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5
上薛鈞良的圣旨,不用大動干戈的打仗,也不會驚擾百姓,說不定百姓感激還會來投軍,這樣一來也擴充了兵力,難怪他如此勝券在握。滕云一刻也沒耽誤,奉王不日來襲誰也說不準,即使他身上還帶著傷,還是立馬就帶著兵丁動身了,一切早點解決,他也想早一點抽身,這么多事情都經歷,滕云始終會累,再也說不清誰是誰非了。薛鈞良修書讓當地官員幫助修廟,這勢頭自然弄得越大越壯觀越好,讓所有滕國人都知道,他能為滕國的先皇修廟,他薛鈞良也是容人之悲!薛鈞良寫好書信,就讓人快馬加鞭的帶過去,隨即嘆了口氣,他心里有諸多不解,能想出這樣不動干戈的計策的人,為何會愣頭愣腦的去燒云鳳宮?他實在想不明白,就算這個人和皇后有仇,也不會聽信滕淺衣的指使,就去放火,還是親自放火,被薛后陽逮了正著……☆、48第三章造化弄人奉洺從來不知道趙戮會粘人,平日里趙戮總是一副冷面的樣子,而且行事作風也頗為冷硬,然而這兩天,竟然得空就過來看自己。奉洺以為是他出征在即的緣故,因為畢竟自己也不想讓他去打仗,但是在這個奉國里,奉洺只會無條件的相信趙戮一個人。趙戮還是不怎么愛說話,也不表露什么感情,以往也如此,所以奉洺并沒在意,但趙戮心里清楚,自己有點不安,如今兩國交戰迫在眉睫,這一天終究要到了。奉洺招大臣商議出兵的計策,大家讓呂相說說,呂世臣道:“微臣一介書生,只懂如何安民,行軍打仗還要看逐鹿侯的意思?!?/br>趙戮望著地圖沉吟了一下,似乎是在思索,他現在的每一句話都說得十分艱難,每說一句似乎都是煎熬一樣。因為他的每一個步驟,都帶著欺騙的成分,誆騙著奉洺,讓他敗給薛鈞良。趙戮道:“薛國本身兵強馬壯,如今薛王又收服滕國軍隊,更不能小覷,表面看來是我們處于下風……但是滕國歸順,滕王下獄,民心一定不和,大王可利用這一點,從滕國著手,擊破出豁口,占領滕國,則可以兩方夾擊攻打薛國?!?/br>眾人聽了都點頭,呂世臣道:“是好計策,但滕國遙遠,行軍不易,如何能奪下滕國?”趙戮道:“滕國現在人心惶惶,不妨派人去散布謠言,說薛王要砍滕南侯的脖子,并且記恨滕國人殺害了皇后,要對滕國斬草除根,這樣一來滕國人人自危,當然無暇打仗。這種情況下,臣請命領軍一萬為先鋒,輕騎過去突襲,擾亂軍心,讓他們開城投降?!?/br>他說完眾人紛紛表示贊同,這確實是個好辦法,奉洺也覺得不錯,這樣一來他們站住滕國這個地盤,滕國有糧有水,還不用起寨扎營,到時候奉國和滕國兩面進攻,薛鈞良夾在中間,就算有天大的能難,也難顧左右。呂世臣道:“雖然有理,但微臣怕薛王會派兵沖突逐鹿侯的后路,后路已斷,豈不兵盡糧絕?”奉洺道:“孤就派人假意虛晃,正面sao擾薛國,這樣分散薛鈞良注意,逐鹿侯自能暢通無阻的到滕國去?!?/br>趙戮點點頭,心里卻嘆了口氣,奉洺如此信他,還要幫他掃除危險。大家在一起商量了萬全之計,直到天黑,禁宮大門要關閉了,大臣們才散去,而趙戮就留在宮里。雖然有很多人覺得趙戮是憑借爬龍床爬到如今的官位,但不得不承認,趙戮熟讀兵書,行軍打仗,無人能出其右,也不得不讓人佩服。趙戮不日就要出征,可苦了奉洺,被他反反復復的折騰,奉洺曾經也是武將,體力自然不差,但被他這般發狠的,仍然受不住。只是他從來不拒絕趙戮,連呂世臣這個木疙瘩都看出來。有一次奉洺和呂世臣商討重建洺水的事情,忽略了趙戮,兩人相談甚歡,趙戮都不知道自己原來吃了味,竟然當著呂世臣的面親吻奉洺。奉洺比他心思細,趙戮肯為他吃醋,他當然歡喜,只是嚇傻了呂世臣,呂世臣本身就是書生,難免迂腐一些,弄得一張大紅臉,好久不敢抬頭看倆人,總覺得該回避似的。奉洺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已經將近正午了,瑞雪站在一旁,表情也不知道是哭是笑,看他起來趕緊過來伺候洗漱穿衣。奉洺身上酸痛,雖然已經習慣了這檔子事,但他也不是鐵打的身體,一連幾天自然吃不消。“你家主子呢?”瑞雪嘴角有點癟,顫聲道:“主子說事不宜遲,今早帶兵出征了?!?/br>奉洺愣了一下,隨即笑道:“怎么了,我還沒舍不得,你就一副要哭的表情?舍不得你家主子么?”瑞雪擦了擦眼角,“奴婢……奴婢是替您舍不得?!?/br>奉洺道:“我信他一定能平安回來,趙戮打仗,還未曾輸過?!?/br>瑞雪聽到這句話,再也忍不住,眼淚撲簌簌的掉了下來,奉洺還當她是小女子,沒見過打仗的世面,安慰了幾句,給她放了假,讓她回去歇息。他哪知道,瑞雪是哭趙戮走了,這回是真的走了,這一趟絕技不會再回來了。趙戮臨走前還摸著奉洺的頭發,輕聲囑咐瑞雪,伺候好奉洺,說他身邊沒有可心的人,也只有瑞雪心思細一點。趙戮披上鎧甲,又望了一眼皇宮的方向,點了一萬親信,豎起大旗,上書“逐鹿先鋒”,浩浩蕩蕩的往滕國發兵而去。滕云帶兵趕赴滕國修廟,百姓聽聞了謠言,說薛鈞良要殺滕南侯,還怕滕國百姓作亂,要以除后患,只是滕云的到來打消了他們心底的顧慮。當地官員還怕薛鈞良的威儀,雖然不想出錢出力,但還是幫著滕云一起修廟。何氏三兄弟根本不服滕云,揚言只可殺,寧肯斷頭也不當苦工,騰云并沒強求他們,而是親自挽了衣袖,和將士們一起修廟。何氏三兄弟看在眼里,雖然仍然不服氣,卻不再謾罵滕云。滕國的巨賈們,有心懷天下的都來拜訪滕云,資助他錢財修廟,不少住在廟里的流民或者在當地生活不下去的人都紛紛來投軍,不幾日已經聚了兩萬人。滕云雖然一直出征在外,但是畢竟滕國是他的家鄉,當地誰是清官誰是貪官他知道的一清二楚。滕云帶何氏三人到這些貪官的府上,抓他們的兒子侄子充當兵丁,官吏們怎么會想讓自己的晚輩去從軍,但凡不想從軍的,必須出銀錢當做軍餉。沒有兒子的就把他們抓起來,說這些人腦后有反骨,必須殺頭,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