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6
誰想這廝是個好了傷疤忘了疼的,病剛好色心又起,且這色膽更大,在大街上就敢來拉扯自己。 偏遇到韓松出手,這事兒就算鬧大了,后面真不知如何收場了。 梅婆婆大約知道她的擔心,開口道“姑娘不必憂心,老爺一早便交代下了,咱葉府不欺人,可也萬不能讓人欺了去的?!?/br> 棠梨心中一熱,葉伯伯平日里倒不見對自己有多親近,可今日梅婆婆這番話,棠梨便知葉伯伯是真的沒拿自己當外人。 其實棠梨多慮了,她是怕給便宜爹惹麻煩,可韓松是誰,就算不搬出齊王殿下,只他的身份,就不是吳知府敢惹的,莫說抽了吳玖兩鞭子,就打死了,吳知府也得自認倒霉。 而且,就算吳知府想吃這個虧,還得看齊王殿下答不答應呢。 棠梨卻不知這些,打發了吳玖直奔竹山縣的濟民堂而來,濟民棠離著縣衙不遠,先頭是個尼姑庵,只不過竹山縣百姓的日子不好過,也沒什么人來燒香,年頭多了,里面的尼姑也都去了別處,這庵堂也就荒了下來。 雖有些破,里面倒寬敞,竹山縣這些年一直靠著朝廷救濟過活,衙差們的餉銀都是東拼西湊的,公賬上一文閑銀子都沒有,葉全章跟秦縣丞一商議索性親自上陣,帶著衙差把破廟修整了一番,這才有了些樣子。 但仍是破舊不堪,不過如此破舊的地方,卻極熱鬧,棠梨一邁進濟民堂的院子就瞧見了宋夫人跟秦縣丞的夫人還有自己的娘,都在院子里忙著。 至于忙什么,棠梨一時還真沒看出來,只是院子一頭堆了許多竹子,想是從山上扛下來的,這竹山縣的山上是一片竹海,故此最不缺的便是竹子。 棠梨在旁邊站了一會兒,見這院子里人雖多,卻并不混亂,分工合作井井有條,有用鋸子竹子的,也有把竹子剖成篾片篾絲,交給旁邊的夫人,在那些婦人的巧手下成了竹籃,竹筐,竹盒等物。 棠梨暗道,果然是常老爺,天生就是生意人,便宜爹跟秦縣丞為了給竹山縣的百姓謀個生計,都快愁白頭了也沒想出來,可到了常老爺這兒,根本不叫個事兒。 這竹編的東西,雖不算什么金貴物件兒,卻勝在有野趣,在岳州是沒什么行情,可到了其他地方就不一樣了,若是做的別致有趣些,更受那些大家宅門女眷的青睞,能賣上個不錯的價錢,這手藝若是學會了,不耽誤正事,閑暇的時候編上幾個,換了銀錢,便不能發財,糊口是不成問題的。這才是授人以漁,是長久生計。 不過,宋夫人這邊兒做的卻不是竹編,心里好奇便走過去拿了一截竹子仔細端詳,宋夫人瞧見她走了過來“呦,這不是咱們葉神醫嗎,不說你近日都在老君觀坐診嗎,怎的今兒來了這濟民堂?!?/br> 棠梨“老君觀哪兒有勁節先生跟余大夫在,我隔日去便好,今日本是去府上給夫人請脈的,不想卻撲了空,府,府上管家說夫人在濟民堂,我便來了?!闭f著看了看那邊兒刷好桐油正晾曬的長短不一的竹筒,不禁道“這是要做什么” 宋夫人目光瞟了眼那邊的蘇氏,心知是怎么回事,聽棠梨問,遂笑道“是個小玩意,我屋子外頭就掛著一個呢,你見過的?!?/br> 宋夫人一提,棠梨倒想起來了,宋夫人是個極有生活情趣的,屋子布置的也是別具一格,尤其她屋里的那些小擺件兒小玩意,雖不見的是什么金銀古董,卻極有趣味。 