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68
曲兒回家去,小秋大夫說肚里頭的娃娃也要接受胎教,這樣生出來會比較聰明。 雖然廖主任嚴重懷疑那個小赤腳醫生是在故意捉弄自己,但是涉及到孩子的事情,那必須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他還得回家給娃娃唱歌,順便再讀一段,爭取再培養出來個革命的小火種。 這個時候的廖主任還不知道此事究竟會如何發酵,他本以為是禍水東引,卻不想竟然心火燎原。 經過這些年的革命鍛煉,就是普通老百姓也知道,凡是想要達成目的,就必須得走群眾路線。 江縣的高中學生家長們動了起來,他們還發動了本是其他縣的學生家長。 開玩笑,市里頭已經是這個態度了,招生意見里頭又寫得清清楚楚,文化考核由市里頭組織。那這么一來的話,萬一就算考了試,人家也不把成績當回事,直接還走推薦的老路子,那他們的孩子猴年馬月才有機會上大學呀? 謠言總是傳得飛快,在孩子前程問題上,家長們的理智從來都大幅度后退,甚至達到了人云亦云的地步。于是抗議的隊伍就像是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后集聚在市革委會門口的家長可謂是人山人海。 不明所以的群眾經過了,還以為他們要革了革委會的命呢。 這些家長還發傳單,貼大字抱,自發批判市革委會主任,揪出了他們家族子弟要么招生要么招工要么招兵的好出路。 其實這種事情放在哪個時代,哪個領導身上,都不足為奇,朝中有人好做官,背靠大樹好乘涼,不然什么叫做祖宗蔭庇呢? 可是在這個節目眼上,這件事情被大書特書,引起的民情就大不一樣了。 對,無論推薦上大學,還是通過高考,鯉魚躍龍門,那都是少部分的幸運者,可是前者跟后者的意義完全不一樣。前面拼的是老子,后面拼的是腦子。老子沒辦法選擇,總不能重新換爹。腦子卻可以好好奮斗。 就算實在爛泥糊不上墻,那崽子們也只能怪自己水平不濟,怨不到娘老子頭上。這就是各司其職,各有各的任務。 誰家沒兩個孩子呢?要是這事兒不定下來的話,今年他們的娃是不考,等輪到他們的孩子的時候可怎么辦? 革命運動年代,集會實在太普遍了,于是在情緒的支配下,加入抗議隊伍的人越來越多。從一開始的知青家長到后面所有的學生家長,甚至發展到最后大家伙兒也搞不清楚究竟為什么,全都跟著站出去了。 市革委會主任完全沒想到這事情居然會鬧得這么大,外頭的大字抱一張接著一張,他還不敢去撕。 這是革命斗爭年代,理論上講,是人民當家作主。革命群眾隨時都能造了他的反,把他揪下臺。 自古官場都是殺出來的血路,坐上了一定的位置,肯定是群敵環立。誰要是在官場上還沒幾個死敵,那就只能證明他位子不夠重要,官不夠大。 大字抱貼成這樣,后頭沒有事革委會主任的死對頭跟別的派系推波助瀾,說出去哄小孩小孩都不會信。 從來都是自己人搞自己人最快準狠穩,業內人士才知道里頭的門門道道啊。 市革委會主任一看這樣不行,趕緊得想辦法把這件事情壓下去。不就是允許高二下放一年的知識青年報名參加高考嗎?這事兒也不是不能商量。畢竟最后拍板決定到底誰能上大學的還是革委會。這樣的下放知青又實在有限。 怕個什么呀?參加高考之前,按照規矩還要有一次預考,通過了預考的人才能參加高考。估計這幫家伙就是獲得了報名的機會,也沒能耐走上高考考場。 于是一番拉鋸戰之后,這樁轟轟烈烈的革命請愿活動居然成功了。 成功來的太快,家長們都蒙圈了,完全沒想到竟然會如此之順利。 但是后面立刻有人推波助瀾,慫恿著家長們提出更多要求。 這高二下放的學生就能參加高考,其他知青為什么不可以?大家一樣參加了一年的農業勞動,大家同樣是學生娃變成了新農民,憑什么要區別對待? 別說什么高二再讀一年就是高三,你們仔細看看這招生意見,寫的清清楚楚,只要求有初中文化水平就行。 按照這個指導精神,初中畢業下放的學生也可以參加高考。哦不,是只要達到了初中文化水平的,就都符合了報考門檻。 這個范圍一拉可是一大片,簡直是全方位無差別了。市革委會主任叫這幫人徹底驚呆了,感覺他們可真是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講。 可是群眾的情緒太激動,根本不給市革委會主任開口的機會。他們占領了市革委會,拍著桌子要求領導必須得答應要求,否則他們絕不撤退,也不經過什么省里頭,他們要直接去天.安門前請愿,請求主席他老人家做主。 鬧事的人實在太多了,市革委會主任又有些書生意氣,比不上野路子出身的人,居然沒能鎮住這場面,被迫打電話給省里頭。 按照常規的解決路徑,這事兒又是一回踢皮球,再把他們打發去省里頭就了事了。 可這件事神奇的地方在于,省里頭的革委會領導覺得這是個絕妙的機會,可以好好放一回衛星。 李偉民眼睛眉毛飛上天,臉上的表情快活得不得了,一個勁兒沖余秋擠眉弄眼:“你猜這事兒怎么發展的?” 赤腳醫生還沉浸在震驚中。 媽呀,傳奇都不帶這么寫的,怎么會有這么神奇的事?簡直就是開玩笑嘛。 難怪她記憶當中這次高考沒成,如此過家家一般,最后能成事才怪呢。 李偉民等不到她追問,又自己憋的吃不消,只得悻悻地揭開謎底:“省里頭覺得我們省的革命步伐可以邁得更大一些,大學不應該設置這么多條條框框。既然是人民的大學,那就所有人都有資格進去學習?!?/br> 文化考核是不?誰說勞動人民沒文化?誰敢打這個包票?誰有規定了除了青年之外,老樹不能發新芽? 人民的大學招生考試,那就所有人都可以參加。 余秋徹底傻眼了,她沒想到省里頭的這位主居然思想如此超前。 這是全民高考的節奏啊,說不定還能出現幾位高考爺爺連續數年鏖戰考場,逼得專人為他服務的新聞。 余秋有氣無力:“這事兒成了嗎?” “成個屁呀!”李偉民雙手一拍,然后左右看看,直接表達自己的鄙夷之情,“這純粹就是瞎胡鬧。一群初一初二的小崽子們也嚷嚷著要參加高考。一個個想的倒挺美的,以為是空中樓閣啊?!?/br> 余秋好奇:“那這事兒最后怎么收場???不答應的話,他們能善罷甘休?” 李偉民眉飛色舞:“踢皮球唄,又踢到了廖主任腳下?!?/br> 余秋心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