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3
的評論說幾句題外話:(過分腦補,指的是自行揣測并不存在的劇情及世界觀的行為,而非指善意的玩笑和對劇情的神展開~寶寶們千萬不要誤躺槍。)1、文中從來沒有說過皇帝是明君,也沒有提及他自身能力高低的內容——后文會提及;2、劉恒遠已經班師回朝了,所以皇帝用來威脅柳岸的不是鎮守邊疆的主帥,只是一個可能會被“兔死狗烹”且戰功赫赫的家族——所以皇帝并不是腦子進水;3、一個殺手組織擁有滅門和人口販賣的能力,這在本文以及大部分古代背景的文里,都不是新鮮或者夸張的設定——我覺得這個沒有可討論的余地;(別說古代了,現代也……)4、強行忽略文章的實際內容,而靠自己的腦補評論本文的行文邏輯和作者的行文邏輯,我很不認同這種做法。你的腦補或許合理,但是與本文的內容天差地別,貼在評論區,會誤導本文的讀者以及尚未入坑的讀者,我無法理解這種做法,而且不認為這是善意的討論。5、寫文兩年多,雖然成績平平,但是收獲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收獲是來自讀者的支持和理解。即便是遇到不喜歡本文的讀者,對于批評指正我也會尊重以待,但是批評指正的前提是客觀公正,而不是恣意腦補。---------------------------------最后,寫給所有寶寶們,尊重是相互的,善意和惡意也很容易分辨。實際上,對于評論區那些每天猜測劇情走向和寫小劇場的寶寶們,我非常歡迎,而且很樂意交流。不得不說其中很多的劇情猜測都出乎我的意料,也給了我很多啟發,很多的小劇場也特別萌(請不要大意的繼續啊~~)。感謝你們帶來的歡樂~~沒別的可報,繼續好好寫文~~愿大家一切都好(* ̄3)(ε ̄*)不好意思,話有點多了,請寶寶們見諒~~~【捂臉.jpg】-----------------------------------劉璟:丑媳婦總要見公婆……柳岸:猝不及防要見岳父……第46章賀慶帶著柳岸往前院去,一路上草草將劉恒遠的狀況告訴了柳岸。劉恒遠的身體沒有大礙,只是有些舊疾,雖然棘手,卻與性命無礙。北方的戰事持續了數年,劉恒遠身為主帥,大傷小傷在所難免。但有的時候迫于戰事的危急,他舊傷未愈便披甲上陣,久而久之留下了舊疾。這樣的舊疾對于普通人來說倒也無妨,但是對于一軍主帥而言,難免會引起不必要的傳言。劉恒遠想的周到,不想把事情傳出去,是以并未在外顯露。但是劉恒遠的謹慎究竟是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顧慮,還是有實實在在的擔憂,那就不得而知了。聯想到皇帝之前拿征北軍威脅自己的事情,柳岸不得不多想,總覺得北方戰事稍平,劉恒遠似乎也有一些微妙的直覺。到了前院,柳岸便稍稍將心底的猜測拋到了腦后。他不知道劉恒遠為何入府第一天便要見自己,但是心里還是沒來由有些緊張。對方既是大殺四方的征北軍主帥,又是劉璟的父親,而且與柳岸的父親也曾有些交情。前廳里,玉竹正和大夫在一旁討論藥方,劉伯叔垂頭喪氣的跟在一邊打下手。兩人見柳岸來了都有些驚訝,顯然不知道劉恒遠要見柳岸的事情。不過這會兒也來不及打招呼,柳岸徑直跟著賀慶穿過前廳去了里屋。柳岸快速打量了一下屋里的幾人,劉璟垂手立在矮榻旁邊,榻上坐著一個膚色黝黑的男人,男人的另一邊立著一個略年輕些的人,穿著武服,一身英氣。不用說,那坐著的人必然是劉恒遠無疑了。柳岸原本以為對方這會兒會臥床,沒想到一見之下從對方身上并未見到病氣,反倒自有一種威嚴之感。“大帥,柳岸來了?!辟R慶恭敬的回稟道。“卑職見過大帥?!绷豆笆值?。柳岸垂首靜立了片刻,并未等到劉恒遠的反應,于是稍稍抬頭,卻見對方面上帶著一絲溫和的笑意正盯著自己看。“好孩子,長這么大了!”劉恒遠說著招了招手,柳岸便走到對方身邊。這時劉恒遠站起身,抬手摸了摸柳岸的腦袋,似乎是在比劃柳岸的身高,果然片刻后他開口道:“過了年該十六了吧?”柳岸聞言一怔,抬頭看向劉恒遠。對方由于長年征戰,皮膚略有些粗糙,但是英氣不減,反倒更添了幾分威嚴。對方面部輪廓和劉璟極為相似,只是多了幾分沉穩,少了幾分輕狂。“多吃點,應該還能再長半個頭!”劉恒遠說罷揉了揉柳岸的腦袋,儼然一副大家長的語氣,表情帶著些許欣慰和生疏的親昵。柳岸已許久不曾感受過這種來自長輩的關懷,聽到劉恒遠的話之后,只覺得鼻子一酸,眼眶驀地便紅了,險些掉下淚來,心里不由對劉恒遠生出了幾分孺慕之情。劉恒遠驟見故人之子,偏偏這孩子又與那位故人長相頗似,一時間難免感慨又高興,倒是沒有留意少年的情緒。“當初我讓劉璟去漓州,沒想到匆匆忙忙還是晚了一步。本以為就此錯過了,哪想到你竟能活下來,這或許就是天意?!眲⒑氵h道。想必此前柳岸的種種劉恒遠皆已知曉,因此對柳岸此前的遭遇頗有些長輩對晚輩的疼惜和擔憂。但是見到眼前這個少年的時候,他又禁不住欣賞,只覺得柳岸怎么看怎么順眼。“當年我與你父親同朝為官,一文一武,他是運籌帷幄之人,我卻只會舞刀弄槍,自認是個粗人,所以甚少與他來往?!眲⒑氵h感嘆道:“但我與他雖是君子之交,卻也有些情誼?!?/br>柳岸默不作聲,聽著劉恒遠回憶與楊敏行的往事。“他辭官離京的時候,我還去送過他。當時雖然不知他為何做此決定,但是也隱約知道他有自己的苦衷和思量?!眲⒑氵h道。柳岸聞言看了劉璟一眼,兩人都知道其中內情,但楊敏行已不在人世,這內情總不好講給劉恒遠聽。“你家里出事之前,我接到消息,說陛下有意想要將你父親請回京城教導太子。當時三歲的小皇子剛封了太子,也快到了開蒙的年紀?!眲⒑氵h道:“你父親辭官后與京城素未有往來,我便想著讓劉璟路過漓州的時候,將此事告知你父親,也好讓他有個應對之策,沒想到……”既然楊敏行當年那么決然的辭官,必然有他自己的道理。劉恒遠雖然是個武人,卻也難得敏銳,知道皇帝請回楊敏行一事必然會引起些許塵封已久的問題。可是他沒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