棠梨尤其喜歡,那廊下掛的一串風鈴,不是尋常的銅鐵所制,而是竹子的,把竹子截成長短不一的竹筒,用風箏線串起來,懸在廊下,若有風便會發出聲音,雖不似銅鐵清脆,卻有古拙的韻味,棠梨每次去 ,都要撥上一撥。 棠梨恍然“原來是做風鈴呢?!?/br> 宋夫人道“這都是以往我做姑娘時鼓搗的玩意兒,不過是為了尋個樂子罷了,若不是這濟民棠,倒未想有一日還能當成了個正經營生做?!?/br> 棠梨道“宋夫人來濟民堂是教她們做這個的?!?/br> 宋夫人點頭“老爺常日里在衙門里忙公務,我自己一個人在家里也沒什么意思,來這濟民堂走動走動就當散心了,順便教她們做些小玩意也能換些銀錢?!?/br> 棠梨蹲身一禮“夫人善心善行,實在令棠梨敬佩?!?/br> 宋夫人“快別這么說,比起你這個濟世救人的神醫,我這又算得什么?!?/br> ☆、第146章兩害相斗 棠梨“棠梨是醫者, 與人醫病是該做之事, 宋夫人方是大善?!?/br> 秦夫人過來道“我說你們也別爭了, 其實也不是做什么善事,只要竹山縣的百姓能過個長久安生的日子就成?!?/br> 宋夫人“這話是, 咱們也不需這些虛名聲, 只能幫上忙便好?!闭f著嘆了口氣“這竹山縣本是山明水秀的魚米之鄉, 若無三害就好了?!?/br> 秦夫人“jiejie就別憂心了,你沒瞧見湖上一艘艘的船都是捉豬婆龍的, 這么下去, 用不了幾年,這水里的豬婆龍估摸就絕了?!?/br> 宋夫人也不禁點頭, 是啊,如今的豬婆龍雖仍有三害的名頭,實際上卻已成了一條財路,一只豬婆龍就能賣一千兩銀子, 這可是白花花的真金白銀啊,俗話說的的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就算豬婆龍再兇再惡也沒用,巨大的利益之前,世上從來不缺挺熱走險之輩, 更何況那些水寇本來就是亡命徒,宋夫人記得前幾日丈夫回來念叨過此事說自己在岳州任職多年為了這三害絞盡腦汁也未想出解決之法, 卻不想一個豬婆龍皮做的劍鞘, 便一氣解決了兩害。 宋夫人還記得當時丈夫一邊說一邊兒嘆道“更奇的是, 誰能想到這個法子竟還是個姑娘想出來的?!?/br> 宋夫人聽著稀奇,便問“什么姑娘這不是朝廷大事,怎么出來姑娘了?!?/br> 宋大人道“你呀還不知呢,這主意就是給你治病的那個葉棠梨想出來的,她一早就跟你那兄弟商量好了 ,她跟葉老夫人去京城拜壽奉上豬婆龍皮做的劍鞘當壽禮,博得太后歡心,這邊兒你兄弟讓常記貼了告示,重金收購,一夜之間豬婆龍便從三害變成了寶貝,白花花的銀子跟前兒,那些水賊自然眼饞,紛紛出來捉豬婆龍,偏常記的告示上寫得清楚,活的沒傷皮的豬婆龍才能值一千兩,若是死了,雖也收,價錢卻差遠了,那些水賊貪著銀子,自是千方百計都要捉活的,這活的豬婆龍哪是容易捉的,捉倒是捉著了,可水賊也搭進去了不少,這一招借刀殺人用的實在妙,官府正好袖手旁觀以逸待勞,做那得利的漁翁,可惜是個姑娘家,可惜了可惜了?!?/br> 丈夫一向眼高于頂,輕易也不夸贊什么人,卻說起棠梨一連道了數個可惜,可見心中的遺憾之意,而宋夫人之所以來了竹山縣的濟民堂,卻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