我曉得哦,搞小水泥廠小石灰廠的有好幾個呢,這會兒怎么著也得拿出點表示來支持我們江縣的教育事業?!?/br> 余秋大吃一驚,感覺廖主任實在是扮豬吃老虎,敢情各個公社私底下有點兒什么產業,都沒有逃過他的眼睛。 合著他動不動就到各個公社跑,其實那雙眼睛除了盯著吃的之外,還在摸人家的家底子。 廖主任摸著自己肥嫩的下巴,愈發得意起來:“看,材料有了,還怕蓋不起來房子嗎?” 何東勝立刻提出要求:“那我們楊樹灣的磚窯廠得擴大規模,不然就現在的水平,恐怕燒一年都蓋不起這么大的學校?!?/br> 廖主任不耐煩地揮一揮手:“擴大就擴大是咯,搞得好像你們經過了我的同意才去挖沙子的一樣?!?/br> 何東勝保持微笑,非常識相地沒有頂著領導來。 余秋卻執著于給廖主任潑水降溫:“主任,沒這么簡單,你要的量實在太大了,各個公社未必承擔得起。大家攢點兒家底子都不容易。你要是逼得太狠說不定大家都不痛快。再說了,這學校究竟要蓋在哪里也是個大講究呢。蓋好了學校之后,哪兒來的老師?一所成熟的大學,光是教職工就要有上千人?!?/br> 前面廖主任還有話反駁,到了后頭師資力量這一塊,他就找不出話來說了。東西能化緣,這人上哪兒去搶啊。 余秋嘆了口氣,語氣誠懇:“主任,我知道您是功在千秋,為著咱們社會主義事業百年大計著想,想要多培養人才。但是咱們也得腳踏實地,從根本出發。偉大的主席教導我們做什么事情都要因地制宜。 首先我們得規劃好了,到底有多少人需要上學。他們又希望學習到哪些知識?我們能夠提供哪些專業? 其次,經過學習,考核合格之后,他們又要去哪兒?我們的學校是沒有辦法發文憑的,自然不可能讓他們獲得國家干部的身份。那就得給他們好的出路,不然學生為什么要花費這么長時間學習呢?” 廖主任瞪眼:“給他們學習的機會,他們還挑三揀四?” 余秋無奈:“學習本身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人們只有切實感受到學習的好處之后,才愿意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學習。否則有這個時間,人家出去撿破爛賣錢換糖吃不是更好嗎?” 廖主任揮揮手,開始不痛快了:“我怎么聽說你清華北大都不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