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4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jian商腫么破、逢山鬼泣、核心廢墟、癡、呈上劇本來、拆愛大作戰、不是所有花癡的美男控都是女生、閱世心語、為了讓何玉后悔、阿嘉斯
因為嚴復等人不了解張之洞的本質。 嚴復等人看不穿張之洞的陰謀,最大的原因,是他們相信的是人之初性本善,習慣從善意的角度考慮人心人性。 胡靈珊卻相信性本惡,習慣從惡意的角度考慮人心人性。 這正是張之洞和胡靈珊無法和平共處的本質。 張之洞認為儒學具有豐富的內涵,代表了足足2000年先進文明的儒家思想,是有靈魂的,是有深度和廣度的,堅定地根據儒學的精髓,認為人性本善,采取以德治國,以德服人,勸人向善的傳統治國處事方針,深刻的鄙視敵視痛恨堅定“性本惡”的西方思想。 上帝說,人都是有罪的。 呸! 人性本善好不好! 張之洞深惡痛絕。 對于這顛覆性的,并以性本惡為基礎,認為任何人都是潛在的罪犯,推演出各種法律,限制人的自由的西方思想,根本就是一坨屎。 偏偏這狗屎一般的西方人,輕易的打碎了滿清的外殼,打碎了華夏人以為中華上國的自尊心。 張之洞眼看華夏處處都是西學,內心惶恐無比,屈辱無比。 要不是這些反人性的西學,華夏大地,怎么會丑惡如此,哪里還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扶老愛幼的華夏啊。 學習西學,以夷制夷,還我儒學,還我華夏文明,就是張之洞,以及無數滿清大臣的理念。 但這被張之洞等人痛恨道骨子里的西方思想,正好與同樣認為性本惡的胡靈珊完美契合。 張之洞輕易的就從華國治國核心是法治還是德治,看出了胡靈珊的本性,然后,堅定地與胡靈珊血戰到底。 為了華夏文明不至于落到西方蠻夷的手里,不被西方蠻夷潛移默化,張之洞可以舍棄全家性命,舍棄一生清譽。 …… “我們自己的地盤,應該不會內亂吧?”胡博超發現不是他的餿主意導致的神戰,腿也不抖了,腰也筆直了。 “不好說?!焙`珊皺眉。 嚴復等人同樣皺眉。 事情一旦上升到人心的貪婪,就復雜了。 喝粥的羨慕吃飯的,吃飯的羨慕吃魚翅的,人的*根本沒有止境。 “jiejie,你看穿了老洞的陰謀,一定有辦法報復回去,對不對?”胡靈嘉惡狠狠的道。 胡博超隨手給了一掌。小女孩還是乖巧溫柔點的好,千萬不能被胡大魔頭帶上了邪惡的道路。 胡靈珊一臉苦逼。 “辦法是有,成不成,就看天意了。 不過,老洞犯了一個大錯誤,他自己還不知道?!?/br> …… “干了這杯酒!” 十幾個風流才子聚集在一起,大聲的笑著。 “胡靈珊要倒霉了,哇哈哈哈,真是好消息?!?/br> 這種話在外面是不敢說的,只有這種至交好友,在家里小聚,才敢說出口。 該死的胡靈珊,竟然不允許罵皇帝,這是反對言論自由! “老張,張之洞能打進來嗎?”酒過三巡,幾個人的交談,自然而然的轉向了時政。 “不一定,但是胡靈珊既然是妖怪,恐怕光是張之洞,還對付不了?!崩蠌埑烈鞯?。 “不要緊,想必張之洞也會想到這點,多半會帶上能降妖伏魔的高人?!绷硪粋€人道。 “最少也會帶上幾萬斤黑狗血?!庇质且蝗说?。 幾人哈哈大笑。 酒水很快就喝干了,桌上的菜肴也已經盡了,但眾人的興致依然很高。 主人家掏出錢包,掂了掂,道:“你們稍坐,我再去買些酒菜回來?!?/br> 有人體貼的道:“不用了,我們坐著喝點茶水聊天就好?!?/br> 其余人也都這么說著。 誰的口袋里都沒錢。 高貴的風流才子口袋里竟然連吃點小菜喝點小酒的錢都沒有? 真是沒有。 因為這些風流才子,是華國最貧窮的一群人,或者一個階層。 他們不愿意加入華國的朝廷,作為傲骨錚錚的風流才子,怎么能向不知道欣賞“愛,我氣都喘不過來了,別親我了;我受不住這烈火似的活,這陣子我的靈魂就象是火磚上的熟鐵……”的文盲胡靈珊低頭,簡直有辱節cao。(當然他們認為,他們一定能考進科舉的。) 他們不愿意經商,身為風流才子,以拯救華夏黎民為己任,怎么能整天埋在銅臭堆里,計算著賺了多少老百姓的血汗錢呢。 他們不愿意進工廠,胸中自有天地的才子,怎么能和那些大字不識幾個的人一起,整天對著毫無感情毫不浪漫的機器。 他們不愿意種田,身為高人一等的風流才子,怎么會種田呢。 留在華國的,只會詩詞歌賦的浪漫風流才子,只有兩條路。 往報社投稿寫文,賺潤筆費,或者去富裕人家當私人老師。 而這兩條路,再踏進去之前,完全想不到,其實都是狹窄的鐵索橋。 華國有太多的西學學校,何子淵負責教育,完全是不把胡靈珊的錢當錢,只要師資力量夠,立馬就開辦新學校,不管是在窮鄉僻壤,還是只能招收到10個學生。 華國鋪天蓋地的西學學校,以及對傳統師資力量的打擊,早在胡靈珊還是杭州知府的時候,就擠垮了絕大部分的私塾,只有極其稀少的有錢的老頑固,才會堅持請個教書先生回家,教孩子識文斷字。 這教書先生道路的艱辛,可想而知。 投稿報社,似乎很賺錢吧?在某個時空,曾有無數文人靠寫文章賺的盆滿缽滿。 可惜這在華國不太行得通。 那個時空的文人,靠的是指責時弊,喚醒民眾的熱血文字,這才得到了巨額的稿酬。 但華國的朝廷發展至今,這高度已經不是關在家里不出門,以為天地就是一個書房,道理就是風花雪月和四書五經的風流才子,能夠企及的了。 很多時候,這些風流才子根本看不懂朝廷的政策是什么意思,究竟是利國利民,還是禍國殃民。 這些風流才子曾經傲視華夏大眾的,與西學接軌的高尚文雅玩意,比如西洋畫,比如西洋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