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5
步是集中在無數病例的基礎上的,從現在到2019年足足有47年的時間,已經接近半個世紀,很多醫學知識都已經經過了幾次更新。 余秋害怕時間久了,她自己都會忘記最新的醫學知識,還采用后來已經被證實是錯誤的方法來處理病人。 她想自己能知道一點是一點,先把這些默寫下來,后面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省得到時候處置錯了病人再追悔莫及。 她一直寫到護士到醫生辦公室來推病歷車。值班大夫抬頭看了眼墻上的鐘,喲,都晚上10:30了。她趕緊催促跟著實習的赤腳醫生:“早點睡覺去吧,明天還要上課呢?!?/br> 護士也笑道:“趁著不忙趕緊睡呀,今兒晚上倒是太平?!?/br> 從接班到現在,大家都是按部就班,一點危急情況都沒發生,難得如此安生。 護士笑得開心,余秋卻頓時陷入絕望。 jiejie,你怎么能說這種話呢?難道你就不知道這是夜班最大的忌諱,千萬不要覺得沒事,否則你肯定會忙瘋的。 余秋趕緊跑去看小偉兄弟倆,小少年手中還拿著點燃的艾灸條,小心翼翼磕掉上頭的灰,然后繼續艾灸哥哥的肚子。 聽到響動,小偉抬起頭,高興地跟余秋匯報:“小秋大夫,我哥哥的肚子開始咕咕響了。東勝哥哥說這代表有效果,我能繼續灸下去?!?/br> 他話音剛落,躺在床上的哥哥突然間放了一個響屁,頓時整個房間里頭都彌漫著硫化物的味道。 小哥倆都驚呆了,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反應。 還是隔壁床躺著的大爺哈哈笑出聲,喜氣洋洋道:“好事啊,人放屁代表有氣呀。你感覺自己是不是輕松點兒了?” 也不曉得是不是心理效果,病床上的小偉哥哥滿臉窘迫地點點頭:“是舒服些了,感覺沒有那么脹?!?/br> 余秋沒有看出來患者的肚子有任何縮小的跡象,不過既然對方自己覺得輕松,即便是安慰劑效應,對他來說也是好事。 手里頭還抓著艾條的小偉更是喜不勝喜,嘴上不停地念叨:“太好了,太好了,菩薩保佑?!?/br> “是偉大的領袖保佑?!备舯诖驳睦蠣斪訕泛呛?,“你想想看啊,要不是有我們偉大的領袖在,你個山里頭的娃娃怎么上縣城看???不到縣城來,又怎么看的好???” 小偉年紀太小,見識太少,思想覺悟顯然跟不上,只能傻愣愣地聽著老爺子口若懸河。 余秋對思想政治教育課一貫敬謝不敏,她摸了摸小男孩的腦袋,柔聲叮囑他:“那你灸完了之后趕緊睡覺?!?/br> 這兄弟倆太平就好,這么懂事的孩子可千萬別出事。 可惜,夜班大神是任何時候都得罪不起的。 余秋剛躺在值班室的長凳子上,迷迷糊糊打了個盹,外頭就響起了護士的驚呼聲:“徐大夫,你過來看看,18床的?!?/br> 值班醫生立刻起身,旁邊房間的余秋也趕緊跟上。 媽呀,真是越怕什么就越來什么。前頭她還在心中祈禱那位喝了農藥的兵哥哥安安生生的,千萬治好了病,趕緊抬腳走人。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沒想到一個白天他的情況都算平穩,到了大半夜,他卻突然間發作起來。 按照孫斌母親的說法,孫斌是睡著睡著渴了,起床喝水的時候突然間被水嗆到了,然后咳嗽厲害就喘不過氣來。 余秋看到人時,年輕的病人表現極為煩躁,他在床上翻來翻去。床頭燈已經開了,他的嘴唇明顯發紺。身上的汗水甚至打濕了床單。 這個孫斌明顯呼吸困難。 徐大夫反應極快,他立刻招呼護士上呼吸面罩,給予人工通氣。 醫生的話音剛落,原本在床上翻來覆去像是被誰卡住脖子的孫斌突然間眼睛一翻,直接暈了過去。 徐大夫直接將呼吸面罩跟球囊塞給了余秋,當機立斷做了氣管插管。 余秋趕緊配合,給孫斌上了呼吸面罩,然后在邊上捏球囊,維持正壓通氣。 真懷念呼吸機呀,每次捏球囊的時候,余秋都覺得呼吸機是多么的重要。 幾個回合下來,原本面色青紫的病人面色總算緩了過來。 余秋跟徐大夫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驚懼。要是剛才他們遲幾步的話,這人說不定就一口氣上不來,直接沒了。 程芬的婆婆在邊上大哭:“我做的什么孽哦,攤上這么個討債鬼?!?/br> 護士趕緊勸人:“大姐你別哭,醫院里頭還住了這么多人呢,你這么哭,人家怎么辦?” 可是悲痛的母親根本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她捶著胸口,一個勁兒喊自己命苦。 “好了,要哭出去哭!”平常沉默寡言的徐大夫突然間發了火,“別再這個樣子,我還要不要給你兒子看???” 護士趕緊將孫斌的母親請到了病房外頭。 徐大夫愁眉緊鎖,一直盯著病人的臉看。到底是哪兒出問題了呢?難道阿托品用少了?所以又出現了中毒癥狀? 他還沒有思考出答案決定好到底要不要調整阿托品的劑量,病床上的孫斌又不行了,口唇明顯發紫。 徐大夫有點兒慌,他不敢托大,立刻朝外頭喊,招呼護士幫忙打電話請主任過來看看。 “氣管切開吧?!庇嗲锸稚锨蚰也煌?,“他應該是呼吸肌麻痹,早點兒切開氣管可能更好?!?/br> 其實余秋對于有機磷中毒病人了解并不多。畢竟她的專業是婦產科,只在輪轉規培的時候接觸過中毒患者。 不過她這人記性極好,尤其喜歡聽各種各樣的病例。 省人醫每年都有大量下級醫院的醫生過來進修,基層診療方式于上級醫院有著各種各樣的差距。 余秋腦海中印象最深刻的關于有機磷中毒治療這方面的案例,是其中一位進修醫生的話。 進修醫生來自于種棉大區,當地有機磷中毒患者極多,所以醫生積累了不少診療經驗。 他本人認為有機磷中毒患者一旦出現呼吸困難癥狀,治療效果好不好,關鍵不看呼吸機規格高不高,而是看能不能早期盡快做氣管切開術。 他們科里頭專門搞了臨床病例統計,發現呼吸肌麻痹的患者只要在三天內做氣管切開術的,90%都能救活。 在常規做氣管切開術之前,他們單靠氣管插管治療此類患者,最后基本上沒有一個活下來的。 省人醫的消化內科醫生,對于進修醫生的這個觀點還在吃飯的時候專門討論了一把,最后認為關鍵可能出現在護理上。 氣管插管的患者長期護理不容易,很容易出現疏漏。 大概是因為周醫生事先打過招呼的原因,徐大夫居然完全沒有對小赤腳醫生的話表示質疑,而是趕緊招呼護士拿來了氣管切開包。 內科主任和麻醉科的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