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6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jian商腫么破、逢山鬼泣、核心廢墟、癡、呈上劇本來、拆愛大作戰、不是所有花癡的美男控都是女生、閱世心語、為了讓何玉后悔、阿嘉斯
始頂不住,連續召開了幾次國防部會議,研究直接登陸德國的可能性。 謠傳,德皇威廉二世為此哈哈大笑:“只要英國人敢來,就讓日不落帝國日落!” 一直跟在英國屁股后面的小弟,居然敢如此囂張,向德國開戰的呼聲陡然到了不可逆轉的程度。 威廉二世不屑的冷笑,他受到的侮辱,需要用英國人的血來洗清。 德國國防部的元帥們大笑,英國人登陸德國,簡直是在開玩笑。德國的軍隊被大量的調動到了西部沿海地區,各個有可能被登陸的地點,岸防炮不要錢的拼命建造。 德國國防部的元帥們看著地圖上密密麻麻的炮臺標志,忍不住冷笑,英國人的海軍恐怕要從此消失了。 “假如德國受到攻擊,希望胡靈珊能夠進攻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牽扯英國的兵力?!钡聡獛浽趤喩へ悹柛kx開德國前,認真的叮囑著。 “英國的陸軍數量有限,很有可能從印度和澳大利亞等殖民地抽調軍隊,我們需要有人能牽制他們。為此,德國可以提供任何胡靈珊需要的東西?!?/br> 亞瑟·貝爾福認真的記住了自己的使命。不管用多少鄙夷的詞語去形容英國,大英帝國世界第一的實力放在那里,德國需要一切幫助。 “英國人真是太可愛了?!焙`珊真心的夸獎,完全沒有德國背了黑鍋的尷尬。 宋教仁徐錫麟張謇擦汗,有時候弱小,也有弱小的好處,揍了別人都沒人信。 “國防部認為,英國人的進攻,將會在秋天開始?!备ダ锎摹す?,“到時候德國的海上路線將被完全封鎖?!?/br> 想要好處就要趕快。 “我無法在秋天進攻印度或者澳大利亞,明年的這個時候也做不到……” 這一點,其實德國國防部猜到了,看看地圖就知道,胡靈珊的地盤距離印度,還遙遠的很。 “……但是,我可以幫助德國解決一個大問題?!?/br> “哦,是什么?”弗里茨·哈伯有些驚訝。 “德國和英國的戰爭,恐怕是長期的,未來極有可能演變成整個歐洲的大戰,德國目前進口糧食的國家,都會被牽扯到戰爭當中自顧不暇,也就是說,德國在未來的幾年后,將會面臨嚴重的糧食缺口。 德國恐怕會餓死人?!?/br> 國際著名化學家弗里茨·哈伯博士,屬于標準國際政治盲,軍事盲,經濟盲,只覺得胡靈珊的話不明覺厲。 “在糧食不能增加的情況下,不如減少人口,把不具備戰爭潛力的老弱婦孺全部送到浙江。本大師姐作為德國的朋友,很愿意為德國難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br> 德國本土,國防部會議。 “胡靈珊為什么這么迫切的想要德國人?難道她以為所有德國人都是科學家都是技術工人?”某個元帥困惑的道。 “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對我們有什么好處?!绷硪粋€元帥說道。 1907年,全世界都沒人信德國能打贏英國,或許英國從海上進攻德國是個愚蠢的主意,但是,英國怎么看也不是傻到一根腦筋的撞墻,只要海上登陸受到重創,一定會再次從陸地上進攻德國。 法國人真的會中立?怎么看也不可靠。 還有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以及一大堆小國家,英國有的是陸上盟友。 日耳曼人再牛逼,也打不過全世界。 “送一些人出去,日耳曼人必須有多種選擇?!蹦硞€元帥道。 “這是未戰先???”有文官鄙視。 “不,這不僅僅是買保險,假如德國本土輸了,日耳曼人就放棄本土?!蓖蓝⒅貓D上的澳大利亞,斬釘截鐵的道。 對忽然腦子進水,從北極跳躍到南極的德國國防部元帥們,不得不承認,這個瘋狂的主意,拋棄可行性,其實真的有那么一點氣魄。 歐洲到亞洲的海輪忽然密集了起來,每一艘床上都是說著德語的日耳曼人。 “見鬼,這些日耳曼人是不是都瘋了?”海輪上的其他游客不滿的道。原本高大上的海輪,忽然變成難民營了,每一個房間每一個空間,都擠滿了德國人。 “這些德國人是聰明的,大英帝國會狠狠的教訓留在德國本土的日耳曼人?!贝系挠蓑湴恋牡?,看這些還沒開戰就逃跑的人,就知道德國的士氣一定糟糕到了極點。 “哇哈哈哈!”胡靈珊看著一船船的德國移民狂笑。 張謇問出了所有人的困惑:“華夏有的是人,為什么還要接受這么多德國人?” 自從浙江被統一后,胡靈珊強制推行了新的法律,浙江的經濟和工業上一躍千里,每天都有無數的清國人,從全國各地遠道而來,希望能在報紙上描繪的像天堂一樣美好的浙江,得到美好的生活。 浙江的人口每天都在增加,根本不需要從遙遠的德國吸收人口。而且,德國人多了,在恐懼洋人的清國,未必不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社會問題。 可以想象,哪一天要是魚米之鄉的浙江忽然遇到了災荒,糧食不夠吃,作為不同種族的德國人,將成為人民宣泄怒火的首選。 難道是看上了德國人普遍的受科學教育程度較高?但已經持續了兩三年的西式科學教育,浙江的受教育程度,已經達到了能適應浙江工業變革的標準。 “因為這些德國人,能夠讓這些舍不得離開故土的華夏百姓,去更遙遠的地方?!焙`珊道。 華夏子民從來都是具有極其強烈的“根情懷”的,故土難離,游子歸家,葉落歸根,不管在他鄉混得如何的好,絕大部分人都希望回到老家。 在美國的華人,省吃儉用存了錢,一心回到華夏,哪怕是死在了美國,也希望能把棺材帶回華夏。 華人對根的眷戀,已經到了血脈之中。 但這感人的情懷,卻是胡大師姐要毀滅的。 放眼世界,華夏遇到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肥沃的東南亞,地大物博的澳洲,像塊肥rou一樣放在華夏人面前,偏偏華夏人的歷代君主,都不屑一顧,偏偏華夏的貧苦百姓,視若無睹。 只有極少數華夏人,實在過不下去了,才肯漂洋過海。 “人離鄉賤,出門在外,就像條狗一樣,沒有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