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5
,擺弄著攝像器材,正對著楊樹灣的船拍個不停。 革委會主任神氣活現,滿臉嚴肅地強調:“這是重要的政治任務,你們必須得好好配合?!?/br> 洋導演史蒂夫對中國的赤腳醫生非常感興趣,他聽翻譯說余秋是赤腳大夫后,就要跟著他回楊樹灣,拍攝赤腳醫生的生活。 這跟原先的計劃不相符,陪同的中方官員并不同意,然而不幸的是,那位負責官員不小心吃壞了肚子,已經拉到脫水,直接在縣醫院住院了。 于是“暫時休假”的攝制組爭取到了縣革委會主任的同意,由他陪同著去楊樹灣拍攝鄉村生活。 革委會主任積極向上,有著一顆蓬勃上進心,自然不愿意放棄如此好的宣傳機會。 哈,這回他可是牢牢壓了隔壁縣一頭。會做事,還會宣傳,他們大大地出風頭咯,洋人都給他們拍片子做宣傳呢。 余秋本能地拒絕,多說多錯,多做也多錯。在縣城渡口被動入鏡也就算了,現在她可不想多事。 開玩笑,別說是外國人參觀了,就是上級領導下來檢查,基層單位也要好好準備,以達到呈現出一個繁榮團結穩定積極向上的風貌。 外交無小事,她可不想因為自己不小心說錯了一句話,直接被當成現行□□拖去蹲大牢。 可惜的是,當領導積極上進時,底層人民的呼聲通常會被忽略掉。 事實上,他們完全沒有拒絕的權利,他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服從,并且好好配合。 被攝像機鏡頭盯著,旁邊還有高鼻子藍眼睛的洋鬼子虎視眈眈地看著,老成根夫妻連船都不會撐了。 他們好不容易撐到下一站,堅決不愿意繼續走下去。 革委會主任氣得夠嗆,一個勁兒的批判他們思想覺悟太低,說老落后分子。 余秋看老人可憐巴巴的樣子,忍不住開口解圍:“我們大隊正在促進農業生產呢。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要是耽誤了漚肥,會影響秋天收成的?!?/br> 她轉過頭,沖史蒂夫導演點點頭,“您要拍攝赤腳醫生的部分,那我上你們的船就是了?!?/br> 明明他們坐的是機動快船,卻要跟著人工船后面,瞧著就叫人別扭。 攝制組嘰里咕嚕地商量了一通,答應了余秋的要求,放那艘農用船走了。 余秋上了快船就想嘆氣,外賓的待遇到底不同。 這條船比胡將軍上城里頭的客船舒適多了,而且速度也相當驚人。船剛開起來,就將身后的農用船拋的老遠。讓人不由得心生感慨,中華民族果然是好客之邦。 革委會主任殺雞抹脖子地朝著余秋使眼色,讓她積極主動地表現。 余秋被迫展示了自己從藥店以及縣醫院購買回的醫療器械跟藥品。 可惜史蒂夫導演似乎對于運送垃圾的農用船更加感興趣,通過翻譯一個勁兒的跟余秋追問:“你們為什么要運垃圾?” 革委會主任爭著回答:“為了保護環境,農民與工人互幫互助,農村為城市減輕負擔?!?/br> 余秋在心里頭替這位廖主任豎大拇指,瞧瞧這覺悟高的,果然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她強行腳踏實地了一把,生怕叫史蒂夫導演當場戳穿他們的假大空:“為了漚肥,種地需要肥料,城鎮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也需要有地方處理,所以我們達到了一個雙贏局面?!?/br> “你們不使用化肥嗎?”史蒂夫導演似乎對細枝末節的問題非常感興趣,始終追著問個不停。 余秋下意識地捏緊了拳頭,瞬間進入戰斗狀態:“我們也不排斥化肥跟農藥,但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當中天人合一,我們相信大自然與人體一樣,必須得達到平衡狀態。植物也如人一般,需要各種各樣的營養。比起化肥,我們更加青睞于有機肥,這樣既能保護環境又能減輕農業生產費用,而且還可以從源頭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br> 話說出口,余秋就羞愧的無以復加,人類可怕的虛榮心啊。 要是現在敞開來供應化肥,她絕對相信農民會毫不猶豫地摒棄辛辛苦苦漚有機肥。 如果不是經濟極度不發達,城鄉都有大量的閑置勞動力,誰愿意花費這樣的人力物力? 馬斯洛的生存層次學說講的很清楚,人只有先活下去,才能夠談更美好的精神追求。 你要三餐難以為繼的農民去談什么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與其夸夸其談,還不如先想辦法讓農民吃飽肚子再說。 人類最無恥的境界就是理所當然地享受著民脂民膏,然后痛心疾首地指責人民素質太低。 護送外賓的快船速度驚人,太陽還在天上掛著時,余秋就順利回到了楊樹灣。 從日頭與地面形成的夾角來看,現在大概是下午四五點鐘。 他們下了船往村里頭去,正在田間勞作的農民們見到高鼻梁藍眼睛的外國人,全都驚訝地瞪大了眼睛,忍不住指指點點起來。 革委會廖主任深恨這幫人不給自己長臉,一個勁兒的拿眼睛瞪他們。 可惜楊樹灣的社員最熟悉的革委會主任是公社的劉主任,對于本縣最大的父母官完全缺乏足夠的敬畏心理。 就連楊樹灣的大隊書記都不知道要去渡口迎接領導,而是陪著石橋口的大隊書記查看楊樹灣的農田。 “老哥唉,你琢磨透沒有?咱們不能直接拿草肥做底肥,不然這些肥繼續漚的時候會guntang的,直接把苗都燒死了?!?/br> 大隊書記指著田邊的水渠,然后示意草肥塘的方向,“我們今年就聽知青的建議,直接拿肥水當底肥。嘿,你看秧苗是不是就長得不一樣?” 石橋口的大隊書記連連跺腳:“我講你不地道,老楊你這家伙,怎么不早點跟我們說呢?我不管,你得幫著出主意,我有50多畝田苗被燒死了,你得想辦法給我弄出稻秧來?!?/br> 大隊書記的眉毛都要飛上天了:“我上哪兒給你變秧苗去?我們楊樹灣還在滿世界的找秧苗呢?!?/br> 他抬頭看著田邊大路上站著一群生面孔,不由得茫然:“同志,你們這是?” 嚯,居然有洋鬼子! 大隊書記本能地就要喊民兵隊。 虧得他的頂頭上司緊急登場,才沒有鬧出外交政治奔波來。 “哎喲,廖主任,還有外國友人,真是不好意思,我來晚了?!?/br> 劉主任匆匆忙忙從船上跳下,拖著那條傷腿,三步并作兩步爬上岸來,趕緊迎接領導。 廖主任氣得吹胡子瞪眼,看看老劉的覺悟,這種人居然還是老革命。就是因為跟不上時代進步,所以只能在公社窩著。 迎接外賓這么重要的任務,他居然都能耽誤到現在。 劉主任連連道歉,他真不是要耍個性表現出自己遺世獨立,而是因為他正在下面大隊查看秧苗的生長情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