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8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jian商腫么破、逢山鬼泣、核心廢墟、癡、呈上劇本來、拆愛大作戰、不是所有花癡的美男控都是女生、閱世心語、為了讓何玉后悔、阿嘉斯
民進入華國,為此,不惜血流成河。 對付5000w流民的辦法很簡單,張之洞知道,嚴復知道,胡博超知道,全華夏都知道。 但是,沒人敢勸胡靈珊這么做。 屠殺40w戰俘的白起,被罵了千年,屠殺5000w流民的胡靈珊,會被罵到地球毀滅了。 胡靈珊平靜的下令,平靜的任由埃米·諾特博士當面唾罵,平靜的任由歷史上寫下她的惡名。 明朝崇禎做不到,明朝亡了。 她一定要做到,華國不能亡。 就這么簡單。 …… 華國境內,迎來了第一次德國人的全面罷工罷課抗議。 “殺戮不停止,我們就不停止罷工罷課?!?/br> “我們希望這是一個文明的國家?!?/br> 在華國的幾十萬德國移民,一起發出了共同的聲音。 “罷工罷課,對我們影響很大嗎?”胡靈珊緊急召見各個大臣。 嚴復搖頭,德國人一般都在技術指導性崗位,在目前各個工廠上了正軌之后,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影響。 這些德國人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何子淵苦笑,他是負責教育的,當西學教師的德國人可不少。 “醫院呢?”胡靈珊問道。 德國人還是有道德,這種事關人命的崗位,依然繼續正常工作。 “那就由得他們去罷工罷課好了?!焙`珊很開明的。 不愿意上班,不愿意工作,關皇帝p事? 難道皇帝還要求著別人工作求著別人上學? 人生是自己的,胡靈珊又不是他們的親媽。 這些正義的德國人不干活,有沒有工資拿呢,那是他們的老板的事,跟胡靈珊更沒有關系。 “要不要小小的給他們個教訓?”嚴復提議,這些德國人都把華國當自己家了。 胡靈珊一怔,認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 即使開明如華夏第一人的嚴復,心里也沒把金發碧眼的德國人當做是一個國家的人,當做自己人,認為德國人是外來的暫時的客人。 膚色不同,語言不同,即使同屬一個國家,也不是自己人? 胡靈珊驚訝的問:“老嚴,漢人又是怎么接受滿人是一個國家的人呢?” 滿人同樣是不同的長相,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服裝,不同的習俗,為什么又被4萬萬漢人當做一個國家的呢? 嚴復愣了愣,思索了一會,苦笑:“不是漢人接受滿人,是滿人接受漢人?!?/br> 漢人已經滅了國,全部淪為滿人的奴隸,奴隸又有什么資格包容主人。 胡靈珊揮手,不用去管這些德國人,朕的土地,只要不違反,愛怎么鬧,就怎么鬧。 嚴復認真點頭,心里鄙視,呸,胡說八道,應該是,只要不惹胡靈珊的利益,愛怎么鬧,就怎么鬧。 明明是個反派,裝什么君子。 “jiejie,好像你的計策沒起什么作用嘛?!焙`嘉癟嘴。 還說什么“以革(命)的謠言,對付反(革)命的謠言”,派人千辛萬苦的到處造謠,指望流民或者內亂,或者跑湖廣,或者茫然不知所措。 結果毛作用都沒有,還是需要開槍殺人,老洞毛損失都沒有。 “胡說,本帝的妙計,是有巨大作用的?!焙`珊厚著臉皮道。 至少,那些新兵不是開始賣命了嗎? 印刷一些假新聞假報紙,還是很有用的。 “軍隊不造反,朕的江山就固若金湯?!焙`珊道。 “老洞恐怕還有后招?!焙`嘉道,這些老頭子總是喜歡有n個連環套招,以為擋住了第一個,結果又有第二個,以為已經沒了,結果還有第三個。 “老洞恐怕沒有心情理我了?!焙`珊冷笑。 …… “大人,已經按照你的吩咐,開始收編流民中的精壯了?!笔窒聢蟾?。 張之洞點頭不語。 放任5000w流民去喂子彈,實在太浪費了,完全可以發展成進化版。 比如,給這些手無寸鐵的流民一把槍。 哪怕百里挑一,張之洞也能找到50w流民,然后讓他們拿著老掉牙的□□,甚至大刀長矛,與胡靈珊去拼命。 不管是黃巾軍,還是太平天國,或者李自成,都證明了一個道理,有了武器的流民,不是流民,是殺人不眨眼的禽獸。 老實人的欲(望)一旦被釋放,更像洪水猛獸一般不可阻擋。 “不用教他們任何兵法,教會怎么開槍,就把他們送到前線去?!睆堉聪铝畹?。 多年的政治生涯告訴張之洞,不懂兵法的流寇,才是無敵的,一旦開始學習戰術,學習官軍,流寇的滅亡就快了。 張之洞注視地圖,有了50w武裝流民,不,流寇,安徽的覆滅,已經進入倒計時,然后再驅動5000w流民和安徽的所有人口,近億萬的流民如山崩一般向浙江涌去,誰能阻擋? “大人,華國向我們進攻了?!笔窒录眻?。 張之洞笑了笑,輕描淡寫的應著。 先發制人,和湖廣拼命。這種招數,也在張之洞的預料之中。 “有多少人,攻打的是哪里?”張之洞淡定的問。 “安慶,南昌,廣州,三路一齊出兵,每路大約有10w?!笔窒碌?。 張之洞更淡定了,不過是上次大戰的延續而已,湖廣現在所有的城市都挖了深深的壕溝,慢慢打,不著急。 “華國通告天下,大軍所到之處,不受降,盡屠?!笔窒麦@慌的道。 “什么?”張之洞張大了嘴。 華國的軍隊這么快就完全沒有人性了?難道他們不是該反叛胡大妖怪嗎? 張之洞茫然了。 …… 胡靈珊冷笑。 華國是有很多弱點,宗教問題,民族問題,糧食危機,但是,這些都足以干掉整個華國,可是,張之洞卻犯了大錯誤。 張之洞沒有掌握好節奏。 習慣了敲打,威脅,妥協,布置大局,從小處入手,然后全局收網的張之洞,習慣性的考慮到了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