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85
了呀。 小偉的哥哥小文靦腆地笑了:“沒有的事,是你們自己學的好。我們大隊已經有老師了?!?/br> 李紅兵鼻孔里頭噴氣:“你們大隊的老師肯定不怎么樣,居然連預考都沒辦法通過,還不曉得他會把學生教成什么樣呢!” 嘿,保不齊就是干部家的孩子,讓他猜猜,是大隊書記還是大隊會計家的?民辦教師雖然沒什么油水,但起碼不用下田,每個月有5塊錢的補助,在山里頭就已經是個好差事了。 反正這些人又不像他們楊樹灣的老師一樣認真負責,不僅備課上課還要家訪,誰的成績掉隊了就得被天天揪著,整個大隊的人都跟著教訓。 田雨直接一巴掌拍在他的背上,毫不客氣地瞪眼:“就你話多!行,如你所愿,以后就讓你文哥教你們。我看你還有話頭子說嗎?” 小文大吃一驚,趕緊擺手:“我哪里能做什么老師呀,小田老師,你不要說笑了?!?/br> “我看你挺好的呀?!碧镉隄M臉耿直,“我跟你說實在的,真正能考上的沒幾個。全國總共也就招那么多人?!?/br> 說著她又積極推銷起他們楊樹灣小學,“你別看我們學校小,其實學生們都又聰明又懂事,學習積極性特別高。李紅兵,你別看了,他是少數派搗蛋分子?!?/br> 李紅兵跳腳:“小田老師,說好的是隔三日當刮目相看呢?你怎么總是以老眼光看待新問題?” 余秋也不管這師生兩人吵架,直接朝小文點點頭:“你考慮考慮小田老師的建議,要是覺得還可以的話,我們去給大隊書記說?!?/br> 現在楊樹灣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大家伙兒都忙得熱火朝天。 那10來個可以稱得上是農村知識分子的年輕人各個肩膀上都挑著責任,小學老師的位置對他們來說實在缺乏吸引力。 本來今年的下放知青應該到位了,但是4月份高考的消息一發出來之后,大家伙兒都有了別的想頭。 知青下放政策實行了這么久,社會青年基本上早就下放光了,剩下的都是在校學生。 既然應屆畢業生都可以參加高考了,那為什么還非得跑去農村摸爬滾打兩年再獲得那高考的資格?當然是先上高中再參加高考,就算考不上,那再下放,不是又多了一次機會嗎? 在這種背景下,整個江縣各個大隊居然到現在也沒有下放知青到位。 缺乏新鮮血液補充,他們就得自己想辦法從內部培養人才。 送上門來的小文實在是個好人選。 沒有背景,招工招兵基本上輪不上他。 身體羸弱,下田勞動做重苦力活,他也吃不消。 最最妙的是,他雖然沒什么脾氣,然而天生特別對學生們的胃口,上課的效果還相當不錯。他本人的學識水平也還可以,基礎知識比較扎實。 余秋當即就決定一定得把這孩子留下來。 她沖小文笑:“去那邊拿資料吧,拿完了,自己進教室上課?!?/br> 等到小文離開,田雨又打發走了急著去跟小伙伴們報喜的李紅兵,她才忐忑不安地問余秋:“咱們留下這么多人的話,那后面會不會出亂子呀?” 這么多人要吃飯要穿衣要住屋,楊樹灣哪里吃得消??? 余秋笑了起來:“你得說他們創造了勞動價值,除了養活自己之外,還能養活多少其他人?!?/br> 自從那次在值班室交心,三個女孩子當著她的面主動詛咒發誓,將那一天的談話全都爛在肚子里頭,當做從來沒有發生過之后,她們還真是恢復到以前的狀況了。 余秋笑著諄諄善誘:“他們都是青壯年勞動力呀,最重要的是他們有一定的文化。以后無論是培養技術工人還是進行科學種植養殖,他們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你想想看,如果他們都沒辦法養活自己的話,那些年老體衰的人又是怎么活下去的? 假如事實的真相就是一個壯勞力都養不活自己,那領導者就得反思一個問題,是不是他的政策有錯誤?是不是得馬上進行調整了?” 小田老師依然沒辦法松開眉頭:“可要是這么多人過來的話,楊樹灣的人應該有意見了呀?!?/br> 這些外來人口,不跟他們爭田也會跟他們爭工作,到時候肯定會產生矛盾會引起亂子的。 余秋微笑:“你忘了大爹說的啊,楊樹灣不出懶漢也不養懶漢。想要日子越來越紅火,就得勤勤懇懇地干活。 發家容易守業難,因為人都有惰性,日子過好了之后就容易放棄繼續奮斗的夢想,只想著保持原狀就行。 然而歷史總是在不斷的前進,人活一世,同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楊樹灣要是抱著現在的成績停滯不前,那么很快就會被別的村莊超越,泯然于眾人矣?!?/br> 余秋慢條斯理,“有一種理論叫做鯰魚效應,在裝滿沙丁魚的水槽里放入鯰魚之后,沙丁魚因為對鯰魚的恐懼,會不停地游動逃竄,反而活力滿滿。 人也一樣的,太過于安逸的環境并不利于人的成長進步。人得逼著自己不斷前進。 你不要以為來的是負累,他們是巨大的財富。社會發展到最后,爭奪的都是人力資源。就是守著金山銀山,也得會開發,才能過上好日子?!?/br> 小田老師被她繞得頭暈,只愁一個問題:“可是人也太多了呀。你看看,一間教室根本坐不下了?!?/br> 就算可以用他們新蓋的幼兒園,但老師不夠用啊,吳老師一個人能夠劈成幾個用? 余秋咬牙切齒:“用廣播,吳老師給咱們紅星公社上課,直接通過教室里頭的廣播傳到另外一個教室去?!?/br> 見不到老師,只能怪他們自己反應太慢,做事總有個先來后到吧。乖乖聽廣播課好了。 吳老師也采取了解決措施,她開始給學生們分流。 余秋非常佩服這個年代的老師,她搞不懂吳老師是一個人怎么兼任語數理化4門課的。而且每一門課都邏輯清晰,知識點簡明扼要,一拎就是一串子,一目了然。 吳老師摸了幾天學生們的底子,就讓學生們要有的放矢,不能什么都拼命抓了。 胡楊的物理化學知識已經夠應付現在的高考,只要在英語語文上頭多花花功夫,問題就不大。 剛好這兩項是田雨擅長的,現在的語文有嚴重的政治化傾向,小田老師當的差不多一年民辦教師,這方面摸的最清楚。 至于英語,她一直在勤勤懇懇地背單詞呢,剛好可以督促胡楊共同進步。 投桃報李,小胡會計也可以在數理化方面為田雨提供幫助。 同樣的,大家可以發揮所長彌補其短,互相幫助學習進步。 上課不成問題,住宿也沒什么懸念。這都進了五月天,晚上又不冷,大家伙兒直接在教室里頭將兩張桌子一拼,就是張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