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2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jian商腫么破、逢山鬼泣、核心廢墟、癡、呈上劇本來、拆愛大作戰、不是所有花癡的美男控都是女生、閱世心語、為了讓何玉后悔、阿嘉斯
的道:“老夫不怕丟人,老夫本來以為憑湖廣之地,有個5年時間,老夫足以和胡靈珊一較高下,但如今失了安徽北部,失了廣州,失了南昌,老夫敗像已現?!?/br> “張大人謙虛了,只要張大人處處挖下深溝,胡靈珊想必也不能奈何得了你?!庇腥肆⒓吹?,張之洞就算敗了,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胡靈珊要吃下整個湖廣,至少也要打個幾年,死傷以十萬計,就算胡靈珊再有人手再有槍炮,也是傷筋動骨。 而看胡靈珊的做事方式,吃下湖廣,還要修整,花上數年時間消化新地盤。 前后至少有5年以上的時間,足以讓其余大佬們做更多的準備,或購買更多的大炮,建立更多的軍隊,或等待更好的機會。 時間永遠是最好的魔術師,誰知道5年后,華夏又會怎么巨變呢,說不定到時候,德國和胡靈珊翻臉開打,美國恢復了實力,進攻華國呢,更大的可能,是胡靈珊忽然情竇初開春心蕩漾,看中了某個少年郎,一心一意談情說愛,把華國的基業,把整個天下,當做了嫁妝,白送給了某個冷傲面癱狂霸diao絲男呢。 這種可能性是極其大的,看那些少女喜歡的戲文就知道了,除了情情愛愛,還是情情愛愛,難得有幾個爭霸天下的,都會把基業倒貼男人。 張之洞差點笑死。 你們以為渾身冒著黑氣的胡靈珊,會是那樣的小兒女嗎? 太看不起胡靈珊了。 “胡靈珊是老夫一生僅見的強者?!睆堉磾蒯斀罔F的道。 十幾個大佬默然,他們都同意張之洞的看法。 胡靈珊是一個真正強大的人。 很多凡夫俗子,特別是小男生,總以為一個人的強大,就是掌握力量,拳頭的力量,金錢的力量,地位的力量。 小男生們以為,一個學習了絕世武功的人是強大的,因為他可以一個人殺掉幾百人;一個擁有天量財產的人是強大的,因為他可以用金錢達成任何愿望;一個掌握巨大的資源或者權利的人,是強大的,因為他可以輕易的用權利碾死他人。 那么,按照這個標準,滿清最強大的男人,就是光緒。 誰還能和光緒比金錢,比資源,比地位? 但光緒顯然不是強大的人,光緒只是一個30歲的小孩子。 平民對力量的猜測,永遠是基于對自身缺乏的東西期盼,如同皇帝用金斧頭。 一個不斷的在鍛煉身體,在努力向上爬的人,是不是就強大了呢? 不不不,這個人并不強大,他只是在增加他的力量,他的權勢,他的內心依舊是渺小的和膽怯的,他需要外在的東西增加他的勇氣和自信。 一次失敗,或許不會打倒他,但是,十次,一百次,一萬次的失敗,他就會崩潰。 胡靈珊是強大的,因為不管她的敵人是如何的巨大,不管她失敗多少次,不管她的力量是否最大,她從來不知道停步,永遠往前走。 “內心強大至此的胡靈珊,會被外物迷住眼睛?”張之洞冷笑。 顯然不會。 張之洞決定把話徹底說明白,天下大勢,清楚的很,要么投降一個才20歲的,沒讀過幾本書的,沒有高貴血統,家族幾百年沒有出過名人貴人,就一賣假藥的jian商的女兒的胡靈珊,然后一群飽讀詩書,年紀可以做她爺爺的家伙跪在地上舔她的臭腳丫;要么,就聯起手來,毫不藏私的拿出所有力量,滅了這個丫頭。 有大佬開始考慮,投降,未必不成啊。 別看這一大堆把胡靈珊貶低得一文不值的詞語,但是,歷史上比這個出身更差的皇帝都有的是,趙匡胤朱88努13盔甲,投降胡靈珊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為了點虛名,去和胡靈珊玩命,太劃不來。 原滿清閩浙總督許應骙就是一個例子,這家伙毫無廉恥的投降了胡靈珊之后,還不是繼續當官老爺,雖然稱不上一方大員,但家族地位和子孫的富貴前途,還是很有保證的。 張之洞冷笑,此一時彼一時。當時胡靈珊地盤小,沒有戰略縱深,得了福建后,地盤幾乎擴張了一半,胡靈珊自然要厚賞許應骙,很有千金買馬骨的味道,你現在再去投降試試,保管回家賣紅薯。 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的道理,三國時候張繡賈詡都搞得明白,沒道理千年之后,反倒都不明白了。 “那滅了胡靈珊之后呢?”有人直接的問了這個核心問題,誰都不傻,投降后做富家翁或者看人臉色的小官吏,怎么能和一方土皇帝相比,有機會,誰都不會愿意投降。但是,為了滅胡靈珊,傾盡全力,把手下都給拼光了,然后就任由張之洞干掉他們所有人,統一華夏? 那還不如投降胡靈珊了,好歹保住條命。 張之洞嘆息,就知道這些大佬不會傻乎乎的被一堆高大上的熱血言語哄住。 “聯邦制!我們采取美國的聯邦制,所有地盤各自執政,擁有最大的自主權,聯邦總統采取選舉制,5年一次,老夫放棄第一次選舉,白紙黑字,公布全華夏?!睆堉磭烂C的道。 眾位大佬再無他意。 “我等立刻偷偷的把軍隊和物資都運過來?!睅孜淮罄械?,既然要決戰,就沒有必要大張旗鼓,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才是兵家克敵制勝的要訣。 還有礦場,兵工廠,甚至糧食,都需要統一的調撥和安排。 在這群大佬們眼中,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權利斗爭,老一輩的政治家不肯退出舞臺,合力打壓新一輩。 這幾乎是一場不會輸的戰爭。 這么多位高權重年高德勛的大佬們聯合起來,胡靈珊怎么可能贏得了,幾個省的力量,怎么能和全華夏的力量比?撐破天也就是兩敗俱傷,大家繼續保持現狀,大佬們繼續安穩做土皇帝。 可在張之洞看來,這場聚集了華夏幾乎所有大佬的戰爭,從他的角度看,其實還沒開打,已經輸了一半。 聯邦制的華夏,三權分立的機構,處處透著一個“洋”字,又能有幾分儒學的精髓呢?只怕是只有越走越西化,越走越不存在華夏文化。 中體西用,在聯邦制的架構下,只是水中月而已。 張之洞的振興儒家的愿望,終究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輸了。 “何必呢?”辜鴻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