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2
再伴著身周的蟲鳴鳥叫,呼吸間也帶著一種甜意,這里似乎到處都透著一股生命的氣息,琮哥兒原本一直浮躁焦慮的心情似乎也好了些,呵,看來還真是來對了。信步走在微軟的土路上,一行人很快便引起了圍觀,等到聽說是來找他們東家的時候,幾個活潑膽大的小娃娃更是一臉果然如此的樣子,直接喊著“我知道我知道”便帶著他們向一個方向跑去。“少爺,這江南的莊子跟咱們京城差別好大??!”一邊走阿大一邊在琮哥兒身邊低聲說道。“相隔千里之遙,便是種植的作物都多有不同,自然差別很大?!?/br>并沒有走多大一會兒,眾人便在一處水塘邊找到了滿身泥漿的楊寧,站在那里盯著這人半天,琮哥兒愣是沒敢認。上次京城的時候就知道這人長的不像是一個書生,但也沒......沒這個樣子??!那種感覺,琮哥兒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該如何表述,反正這人除了臉型輪廓沒什么變化外,那氣質膚色竟然都像是換了個人一樣。琮哥兒在那一瞬間甚至有一種脫口而出“天王蓋地虎”的沖動!楊寧看到琮哥兒的樣子卻是只有驚喜沒有疑慮,雖然幾年過去了,琮哥兒的各子長高了許多,臉上的嬰兒肥也褪的干凈,但只要見過他的人,就不會輕易將人給認錯。黝黑的臉上笑出了一口白牙,伸出爪子一邊打招呼一邊就想在琮哥兒的肩頭拍一下。看到他這豪邁的樣子,琮哥兒卻忍不住吞了口口水,雖然也有些老友久別重逢的激動,但還是一側身給躲了過去。楊寧愣了一下,這才想起,面前的這位可是名門公子,并不是他每日里打交道的那些大老粗,這拍拍打打的是粗魯了些。而且,他看了眼自己的手......不由得笑得更加的尷尬,這上面還有泥巴呢!說起來兩人相交時間本來便短暫,又已經分開了幾年,雖有書信往來,但再次相見,還是免不了有些生疏。好在基礎還在,又有一些共同話題,想熟絡起來并不難,這不,只是一頓飯的時間,琮哥兒便已經換上了一身輕便衣衫,傍晚的時候已經跟著楊寧跑上跑下的研究那些魚塘了。這兩個人,一個是真的對田地情有獨鐘,一個是為了不讓心中的擔憂思念泛濫成災,而轉移注意力拼命工作。一個的實踐經驗加上另一個的奇思妙想,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塘的面積便擴大了近一倍,而且空間規劃也愈加合理了。近兩百畝的土地被按照地形,劃分成了大小不等的區域,每個區域都挖有池塘,池塘中可以養魚養藕,周圍由塘泥堆砌的道路上又種滿了桑樹還有少量的果樹。除了楊寧去年便試驗成功的那一片區域外,新開墾的地方并不好看,蓮花還沒有長成,周圍的桑樹還是光禿禿沒什么高度的幼苗。琮哥兒估計,這里如果想要能見人怎么也要到明年這時候,而如果要達到能讓人忍不住駐足流連的地步,怎么也要到后年了。時間雖然耗的久些,但只是這么想象著也讓兩人一陣陣的興奮。“這產量先不說,只這樣子一弄,土地的利用便已經達到了極致,至少比以前多了兩成以上?!睏顚庽詈诘哪樕蠋е┬?,心滿意足的看著眼前自己的作品,心中卻是在幻想著,十年后,他所能看到的土地都能這么物盡其用那得多好?!“桑樹畢竟只能結果養蠶,朝廷那里不會鼓勵大面積栽種的,魚rou雖然可以做rou松,卻也不能代替稻米,所以朝廷是不大可能允許這么大面積的改建農田的?!辩鐑簱u了搖頭。楊寧聽了這話卻是笑的一臉得意,“延璋這話卻是外行了,這池塘周圍的基臺上既然能夠種桑樹,種果樹,那自然便能夠種稻米,大不了種旱稻好了?!?/br>聽了這話,琮哥兒先是一愣,緊接著又忍不住握拳敲了敲自家腦袋,末了自嘲的笑了笑,果然又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剛剛只想著稻田里面可以養些什么,卻是忘了這茬兒,稍微反省了一下,轉身又向楊寧問道,“楊兄有沒有興趣兒著書立說?”著書立說是每個文人的夢想,楊寧雖然更愛種田種地,但畢竟是考中了舉人參加過會試的人,心里自然也不能免俗。但是聽了琮哥兒這話,卻也只是搖了搖頭,“想是想,不過,我只在這一地,見識畢竟太少了,便是這?;~塘的主意還是延璋出的呢?!彼騺硎莻€務實的人,農人也講究多少汗水多少收獲,幾十年后等年老時還可能回憶一生將自己的經驗全部記錄下來,傳于后人,現在卻是不行的,沒那個經歷。琮哥兒點了點頭,這是事實,不將大景走遍,不再深入研究個幾十年,還真是難以寫成一本能夠流傳百代的農書。見楊寧提到旱稻,便忍不住將那些雜交水稻的設想說了出來,這些都是后世經過試驗證明切實可行的能夠得到優良稻種的經驗。琮哥兒以前是想著能夠找些人慢慢摸索著種出來,然后將成果記在老爹那里的,這樣子即使是有弄虛作假的嫌疑,但至少讓老爹在現時能夠擁有巨大的名聲,也能夠提高一些他在朝廷中的身份地位。不過,這么些年下來,他也算是明白了,那么灑脫到有些憊懶的人,什么名聲什么地位他都是不會在乎的,多了甚至都會當做一種麻煩。即然如此,還不如將這些知識提點給楊寧,看著對面憨厚青年晶亮狂熱的雙眼,琮哥兒也突然有了種自己早晚會培養出一位農學大家的隱秘的興奮感。都是實際派,有了思路,自然會忍不住去動手,看看剛剛折騰過的大片水塘,大田里實在是找不出空閑的地方來做試驗了。楊寧那里又不想將試驗田建的太遠,那樣子路上來來回回的不知道要耽誤多少時間。所以,最后理所當然的那些被農莊上的人用來種蔬菜瓜果的小田遭了殃,一片一片的都被清理了出來,被楊寧分成了一塊塊的方形地塊,然后將從附近新買來的各種晚稻苗分門別類的種上。之后每天便像是長在了地頭上一樣,隨時隨地手里都有一個小本子,還有用碳條兒做出來的簡易鉛筆,以便他能夠隨時將這些作物的生長以及水肥情況記錄下來。然后晚上回去再認認真真的一條條清楚的記錄整理一遍,那狂熱的樣子讓琮哥兒看了都有些心驚,幾乎以為這位好友是不是已經風魔了。忙碌的兩個人如果不是身邊都跟著大把的下人照顧,恐怕連吃放的時間都不能定時,更不要說去理會那些有的沒的消息了。所以,當琮哥兒從王護衛那里知道徒睻那里的事情已經忙的差不多的時候,這才順便的知道了那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