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2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jian商腫么破、逢山鬼泣、核心廢墟、癡、呈上劇本來、拆愛大作戰、不是所有花癡的美男控都是女生、閱世心語、為了讓何玉后悔、阿嘉斯
朕看不到更多的優點。 朕一定要以法治國,任何違法法律的人,不論年紀大小,都必須受到法律的公正審判。 不然,朕何必殺了這么多人,努力建立一個國家。實業興國,扶清滅洋,不是更簡單嗎?” “法律源自道德,道德高于法律?!眹缽吞嵝训?,沒有哪條法律,是憑空的出現的,都是道德的要求,才會有法律的誕生,道德當中,有無數的正確的東西。 “朕知道,但朕沒有精力去一條條駁斥可笑的道德,在舊房子上修修補補,哪有拆掉重建來得容易。 朕建立神教,宣揚女帝神,就是要用神的力量,重新創立新的道德標準。 除了朕的法典和朕的教義,全部都不提倡,華夏哪里還會有莫名其妙的道德。 西方人能用上帝,清洗了西方人的腦袋,朕也能用女帝神,清洗東方人的腦袋?!?/br> 嚴復嘆了口氣,他怎么會不知道華夏文明當中,糟粕和精華并存。 華夏傳統文明,是沒有救死扶傷,尊重女性這些價值觀的。 早有英國外交使臣和傳教士驚恐的發現,滿清人掉到水里,是絕對沒人救的,只會有一些船夫笑呵呵的看著,等著撈尸體發財。 華夏的文明中,只有“嫂溺叔援,權也”?!咀?】 “朕越看這些奏折,越是明白,朕奪了天下,不過是另一個暴君而已,華夏多了鋼鐵,多了鐵路,多了大炮,就真的能夠崛起? 只怕不是。 科技的進步,和文明的崛起,民族的崛起,太容易混淆。 朕的這些子民,腦袋后雖然沒了辮子,口袋里多了銀子,其實依然是那顆不思進取的麻木的心?!?/br> 嚴復忍不住道:“所以,你就派了這些人全部去死?” 胡靈珊的對英德戰略,稍有見識的人,都看穿了胡靈珊的意圖。 用大量的人民的鮮血,去拖延和交換英德的傷亡。 “近朱赤,近墨黑。 腦子有病的人太多,只會把新生一代也全部污染了,朕可沒心情等自然法則逐步淘汰。 朕要用這些人把這條性命貢獻出來,死在最重要的地方。 等這些腦袋里有毒,心里有毒,永遠無法改變的人死光了,華夏也就崛起了?!?/br> 嚴復竟然點頭,一個民族的崛起,總是伴隨著流血,不論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 割rou治瘡,未必不是一個辦法。 …… “立刻開門!”幾個衙役大聲的喊。 門內的老人就是不開。 “碰!”門被踢開。 “干什么!”老人驚慌中還有最后一絲的底氣,他老了,他是老年人。 “不賠錢,就抓走?!毖靡劾湫?。 “都來看啊,衙役打人了,衙役欺負老人家!”附近有人大聲的叫。 “噗!”叫嚷的人被打翻。 “一起抓走?!毖靡蹛汉莺莸牡?。 “大人,你要帶我爹去哪里?”有人急急的從人群里出來。 “礦山!”衙役冷冷的道,賠錢和罰款,不去礦上,還能去哪里。 “我爹這么老了,要是死在里面,怎么辦,你們負得起責任嗎?”那人大聲的吼叫。 “父債子還。要是你爹死在礦上,還沒有賠清,那么,就抓你去頂替,直到還清為止?!毖靡鄣?。 “天下沒有這個道理!”很多人大聲的叫嚷。 “國法之下,誰跟你講道理,只*律?!毖靡鄞笮?。 …… 這個案件立刻被各個報紙傳遍了天下,大罵華國法律違反道德,比秦始皇還殘暴。 可惜華夏自古以來,從來沒有哪個朝廷是真的在乎民意的。 民心似鐵,官法似爐。 “岳父,你要是不還我房子,我就去告你們?!蹦凶蛹滓а赖?。 “告?”岳父大笑,清官難斷家務案,自古以來,都是官府怕刁民,從來沒有刁民怕官府的。 這點,這個女婿到現在還不懂。 男子甲真的報了官。 岳父母和小舅子都被抓了進去。 “你為什么抓我,我住在女兒的家里,有什么錯?”岳父母大叫。 “不管是不是你女兒,這屋子的主人叫你走,你霸占不走,就是犯法?!毖靡垭S口應付。 “可是,我沒有住在那里啊?!毙【俗哟舐暤牡?。 “你和知縣大人去說去,我們只管抓人?!毖靡鄣?。 “先打了20大板,關在牢里?!敝h連敷衍的心情都沒有,還有好多這類家庭案子要處理,真是煩死了。 …… “東家,你看我是不是能告我爹占了我的屋子?”二兒子眼睛發亮。 東家冷笑:“是啊,你去告吧,準贏?!?/br> 二兒子期盼的問:“官老爺聽說我的冤情,會主動來抓我爹嗎?” 東家冷冷的搖頭,民不告,官不究:“自己的東西,要自己爭取,你要是不能走出你爹的陰影,這輩子就這樣吧?!?/br> 遇到極品家人,要么忍,要么狠,要么躲,從來沒有第四條路。 第104章 黃白大戰 英國。 唐寧街。 某個內閣大臣很是傷感的道:“大英帝國,就要日落了嗎?” 印度被黃皮猴子搶走,大英帝國自然就該去搶回來,這順理成章的事情,竟然沒有想象得順利。 民眾普遍的對亞瑟·貝爾福首相的內閣不信任。 瞧瞧,號稱地球第一的日不落帝國,打一個小小的德國,死了300w人?!咀?】 這可是實打實的300w正宗原裝英國人! 這個數字簡直讓任何一個英國人砍了倒抽一口涼氣。 面積達到3000w平方公里的日不落帝國,有多少人口?5億。 可是其中真正流著英國本土血脈的人口,不過是5000w,這還是包含移民到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各個殖民地的人口。 這個讓家家戶戶都有人犧牲的數字,大英帝國承受不起。 民眾普遍認為發起戰爭的貝爾福首相需要承擔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