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4
帶著他。 可是你的上級大夫是個毫無自知之明的水貨,你要怎么辦?你連說他都不能說。 余秋一點兒也不稀奇顧主任能夠混到現在的位置。 雖說公認的醫務人員吃的是技術飯,可哪個行業沒有混子? 別說是這個荒唐的年代了,就是2019年,她也不是沒見識過蔞貨醫生。 本省某市就有一位三甲醫教學醫院的婦產科主任是業內出了名的水貨。 此人尤其擅長寫論文,手上有一堆SCI論文,憑借著作等身,她從日本留學回國之后就被院長高薪引進人才,直接委以婦產科大主任的位置。 該院婦產科的科研水平立刻飛速上升,SCI論文發表量位居全院之冠。 可惜這人只擅長寫論文,臨床水平完全可以用一塌糊涂四個字來形容。 婦產科的常見病多發病,連住院醫生都能夠一眼看出來的內容,她照樣稀里糊涂。 上門診折騰病人也就算了,反正病人收住入院之后,好歹還有病區醫生幫忙擦屁.股。更可怕的是,她還特別喜歡上臺開刀,攔都攔不住。 一般人如果水平菜即便上臺也就是旁觀,或者是充當一助的角色,畢竟是個人都知道要藏拙。 她與眾不同,她一定要自己親自主刀,而且無論搭檔的一助是年資多么高的教授主任,在她面前只有順從挨訓的份。 這位大主任第一次開刀,直接將一個腹腔鏡下的子宮肌瘤剝除術開了8個小時,病人術中大出血到完全測不到血壓。 第二臺手術腹腔鏡下開一個盆腔包塊。她非要主刀,也是這么剪刀擦擦擦。一助開口攔她:“主任,先等等?!?/br> 結果自覺開刀開順手的大主任直接橫眉冷對:“閉嘴,你在我面前沒有資格說話?!?,然后她手起刀落,咔嚓一刀剪斷了病人的輸尿管。 整個手術間完全瘋了,泌尿科主任被急call上臺,趕緊修補輸尿管。腹腔鏡下實在沒辦法做,最后又被迫改開腹。 手術完畢,被委以重任寫手術記錄的一助高年資副主任醫師都不知道這記錄到底要怎么寫。 罪魁禍首婦產科大主任卻跟沒事人一樣,只從此人送外號一剪沒。 她開刀,泌尿外科的大夫就想死。她的助手更加不想活。 正常人遭受這樣的教訓之后,肯定會小心謹慎吧。她不一樣,她越挫越勇,繼續勇敢上臺,而且從來不吸取任何經驗教訓。 因為她堅定地相信自己刀沒開好,是因為助手沒配合好,麻醉醫生藥沒打好,手術室的巡回護士跟上臺護士素質太低,反應不過來,病人的器官沒長好。 反正她開每臺刀,整個手術室里頭誰也不會幸免,集體都要挨罵。 這樣的奇葩卻能在醫院屹立不倒,因為全院醫生意見再大也沒用,院長是她忠實的后盾,醫院就需要這樣的論文人才。 會開刀的,滿醫院隨手一抓一個,不稀罕也不值錢。能源源不斷發高分SCI論文的,那真是各大醫院搶紅了眼都要爭的人才。 婦產科原先的主任援疆回來之后跟她吵了一場,只不過說了一句,寫論文并不能把病人的病治好這么個大實話,就被發配到分院去坐門診了,連手術臺都不能上。 老主任一怒之下直接辭職,去民營醫院拿高薪了。 這位日本留學博士照樣悠哉悠哉,身上一大堆金光閃閃的頭銜,走到哪兒都是知名專家。 因為這個,日本博士成了余秋他們省內婦產科的一個嘲笑梗。大家都懷疑她在日本根本沒機會開刀,所以回了國以后才如此開刀癮上頭。 連余秋的導師都感慨,現在醫生的評判機制出了問題,現實上演魔幻劇。 倒霉的還是病人啊,病人哪里知道給她看病的究竟是個什么水平。對于疾病,病人就是門外漢,他們能夠看到的也就是醫生的頭銜。 可知根知底的人,比方說他們,卻連講都沒辦法講。且不論得罪了人家跟院長,搞不好哪兒就有小鞋等著自己。就是照實說了,別人也未必相信啊。 人家名校海歸,著作等身,身上的榮譽閃閃發光的一大堆。你說人家水平不行,有什么證據?你這就是嫉妒,你的級別還趕不上人家呢。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病人找熟人看病也正常,因為他們沒辦法對醫生知根知底啊。 余秋都不知道到底是人奇葩還是時代奇葩。 她死死卡住剪刀,面不改色地看向顧主任:“主任,這個刀我來開吧,您在旁邊好好指點我?!?/br> 得罪顧主任對她來說沒有任何好處,搞不好她還會因此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只是沒關系了,反正她就是個小赤腳大夫,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最多撐死了,她以后都沒機會給人看病。 不過那也沒什么大不了,距離動亂結束,只有4年時間,她豁出去了,她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病人遭罪。 唉,要是被打成反格命關牛棚,也只能怪她運氣不好吧。 誰讓全世界這么多人,偏偏就她穿越了,還好死不死,穿到這樣一個時代。 誰讓她是醫生呢,連假裝視而不見都做不到的醫生。 廖主任暈乎乎的,不明所以。 他聽說小赤腳大夫主動請纓要開刀,還高興地笑:“不錯,我們的赤腳醫生終于感受到了領袖的號召,勇敢地拿起了手術刀?!?/br> 他的手上下揮舞,整個人沉浸在亢奮的情緒中,“打雞血,很好,你也有資格打這雞血?!?/br> 余秋咬牙切齒:“謝謝主任,您就坐著休息吧?!?/br> 最好直接躺下來,再也不要開這張破嘴。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瑤非魚 13瓶;宓流吟 10瓶;雨革月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雞毛飛上天 手術室的無影燈亮了足足兩個半小時, 余秋縫完了最后一針。 巡回護士看著盆中切出來的子宮, 疑惑地問臺上的醫生:“到底哪個是瘤子?哪個是子宮???” 余秋嘆了口氣:“最小的那個是子宮, 周圍那一圈三個全是肌瘤?!?/br> 麻醉醫生在邊上嘖嘖贊嘆:“這算不算養肥的兒女,餓死了老母???” 看看這子宮肌瘤長的, 瘤子比子宮兩倍大都不止,這么一堆疊在一起, 難怪這人看著跟懷孕六七個月差不多。 余秋拿血管鉗夾著消毒紗布擦拭患者的切口, 隨口應道:“這還算好了, 起碼能認出子宮來?!?/br> 她以前就聽說過子宮肌瘤剝除術的時候,把瘤子跟子宮搞反了的病例。腹腔鏡手術做了一半, 主刀醫生才意識到不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