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4
正是大漢如今已成型卻無人去捅破的事實,朦朦朧朧之間劉協只覺似乎有什么一直被他奉為真理的東西被推翻,又有新的道理漸漸成型,他像是撥開云霧看到一個全新的大漢。劉協腦中嗡嗡不斷,只能聽到謝知非的聲音從他耳邊注入,在他腦海中不斷回響,“若開恩科,授官的舉子心感陛下,焉能不奮力效國誓死忠君?此時司隸郡縣多為空置正可授予官職,陛下詔天下之后必有無數流民返回,再有心向大漢的官員赴之履職,司隸之地不出三年必煥然新生!”謝知非描繪的那個畫面讓年幼的劉協不禁咋舌,心里越是激動話越是說不清:“將……謝將軍……”“臣在?!敝x知非的話很淡很輕,然而卻給人一種信服的可靠感。謝知非緩緩道:“臣一直在!”劉協被謝知非那雙眼睛注視,平靜毫不波瀾的眼睛,像是從來未曾離開過,一直在身邊的無聲守護。這一刻,劉協不斷跳動的心漸漸平穩下來,他知道自己如今站在一個十字路口,往前一步或能如光武皇帝一般。他該不該往前?劉協在謝知非注視下終于下定決定:該!關于如何當皇帝劉家的人未必人人都點亮了這棵樹,然而對于如何收買人心,似乎劉家的人在投胎之前便已經點好了,天生滿點根本無需他人傳授。原本同謝知非面對面跪坐的劉協突然站起來,認真的將自己一身只能算是整潔的衣服理了下衣襟,正了正頭冠,隨后劉協對著謝知非拜下:“還請將軍教我!”教書育人這樣的事,謝知非還真沒怎么干過,多是直接丟給別人去了。面對對他行拜師之禮的劉協,謝知非立刻也對之拜過去,順便將這個工作麻利的甩給還沒過來的曹cao:“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但陛下同臣與相國同心,臣便不懼他人之言,愿隨陛下重振大漢!”科舉的出現,必定會受到世家大族和朝中重臣的阻攔,然而只要劉協認定了科舉,其他人的反對只會讓劉協同謝知非和曹cao越緊密。那樣的情況謝知非可謂是求之不得!世家大族越是反對劉協對這些人越是反感,局時劉協有名、他與曹cao有權、四周環聚吃到了甜頭的小士族之后再同一群除了嘴仗再沒更多實力的人抗衡。真到了那時候,連嘴仗謝知非他們都不必親自上,自有小士族的人站出來開撕,這日子實在是太輕松了。兩人直起身之后,看著眼前眼里滿滿全是感動的劉協,謝知非默默的表示:挾持天子算什么,讓天子心甘情愿同他們站在統一戰線那才是最好的做法!又同劉協說了一會兒客套話,沒聽到系統電子音的謝知非順便默默的對系統問了句:“我這不算收了一個精英弟子?”天子可是有王八之氣籠罩,怎么都算精英弟子!【他是漢獻帝】謝知非沉默了下據理力爭:“有我在,他這輩子估計是做不了獻帝的?!?/br>【不管你怎么做,在這本書里,劉協就是漢獻帝!在這本書里,這么大的一個負面BUFF,什么天資聰慧根骨優異都被拉到負值,我想放水也不行,除非你讓羅貫中活過來重寫一遍】謝知非默默看向眼前不斷向他詢問的劉協,莫名的生出了同情:“……”就系統這話的意思來看,就算劉協這輩子做了中興之主,然而在系統那里,依舊判定不堪一提??梢娛胀讲坏Y質有關,還同這個人在歷史上或者中的成就有關。待一個時辰后,艱難從漢獻帝的書房里脫身出來的謝知非開始思索:既然漢獻帝不算,那孫策總可以了吧!小霸王孫策武藝天賦非常優秀,打下東吳江山可見頭腦也非常不錯。想到這里,謝知非默默的算了下時間,孫策守孝的日子似乎快到了,也不知道他當年同孫堅說的話到底有用沒用。答案顯然是有用。將謝知非視作自己偶像,自己奮斗目標的孫策一出孝立刻便喚來自己的小伙伴商量如何投奔謝知非:跟著太尉平戰亂掃諸侯,建千秋功名,只是想想孫策便覺熱血沸騰!對于自己的好朋友,周瑜早已為其謀劃好,在最初的時候,周瑜眼中大漢江山不固天下大亂將至,他自己這小伙伴與其匡扶大漢還不如學齊桓公、晉文公那樣創一番基業。然而這一切在謝知非攻下長安后變了模樣,以天策軍如今威勢以及孫堅同曹謝二人昔日同伐董卓的舊情,若是孫策顯露出自己要圈地為王打下一番基業的意圖,周瑜敢保證曹謝二人定然會勃然大怒,然后打著替故友教訓不孝子的名義,越過其他人第一個收拾孫策!這時候提創基業,那不是為了孫策好,而是存心要坑自己的小伙伴。不想坑孫策的周瑜立刻為其推薦了第二種辦法:學孫堅的路,一顆紅心向大漢!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周瑜看天下大勢之后得出一個結論:只要孫策愿意向漢投誠,以孫堅同曹謝二人當年的交情必會為孫策保駕護航,有曹謝二人照拂,孫策在朝廷必然順風順水。只是周瑜還沒開始說,孫策已經雙眼發亮的表決心了:“漢祚衰微天下紛亂,袁紹等人擁兵自重各圖發展。除曹謝二公無人出于公心,扶危濟亂。先父曾與二公共伐董卓,然功業未遂便為黃祖所害,我雖年輕識淺卻有心要繼承先父之遺志,為大漢盡忠?!?/br>周瑜嘴里發苦:他怎么就忘了孫策對謝知非有多推崇。見眼前渾身洋溢著‘要北上,去長安’的孫策,周瑜嘆了口氣:“那你決定如何做?”當然是帶著一家人直接背上投奔謝知非還能如何?深知自己好友性格的孫策在看到周瑜幽怨的眼神后,渾身一震,動了動腦子后認真道:“我想先去袁術那里去,請求他把先父當年的舊部還我統領,再去長安投奔二公!”然而即便孫策動了腦子之后的決定,依舊讓周瑜扶額:“……”孫堅生前被稱做江東猛虎,座下將士那是實打實的厲害,就孫策這樣直接去要,周瑜已經能想到自己好友空手而回的模樣:“私以為你應先差人送信與曹謝二人,表明自己歸附大漢的決心?!?/br>孫策莫名其妙:“為何?”因為到嘴的肥袁術不會吐出來啊,更何況這塊肥rou在孫堅死后已經到了袁術的肚子里,袁術要是舍得吐出來那才是活見鬼了。袁術自己不愿意吐出來,那就必須讓袁術無法反抗的勢力出場才可以。而放眼當今天下:于名,天子名正言順;于勢,天策勢不可擋。除非天子下令,明詔黃蓋等人隨孫策入朝外一時還未有更好之法。周瑜遞給孫策一個自行領悟的眼神:“但袁術不敢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