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7
我要搞清楚拔秧到底有哪些步驟跟注意事項,我才能造好拔秧機啊?!?/br> 勞動人民不指望拔秧機,就想送人走:“可肥水得用尿勺舀到桶里頭啊,這也要好一把力氣呢?!?/br> 胡楊瞪大了圓溜溜的眼睛,像個小孩一樣天真:“真的???那我先過去了啊。各位婦女同胞你們先受著累,回頭我一定想辦法造出拔秧機?!?/br> 余秋只想對她的豪言壯志翻白眼,還拔秧機呢,她可是頭回聽說有拔秧機這么個玩意兒。 對了,現代農業如何拔秧來著?難不成還是始終這樣靠手? “加油!”何東勝挑著籮筐過來裝一把把的秧苗,給女社員們打氣,“咱們拔完這些秧就可以吃飯了。今兒吃硬飯,有粥有饅頭還有咸鴨蛋,管飽管夠,保準擔子挑過來,香飄十里?!?/br> 青年婦女們集體發出了歡呼聲。除了未出門的姑娘,當了人媳婦尤其是有了孩子的婦女基本上都是家里頭最辛苦的那個人。別說現在家家戶戶都指望著拿蛋換鹽換針線了,就是有的吃,她們也會緊著老人孩子跟丈夫。 何東勝邊接從田頭傳過來的秧把子,邊笑著招呼兩位女知青:“你們也多吃點啊,吃飽了好好干活?!?/br> 田雨趕緊擺手:“我們吃飽飯過來的?!?/br> 她話音剛落,就聽到旁邊響起清晰的咕咕聲。 不是青蛙叫,而是余秋捂住的肚子。 余大夫滿臉尷尬,這事兒跟不怨她。沒油水還加了山芋粗糧的稀飯實在太好消化了,比她夜班加餐的小蛋糕還不扛肚子,她現在腹中已經空空如也。 何東勝笑得兩個眼睛都彎了,安慰了一句小赤腳大夫:“沒事,我們楊樹灣養得起你?!?/br> 田里頭的姑娘嫂嫂們立刻發出快活的笑聲。 余秋尷尬得恨不得挖個地洞鉆進去。她下意識地指著何東勝挑來的籮筐:“干嘛要挑擔子,秧把子也可以放在桶里頭走水渠運到水田里頭去啊?!?/br> 何東勝一愣,旋即豎起大拇指,眉毛眼睛齊齊跳舞地夸獎:“就說是我們楊樹灣的新農民嘛??纯?,這么快就會替家里頭省著過日子了?!?/br> 田間的笑聲驚到了早起的水鳥,鳥兒趕緊拍著翅膀飛走了。 余秋皮笑rou不笑:“呵呵,這是我應該做的?!?/br>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燕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雜糧河鮮粥 天色漸漸發灰, 星星越來越暗淡。慢慢的,一線魚肚白從大溝的極遠處顯出,然后悄無聲息地奔跑起來。 它的腳步極輕極快,眼看就要讓人大吃一驚, 這么快就天亮的時候, 大溝遠處光源發出來的地方不甘示弱地祭出了另一個秘密武器, 迅速吸引住人們的視線。 橙黃色的太陽露出了邊, 是那種腌得正好, 往外流油的咸蛋黃。遠處的霧靄也浸上紅油, 仿佛白粥沾著紅光, 托著一整顆咸蛋黃。 原來夏天鄉間的日出是這樣的啊。 余秋下意識地咽了下口水, 不錯,白粥配咸鴨蛋也挺好吃。 “加油!”領頭的婦女大聲招呼自己的同伴, “咱們拔完這畝田, 就可以吃早飯了?!?/br> 余秋原本已經累得腰酸背痛, 現在一聽早飯這兩個字, 居然毫不猶豫地繼續埋頭苦干。 都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可見俗語當中的人絕對沒經歷過饑荒。 遠遠的,胡楊跑過來大聲呼喊:“吃飯了,飯送過來了?!?/br> 田雨沒好氣地直起腰:“你怎么吃飯這么積極???你不舀水肥嗎?” “不用我們動手舀?!焙鷹钛陲椬〉氐靡? “水車, 我直接將桶放在水車的下面,肥水倒下來的時候,不就正好落在桶里頭了嗎?怎么樣, 是不是省工又省事?” 胡楊笑容滿面,他們還創造性地直接將裝好肥水的桶用鉤子鉤子在一起。這樣,只要前頭一個人拉,后面一個人推,就能管一大串子。加上負責看桶滿了就換桶的人,三個人就能運完肥水。 省了好大的事呢。 上田埂穿鞋的婦女統統豎起了大拇指:“果然是秀才,腦袋瓜子就是靈光?!?/br> 余秋眼皮子直跳,覺得那個負責看桶的孩子最可憐,那味兒委實**啊。 胡楊兀自美滋滋:“那里有風,風推著水車干活就好啦?;仡^吃過飯,我再想辦法做個拔秧機?!?/br> 六隊的大姑娘小媳婦紛紛表達對胡會計的支持,集體鼓勵他積極發揮一不怕苦二不怕難的精神,趕緊將拔秧機給造出來。 說實在的,別說是手上沒抓過鋤頭的小知青們了,就是常年下田cao勞慣了的農民,碰上拔秧,腰也要累斷了。 “那你還不如直接做育秧盤呢?!庇嗲锎┖眯m,否定你胡楊的創意,“你想啊,拔秧插秧這兩個步驟的實際目標就是讓秧苗由密變疏。實際上并沒有改變秧苗本身的性狀。你做好了育秧盤,到時候直接將盤放在插秧機上,不就省了拔秧的過程了嗎?” 她剛才琢磨著要怎樣省力氣的時候,就癡心妄想干脆一鏟子直接將水稻秧連根帶土鏟起來。只是這樣做有個弊端,就是不知道應該鏟多深,很容易傷了秧苗。 于是她反過來再想,要是秧苗可以連著生長空間之間移動呢?育秧盤的存在不是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嘛。 田雨搖頭:“可秧苗根上帶著土呢,插秧機分秧的時候,根會被拽斷的?!?/br> “這個簡單?!焙鷹钆d致勃勃,“直接將育秧盤放在水里頭泡一泡就好,土會自己散掉的?!?/br> 要真是有這么個育秧盤的話,的確能省很多事啊。 胡楊心神搖曳,目光下意識地開始在田頭梭巡,看到底找什么東西當這個育秧盤比較合適。 何東勝領著其他上早工的社員往田頭去吃早飯,看這群人待在原地不動,立刻笑著催促:“走走走,趕緊吃飯去,民以食為天?!?/br> “小楊哥正想著要做育秧盤呢?!睂氄渑d奮得很,看著胡楊的兩只眼睛都再往外冒光,“等做出這個來,以后我們就不用再拔秧了,直接送到插秧機里頭去?!?/br> 這么簡單的幾句話,何東勝當然沒搞明白這個育秧盤要怎么弄。不過這絲毫不影響他大力夸獎胡楊:“咱們胡會計沒話說,絕對是知青扎根農村搞建設的典型,農業科學發明家!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我們胡會計是下鄉一個月,科技傳滿村啊?!?/br> 胡楊被他夸得有點兒不好意思,趕緊將功勞推給同伴:“都是余秋想的?!?/br> 何東勝笑得更加開壞了:“就說小秋大夫是我們楊樹灣人,看,多會過日子啊?!?/br> 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