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8
為什么連這幾天功夫都不能忍一忍,在一通威逼利誘軟磨硬泡連哄帶騙外加恫嚇下,這家伙終于說實話了,因為手抄本是大家偷偷流傳著看的,他要再不看,就得還給朋友了。 余秋看著他鮮血淋漓的**,真心覺得果然色字頭上一把刀,那就只能再來一刀了。 本來年前無論如何都能出院的人,硬是將自己留在醫院過春節。 她鄭重其事地警告李紅兵:“你給我老實點兒,不許想東想西搞三搞四,到時候形成瘢痕,哭的人是你?!?/br> 李紅兵羞憤難當,覺得小秋大夫實在太不講究了,一點兒也不像個含蓄的姑娘家,居然把這種話都掛在嘴邊。 余秋莫名其妙:“他都敢做,我為什么不敢說啊?!?/br> 要不是害怕牽扯到了痛,李紅兵真是要跳腳了。 小少年不無惆悵地想,唉,算了吧,小秋大夫這么厲害,陳福勝肯定拿不住的呀。萬一到時候兩人吵架,小秋大夫直接割了陳福順的苞皮怎么辦? 很想都不要想,那些大人都順著小邱大夫,陳福順連逃都別指望逃。 想到這里,他看向何東勝的眼光就充滿了同情與憐憫。 哼,得意什么呀?傻子!以為搶到侄兒媳婦就風光啦,也不想想,你現在也是個苞皮岌岌可危的男人啦。說不定到時候小秋大夫一不痛快,直接將他連雞帶蛋也一并割掉呢。就跟老犟頭爺爺煽豬一樣。 李紅兵立刻昂起頭,感覺自己神氣的不行,美滋滋的上了渡船。 何東勝拎著大包小包跟在后面,十分稀奇:“你跟他說什么啦?我怎么覺得他現在心情好的不得了?!?/br> 余秋哪里曉得小孩子的心思,但這也攔不住她冷笑:“想都不要想,肯定是在幸災樂禍,看到比他更倒霉的人了?!?/br> 說不定這臭小子正在心里頭笑那個倒霉的二進宮呢。 病房的病人都出的差不多了,春節期間除了急診病人之外,他們約定好了不收擇期手術患者。 因為這樣,余秋也能安安生生地回楊樹灣過大年。 這還是她穿越后過的第一個春節呢,而且是跟家人朋友一塊兒過的節。 知青們都沒有回自己家,而是留在紅星公社過一個革命的節。這也是現在提倡的,要時時刻刻扎根農村。 其實紅星公社人不講究這些,劉主任也讓他們想回家就回家去,公社直接批他們走,結果領導越是表態,這群孩子越堅持,一定要扎根貧下中農。 余秋嚴重懷疑劉主任不該說這話,就讓他們悄悄地走了反而好,結果現在大家還都跟起哄架秧子似的,一個看一個,反而誰都不好意思走了。 何東勝笑著安慰余秋:“沒事的,你就讓他們先在這兒吃過中午飯。下午不還有船過去嘛,我聽說縣城特地多發了幾班長途車,方便大家伙兒走親訪友用。到時候就是過不了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出去拜年也是好的?!?/br> 事已至此,再說其他的也沒什么意思了。 余秋立刻擼起袖子,跟著田雨等人一塊兒給胡奶奶她們幫忙。 現在講究集體主義,這種大節當然要大家伙兒一塊過,rou要大盆大盆的裝,酒要大桶大桶的拎,一年到頭最痛快的就是這天,什么都管夠夠的給。 青壯年男勞力們跑來跑去,負責搬桌子扛板凳,運送各種食材。 年輕的嬸嬸嫂嫂們則在廚房跟水井邊不停穿梭,不多時就變化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黃豆燒雞是昨天就燜在鍋里頭的,一臉盆一臉盆的盛放好了等著上桌。 油炸rou是今兒一大早禾真嬸嬸親自掌廚的。出鍋的時候,那香氣簡直飄滿了整個楊樹灣。 一群孩子跑過來討rou吃,每個人手上都多了一把撒了鹽的油炸花生米,先叫他們香香嘴兒。 還有調皮不肯走的,又一人塞了顆虎皮蛋,直接把他們打發走了,省得轉來轉去磕著碰著了。 何東勝走了韓曉生的門路,從副食品店拖了兩擔子的豬蹄出來。豬蹄骨頭多rou少,在現在受歡迎的程度可遠遠遜色于肥rou。 不過楊樹灣人不在乎,他們今天過大年就想桌上再多一道菜。胡奶奶一早就鹵好了豬蹄,然后胡楊他們支起鐵板烤,先鹵后烤的豬蹄外焦rou嫩,汁水飽滿,真正個香死人。 除了烤豬蹄之外,大隊還換了好幾頭羊給大家嘗鮮,學電影里頭的新疆人一樣做烤串。 孜然粉是他們自己磨碎的茴香,一大早男知青們就在那里拉磨了,熱鬧的不得了。 田雨又找了干胡椒讓他們一塊兒磨成粉,結果風一吹,胡椒粉噴在了胡楊的臉上,可憐的小胡會計打了一上午的噴嚏,到現在還是臉紅紅的。 不過這些雖然時俏,但真真正正體現出來過年不一樣的還是那頭大黃牛。 這頭牛還是鄭大爹從石家口大隊換回來的,用了整整三頭大肥豬。倒霉的黃牛干活的時候摔斷了腿,后來雖然接好了,卻已經沒辦法繼續下田干活。 農村是不養寵物的,早些年就是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都會被送到山里頭,因為他們沒辦法養活自己。 人都這樣,何況是牲畜呢。 石家口大隊的人自己不忍心吃,就跟楊樹灣換了三頭肥豬,也算是給新年增加油水。 余秋唏噓一回,卻絲毫不影響她跟著胡奶奶一塊兒鹵牛雜,將這只大黃牛變成一道道美味。 這就是鄉村的生活法則呀,物盡其用,什么都不能浪費掉。 一道道熱菜上了桌,忙碌的眾人紛紛入座。 大隊書記端著酒杯上臺,要先敬楊樹灣的父老鄉親一杯,他感謝大家伙兒這一年勤勤懇懇工作,認認真真干活,好好建設了楊樹灣。 “咱們的磚窯建起來了!”大隊書記示意臺上擺著的紅磚,“這就是我們磚窯出的第一窯磚?!?/br> 有在磚窯上工的人家已經知道了消息,也跟著第一次聽說的村民們一塊兒歡呼。 他們楊樹灣能自己燒磚頭了,以后他們楊樹灣人想起房子就起房子,想蓋豬圈就蓋豬圈,再也不愁買不到磚頭。 大隊書記招呼何東勝跟一批小伙子上臺去,要在大家伙兒面前亮亮相:“瞧瞧咱們楊樹灣出來的年輕人,個頂個的棒。以后咱們楊樹灣人蓋房子,就看他們的了?!?/br> 他又下臺,親自將孫師傅請了上來,“咱們大家伙兒說一說,磚窯能開工,最大的功臣是誰呀?” 大家一起鼓掌,大聲喊孫師傅的名字。搞得剛喝了碗熱湯的孫師傅臉通紅,一個勁兒的強調自己沒做什么,是楊樹灣人杰地靈,所以磚頭才燒的好。 大隊書記點頭:“可不是,不然怎么把你們這些金鳳凰引進來了呀?!?/br> 臺下眾人都發出了笑聲。 大隊書記用招呼禾真嬸嬸上臺:“夸完我們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