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40
養兔子養豬養鴿子養山羊,他們能做人家也能做,水面種稻種麥子也是,大家伙兒都能夠學起來。 可是這顯微外科設備還有腹腔鏡旁的地方能學嗎?才學不到手呢,這里頭體現的那都是技術,只有大學問人才有的技術。 主席說的果然沒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會兒就體現出學習的重要性了。 余秋默默地看著大隊書記,過了老半天終于開口:“其實廠里頭還可以生產腹腔鏡模擬器?!?/br> 畢竟一套腹腔鏡設備相當昂貴,普通大夫根本沒有能力自己買回去用,只能是醫院購買。 可是大家伙兒得練技術呀,怎么辦?就拿腹腔鏡模擬器慢慢練手吧,到時候只要結合了教學錄像,就能夠學會自己動手開腹腔鏡。 也不用太貴,控制好成本,差不多是普通大夫一兩個月的工資,富有探索新的醫療工作人員就能夠狠下心攢錢購買這模擬器。 大隊書記喜不勝喜,立刻拍著巴掌夸獎余秋:“瞧瞧到底是我們的鳳凰,這真會過日子呀?!?/br> 蚊子再小也是rou,薄利多銷。 一個大醫院估計就能夠購買那么一兩臺腹腔鏡設備??墒轻t院里頭那么多外科大夫呢,就算只有一半人愿意購買,那也是個龐大的數目,越是小生意呀,那里頭的賺頭越大。 余秋囧囧有神,趕緊抬腳往醫療器械廠走,她還要看看自己要的東西到底生產的怎么樣了。 大隊書記跟在后頭喊:“你可得跟陸師傅他們說說呀。這是大事,這關系著我們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呢?!?/br> 余秋回過頭,又默默地看了眼大隊書記:“大爹,你為什么不自己說?” 大隊書記就是嘿嘿干笑,還煞有介事地強調:“我這不得陪著攝制組的同志嘛,這也是大工作?!?/br> 余秋下意識地就想翻白眼,她嚴重懷疑大隊書記是最近掉進了錢眼里頭,不小心得罪了一心一意發展技術的工程師們。 還沒走進醫療器械廠,余秋就聽見叮叮當當的聲音響,里頭的工人師傅除了楊樹灣的社員以外,還有先前在高復班學習的知青。 現在已經過了農忙時節,屬于各個大隊農民們的閑散時光,生產隊基本上都是上午割青草,下午就忙自己自留地上的事。 有的生產隊索性連青草都不集體組織割,只要到時候交上足夠的量就行。 對于這幫知青,公社跟大隊更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誰曉得他們會不會一眨眼就端上了大學生的飯碗,以后就是國家干部啊。 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下,知青們三三兩兩地又返回了楊樹灣。一方面是繼續做工還他們先前賒欠農用收割機欠下的賬,另一方面就是希望多做點兒事情,好表達他們對楊樹灣社員同志們的感謝。 假如不是楊樹灣從上到下都如此寬厚,在預考過后到高考之前整整兩個月的備考階段對他們多加照顧,還給他們安排老師補習,他們絕對不可能走上考場心里頭都不慌。 那些考的知識點,老師基本上都講到了,就算不能全都做出來也不是兩眼一抹黑。 余秋不知道這些知青究竟有多少人能夠考走,不過留下的她也歡迎。 現在楊樹灣的產業越來越多,基本上各個生產隊都有自己的工副業。事情多了可不得缺人手,楊樹灣滿打滿算才2000來號人嘞。 按照他們設想的藍圖,要好好發展他們的產業,起碼得有3000人。 其中有真實有文化,而且年富力強的知識青年們就是社辦廠跟隊辦廠工人的優良人選。 余秋深深地看了眼這群年輕人,心中打定了主意,到時候得想辦法把他們留下來。 威逼是不可能的,那就利誘吧。 考不上大學難道就不想繼續學習了嗎?要論起學習條件,對于已經脫離學校的知識青年們而言,還有比楊樹灣更合適的地方嗎? 夜校一直都在,講課的都是正兒八經的大佬,而且對學生掏心窩子,實打實地把知識傳授出去。 這樣的好條件,打著燈籠出去轉轉,全國上下轉悠,她都不相信還有比他們楊樹灣更好的地方。 對了,還得讓建筑隊蓋集體宿舍,到時候他們攢了錢就可以內部價格買下房屋的居住使用權,踏踏實實把家安下來,心也就定了。 余秋懷著一顆滄桑的心,歡歡喜喜地奔到樓上去了。 現在為了不打擾生產,醫療器械廠的研發部門主動轉戰二樓,一刻不停的進行試驗。 三樓是他們休息跟存放資料的地方,四樓跟五樓正在裝修,準備充當臨時病房,沒辦法從衛生院轉過來的病人實在太多了,醫療站根本放不下,只能想辦法再轉移陣地了。 蓋房子需要的時間長還是先裝修出來這兩層樓,先把事情應付著再說。 其實腹腔鏡研發出來之后,按照計劃,從上面研究所跟大廠里頭下來支援的技術人員應當撤回。 不過余秋借口剛研發出來的腹腔鏡還需要不斷的試驗改進,愣是把人又留了下來。 這會兒工程師們的主要工作可不是改進腹腔鏡。畢竟余秋已經是跨越式發展直接將腹腔鏡提升了幾代?,F在她也不知道該如何改進。 工程師們的任務成了趕緊研發宮腔鏡跟B超機。 A型超聲與B型超聲,其實最主要的區別在于回聲顯示方式,A型是以波的方式顯示,B型則是以光點的形式表達。 后者可以通過電子線性掃描來實現超聲圖像診斷。 這方面去年國外已經有了成果,但是技術肯定不會對國內開放,他們必須自力更生。 如果說這個好歹還能想方設法弄到點兒參考資料,那么宮腔鏡所依靠的全是余秋畫的圖紙了。 現在國外也沒聽說過有誰在開宮腔鏡手術。 余秋十分擔心這些人會問所謂的宮腔鏡開刀到底是從哪兒聽說的。 好在工程師們都極為耿直,誰也不關心這個問題,他們聽說了宮腔鏡的原理之后覺得的確很有用,就一門心思地撲上去開始搞研發。 胡楊自從高考過后瘦的越發厲害。 他們誰都沒說,可是誰心里頭都憋著一股勁兒,得抓緊時間在自己離開之前盡可能留下更多的東西來支撐楊樹灣的發展,也不枉他們與楊樹灣一場緣分。 大學要上四年,四年之后他們才能返回楊樹灣。一定要多做點兒,做得越多越好。 余秋不敢打擾陸師傅等人,只能悄悄過去招呼胡楊,小聲問:“怎么樣了?” 胡楊滿臉嚴肅,他抹了把頭上的汗小聲道,你說的那個B超機差不多了,不過宮腔鏡有點兒麻煩,主要是電極頭不好做?!?/br> 余秋心中一陣狂喜,天哪,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神仙魔鬼團隊呀?就憑借那幾張圖紙,人家就能把東西給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