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
衣裳的鞋子長襪提包等物,另外還有幾件銀制金制的首飾,用來裝點門面。 到最后錢寶丫認為差不多了的時候,寶兒娘和錢玉丫已經雙雙rou痛麻木了。 勸也勸不了,買就買吧,反正都是為了她們好,大不了以后她們多做些針線活。 錢寶丫買的很歡樂,覺得來到這里那么久,一直繃緊皮子在掙錢糊口,花錢卻是第一次花的這么爽快,完后什么憋屈難受都沒了。 臨出街時,寶兒娘忽然一拍額頭,說道是她們娘仨都買了新衣,家里那爺幾個還沒份兒呢,如果回去被他們知道了,肯定要鬧別扭。 “那,咱們回去再給他們挑幾身?”錢寶丫提議。 “不用不用?!睂殐耗飺u頭,“哪兒那么麻煩,咱去買匹好布回去給他們挨個做兩身就行了?!?/br> 錢寶丫:“……行叭?!?/br> 于是三人又回了一趟裁縫鋪,從布匹堆里挑了一匹好的料子出來,然后就大包小包地往家趕。 走到租界入口時,錢寶丫讓寶兒娘她們先回去,自己另外去買點筆墨稿紙再回。 寶兒娘不疑有他,還問錢寶丫身上的錢夠不夠,要把自己帶的那點掏給她。 錢寶丫沒要,給玉丫使眼色,讓她拉著寶兒娘回去了。 等兩人走的身影不見后,錢寶丫沒去筆墨店,而是轉身到路口的幾家鋪子去了,招來伙計花上幾個錢兒跟他們打聽晌午發生在這里的那件事,特別是無理取鬧之人的身份和身家背景。 當得知對方只是百樂門的夜鶯,也是住在租界的某位官員的小情兒時,錢寶丫眉頭一皺,覺得有些麻煩了。 不過…… “據說她以前倒是挺受寵的,但最近好像因為太過猖狂得罪人當家太太了,他們老爺又尋到了新歡,這個昨日黃花可不就急了唄,只會拿咱們普通老百姓出氣?!被镉嬆笾X兒透露內幕,語氣中也是十分不屑的。 錢寶丫聽完后謝過,一圈下來大家講的內容都差不多,想來距離真相**不離十。 既然如此,那她并不介意痛打落水狗,給人雪上加霜一回。 幾日后,一家花邊八卦小報刊登了一篇文章,引起民眾不小的震動,之后一連串的雪崩效應更是許多人沒有想到的。 第49章 一朝回到解放前49 錢寶丫無權無勢沒有依仗,不能光明正大地給人教訓,為寶兒娘討回公道。 但不要忘了,她手里還攥著一根筆桿子。 詩文有云,莫笑書生無用處,文人自有筆如刀。 錢寶丫沒想做什么,只是用手上的這把‘刀’以戲謔調侃的口吻,將百樂門某位夜鶯奢侈狂妄的生活八卦了一通,順帶把給與她如此奢靡享受的金主也提了幾句。 然后明面上八卦滬市高官和歌女的風流韻事,暗地里隱喻對方尸位素餐、縱容情婦胡作非為等等,結尾再嘆一下如此國難當頭,竟有人這般行徑,令人心憂。 心憂什么? 當然是以小見大知微見著,懷疑是不是當局那些人也是這種貨色啊。 全篇幾千字,幾乎都是描寫人家小情兒過的好日子的,最后那一點只是三兩句隱晦地點了點,但有點腦子的人基本都能看出來其中想要表達的深層含義。 錢寶丫寫這篇東西的時候思維高度活躍,拿起筆幾乎是一蹴而就。 寫完之后感覺還可以,接下來就是怎樣投遞的問題了。 錢寶丫當然不會傻到用自己的筆名,更不能投到她現在連載的那家報社。 暴不暴露是一個問題,人家也不收這種桃色文稿。 那是末流的八卦小報才會做的事情。 以防萬一,在投出這篇文章之前,錢寶丫需要想辦法先把自己摘干凈,保證到時如果真成了,讓對方想揪出背后黑手都查無可查。 為此,她首先買來最普通的空白信紙將那篇文章裝了,然后只寫上郵寄的目的地址,再喬裝一番搭乘電車專門跑到另一個地方的郵局投遞。 投遞的目標是滬市里一家最喜歡八卦名流私密韻事的小報。 完后,錢寶丫沒有停下,又接連投出幾封,內容全都一樣,只有寄信地點和收信人不同。 這么大的覆蓋率,就不信沒有一家不刊登出來。 畢竟對于那些八卦小報來說,窺探意yin上層人物的桃色緋聞事件本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 所以當他們發現能有賺錢的投稿時,不管會不會得罪當事人,只要能借此撈上一筆,無論是什么,他們都是敢用的。 即使事后被人清算,大不了他們挪窩換個地方再來就是。 所以在錢寶丫投稿幾天后,某家小報紙就把她那篇娛樂調侃式的文章發出來了,引起一些人的注意。 起初大家只是當做很平常的小道八卦來看,但當時間過去,買的人一多,慢慢看出不對勁來了。 一部分義憤填膺的文人開始寫時評抨擊官員飽食終日、狗占馬槽等等,隨著更多有心人的推動,事態漸漸蔓延,直至牽連到對當局文恬武嬉、一無所能的討伐上。 眾多推手之下,一場文政大戲粉墨登場。 隨后短短幾天內,各種牛鬼蛇神陸續被掀開遮羞布露出丑陋的面貌,最終引得民眾憤怒,輿論嘩然。 最終,政府那邊終于被驚動了。 因為影響太過惡劣,而且正值北伐關鍵時刻,如果當局失去民心的話,后院起火可不是一件令人多么愉快的事情。 為了平息事態穩定大后方,有些人終究是要被舍棄的,順帶殺雞儆猴。 所以當政府調查到事件起因只是一篇文娛性質的小報文章時,那名在文章中作為夜鶯金主的官員理所當然地倒霉了,不僅叫上級訓斥一通,還被免職在家閉門謝客,以后能不能起復都是個問題。 上頭的人不是沒想過把寫文章的‘罪魁禍首’也給拖出來以儆效尤,但查來查去都沒發現背后是誰搞的鬼。 況且人家小報社只是發表了一篇寫歌女的文章賺點小錢糊口而已,又沒犯什么法,時值風口浪尖的,眾目睽睽之下也不能拿他們怎么樣,不然容易犯眾怒。 但估計等到事情過去再想教訓的話,人家早就熟練地換槍轉移地方了。 事實上,小報社還有幫派背景并不好惹,人家又賴皮臉不配合。 且這時候也沒有攝像頭什么的監視設備,即使查到了文稿來源的郵局,也查不出到底是誰寄的,最后這一塊只能不了了之。 因此,感覺被下了面子污了形象的政府當局,只能拿引起這一波輿論大討伐的游行發泄怒火了。 然后,那名被免職的官員又被拉出來作為典型被批判指摘了一通,里子面子都丟了個干凈。 至于導致他如此狼狽的禍首小情兒,下場當然也不會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