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21
出嫩嫩的聲音,再到稻叢間游來游去。 這是楊樹灣人被縣里頭表彰過的稻魚鴨共生系統,聽說前兒市里頭廣播站跟省里頭的報紙還特地派了記者下來進行采訪,準備在全省范圍內推廣。 現在國家的化肥生產量還少,不能充分滿足農業需求,莊稼這朵花,還得農家肥當家。 鴨子生的蛋吃不完可以腌了咸鴨蛋做成皮蛋賣給副食品店,支援國家建設。 還有水面種稻種麥子,也有上面的專家過來看呢,要在條件合適的地方進行大面積的推廣。這么一來的話,老百姓就不愁糧食不夠吃了。 老石看著大家伙兒三三兩兩往家走,再看這一片片稻田,真是忍不住深深地吸一口空氣,感覺渾身都舒坦。 鄭大爹在旁邊笑:“老哥哥,你要是想轉轉的話,吃過飯我陪你好好轉?!?/br> 老石這才反應過來,趕緊抬腳往鄭家走:“吃飯吃飯,我嬸嬸的手藝果然沒話說?!?/br> 老太太已經燒了一大桌子飯菜,等著他們回來抓筷子。 怕他有心理負擔不自在,鄭家人對外頭稱老石是他們老家的親戚,年紀大了,身上有三災兩病免不了。聽說老兄弟家住的村子有厲害的大夫,就想過來好好調理。 楊樹灣的社員覺得很有道理,上了年紀的老頭兒每個人都過來拍拍他的肩膀,或是靠靠他的胳膊,認真地和他強調,他們楊樹灣引來的都是金鳳凰,余教授父女倆的手藝那是沒話講,什么華佗扁鵲就是這樣的。 他們楊樹灣的水土特別養人。村里頭一個個老壽星多的是。這位老哥哥人既然來了,就好好住下來,保不齊就能活過百歲呢。 老石也跟著笑,他跟著大丫二丫喝魚湯。 余秋給他制定了嚴格的食譜,讓他少吃紅rou多吃白rou,殺雞宰鴨子不現實,不過楊樹灣就是水鄉,現在大隊里頭的魚養的多。誰家想吃,隨時都能去大溝邊上稱。 鄭家人愛吃魚,隔三差五就燒魚湯,要不便改成泥鰍黃鱔或者小魚小蝦,偶爾還會弄一只野雞,反正絕對不會讓桌子上少了葷腥。 他們心疼自己新認下來的親戚呢。因為怕產氣味道不好,老石基本上不吃大蒜洋蔥雞蛋這些東西,這不就少了重要的營養來源嗎? 怎么辦?當然得從其他地方補上來。 二丫咕嚕咕嚕喝著魚湯,認真地跟老石強調:“喝湯好,喝湯有營養?!?/br> 小根在旁邊,也自己抓勺子往嘴里頭塞雞蛋羹,跟著點頭:“jiejie說的對?!?/br> 這小家伙是個蔫蔫兒,前頭一直不會講話,連爸爸mama都不叫。結果一朝開了竅,三五個字就能直接往外頭蹦,瞧著就是個機靈小子,前頭那是一直藏著呢。 老石跟著笑:“我們小根說的對,小根也吃魚魚?!?/br> 吃過晚飯,鄭大爹領著老石跟自己的外孫女兒們去學校。 家里頭的婦女同志們要忙著打蛋片,就是用剛收上來的小麥秸稈泡完了,然后鍘成合適的尺寸,再編織成窗戶格子一樣的墊片。 這是給大隊食品加工廠用的,好墊在蛋與蛋之間,防止皮蛋咸鴨蛋被壓壞了。到時候一盒盒成品運出去,放在副食品店跟糧管所的小飯店里,瞧著也漂亮。 小麥秸稈是食品加工廠,統一處理好了的,要做這個副業的社員就自己去食品廠里頭登記,數好了原料,商議好交貨的日期,自己帶回家里頭做。 楊樹灣食品加工廠收回頭的墊片除了自己生產用之外,還會轉給市里頭的大型食品廠,有的時候是換生產物資有的時候則直接賣錢。 虧得楊樹灣功夫越多,幾乎家家戶戶中午一頓飯都在各個合作社吃,晚上還可以選擇在合作社蒸好了米飯帶回家吃,充分利用太陽灶;不然就他們這樣見縫插針一根雞毛都要賣出價錢的勁兒,柴火是肯定藥不夠燒的。 老石本來想留下來幫婦女同志們打蛋片,鄭家老太太卻一疊聲地開口趕他走:“多出去轉轉,累了就去學校坐坐,人味兒最養人,老待在家里頭沒什么意思?!?/br> 鄭衛紅也笑著推他往外頭走:“大大爹,你就出去吧。你還沒聽出來嗎?婦女同志們現在不歡迎我們,嫌我們煩人呢。她們得留下功夫來,好好在背后講我們的壞話?!?/br> 二丫不假思索,直接表明立場:“舅舅做壞事。舅媽管舅舅?!?/br> 鄭衛紅哈哈大笑,一把抱起小外甥女兒,笑著調侃妻子:“瞧你培養出來的小跟班哦?!?/br> 秀華哭笑不得,轉頭跟兩個婆婆告狀:“奶奶,媽,今晚我們好好開開批判會,多數落數落他們的不是?!?/br> 在院子里頭跑來跑去的小根跟著學嘴:“數落不是?!?/br> 秀華點了下自家的小子,故意虎著臉:“連你一塊兒,說,昨晚尿床的是不是你?” 小根立刻扭過頭,大聲喊爺爺:“去學校?!?/br> 老石笑得不行,這小娃娃哦,有個小娃娃真樂呵。 不到學校門口,一家人就散了伙。 大丫二丫跟著李紅兵他們去捉知了猴。 小升初已經考完啦!成功升學的李紅兵現在師傅忙著造腹腔鏡,老師忙于準備高考,很是能松快一陣子,積極投入到生產(掙錢)事業中去了。 眼下入了夏,知了猴也是筆好買賣呢。還有抓田鼠,他們沿著河岸跑,一直把田鼠趕到籠子里頭捉住。 逮到的田鼠跟知了猴會根據個人的功勞大小進行分配。夏天才過了一個月不到,大丫就掙到了你下學期的學費,還要給舅媽買供銷社賣的那種香肥皂。 小姑娘認真地宣布時,秀華笑得不行,傻妞妞兒哦,那個香肥皂,就是她們師傅小秋大夫教供銷社的紅梅姨姨做的。 小姑娘跑了,三個大老爺們進了學校也分頭行動。鄭大爹和鄭衛紅父子去上建筑課,他們的建筑隊蓋房子可不僅僅只是泥瓦匠跟木匠,他們是要當現代化的建筑工人的。 至于老石,鄭家人也給安排的妥妥當當,讓他上養殖課,專門教養雞,養鴨子,養兔子。 雖然肩膀上還擔著觀察老石的責任,鄭家人卻誠心實意的為老師將來做打算。 光在大隊里頭打零工肯定不行,老石也得發展自己的家庭副業。 他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搞重生活不行,那養雞養鴨養兔子就是最好的選擇。 雞鴨可以放到林子里頭去養,花費的糧食有限,每年光生的蛋就是一筆好進項。 至于兔子,那完全沒本的買賣,剪了兔毛送到供銷社,每隔幾個月就是從銀行里頭收一筆利息。 養豬不要考慮,撈豬仔要成本,而且豬吃的多,光靠打野食肯定不夠。況且現在老石也不怎么吃豬rou,又沒有自己的自留地,不用愁農家肥的來源,養豬這件事情就先放下。 何東勝給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