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7
家老爹炫耀,易釗則冷笑著捏住自家小崽子的臉頰rou,捏的小崽子淚眼汪汪。才三歲就這么狂妄,真不愧是我兒子。易釗實際上心里驕傲的快要叉腰大笑了。“不過你讀書也得認真些?!币揍摫硎舅€是要打擊一下小崽子,免得小崽子得意忘形。易蘇抱怨:“爹,你要求也太高了。我進度也不差吧?”“比你老子我差遠了?!币揍摾浜?。易蘇忙討好道:“那哪能和爹您比啊,都和爹一樣,怎能襯得爹格外與眾不同?!?/br>易釗一聽,也是啊。不過他還是不會讓小崽子輕易逃脫,于是易釗決定,在易蘇上學之后,自己還要親自教導一番。易釗叫苦不迭。三歲不過是啟蒙而已,他爹就要教他經史子集,這是揠苗助長。可全家都覺得易蘇學得下來,這次都不站在易蘇這邊。易蘇:QAQ爹,你是我親爹!弓弩再給你做一把,大字能不能少寫一篇?易釗:我當然是你親爹,弓弩要,大字也不能少寫!易蘇:_(:зゝ∠)_感覺心好累,不能再愛了?,F在我把志向從名垂青史改成混吃等死還有的救嗎?顯然爹媽祖父母不會同意易蘇小小的請求。易蘇就在全家人令人發指的寵愛,和易釗悉心教導下漸漸長大,長成一個人見人愛,聰慧早熟的好孩子。現在他字寫得不錯,也就是不錯而已,反正去拜師他那郡上有名氣的書法家,人家肯定將他拒之門外,絕不會收他為徒便是。易蘇也熟背了不少詩書典籍,但也就是熟背而已,讓他自己寫,他可寫不出來。不過對于他這個年齡,已經很是聰慧。且他為人處世和尋常孩童不同,讓家中人甚是歡喜。雖然易蘇覺得自己一個二十三歲的穿越者和同齡人比早熟聰慧,很是丟臉。這臉,丟著丟著也就習慣了。易蘇因無什么詩文創作,名聲在外不顯。但在易家中,已經十分出名。他祖父偏心眼到眼中只看得見他這孫子,其余孫子合起來都比不過對他一半寵愛。至于易釗,那更是將易蘇寵到了心尖尖上。易釗不重女色,但也是這個時代正常思想的男人,妾室沒有,通房不少。只是不知為何,子嗣緣分淺薄,到如今就這一個孩子。這孩子又如此討人喜歡,易釗不寵才怪了。以前易釗還會教訓易蘇,現在易蘇再調皮,他也是雷聲大雨點小,雨點還絕對不會打到易蘇身上。當然,全家人都不同意易蘇調皮就是了。易蘇對著易釗擠眉弄眼,搶了易釗雞腿就跑。易釗氣得直哼哼。這小崽子,又沒少他一口吃的,他就喜歡跟自己搶。這么大的人了,還喜歡撒嬌,真該管教管教了。但當易蘇嘴里叼著雞腿,給易釗送了一朵花之后,易釗哭笑不得之余,還是沒忍下心管教。..............................易蘇五歲的時候,祖父去往異地當刺史。易蘇六歲的時候,易釗去了京城做官。京城如今很混亂,易蘇母親肚子里還懷著孩子,且快要臨盆了。易釗心想,京城再混亂,他也能護得住自己的孩子。且易蘇六歲,正是學習時,他不信任易蘇長于婦人之手,便要求將易蘇一同帶走。易蘇母親倒是同意。她知她那丈夫并不是長情之人,若易蘇離丈夫久了,丈夫若在京城有了其他孩子,怕會動搖自己兒子地位。京城山高路遠,她可管不了自家丈夫。只是易蘇不愿意在母親預產期將近時離開,即使家中都說他留下也幫不了什么忙。但易蘇還是等到弟弟出生,才與家中派往京中報喜之人一同進京。易蘇在他爹那里待了四年,他爹有了曠世奇戀,那曠世奇戀還給他生了新弟弟。他爹通房不少,易蘇早就習慣此事了。只是這“曠世奇戀”還是讓他心里發堵。他爹與公主是“曠世奇戀”,那他娘算什么?且漢朝公主地位很高,他爹成了駙馬,他娘呢?后他得知,雖然他爹和那公主都有了娃了,但他爹并不是駙馬,不過是情人關系。那漢朝公主是個寡婦,與他爹濃情蜜意,但似乎并未想再找個駙馬約束自己的自由生活。易蘇:???突然感覺漢朝貴族女子地位真是高啊,莫名覺得他爹好似有點可憐,仿佛是公主養的小情兒似的,或許在外面,那傳聞的什么“曠世奇戀”還帶著諷意吧?雖見自家老爹并非對此露水姻緣有不滿,但也沒外界想象的愛的那么瘋狂。于是易蘇一時腦抽問他爹,你該不會是為了保護咱們家,出賣色相了吧?這次易蘇遭到了他有生以來第一次結結實實的打,打得他幾日下不了床。易蘇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老男人的自尊啊,他為什么要戳呢?現在慘了吧?祖父母都不在身邊,也沒有老媽照顧自己,這日子真是太悲催了。不過在外面,這便傳成易釗愛公主成癡,長子不滿,易釗連平日最疼的長子都打了。易釗冷落長子,只一心一意撲在公主母子身上之事,仿佛已經坐實了。對此易釗只能心里罵道,媽的智障。易釗打了易蘇,心里便后悔了。但這小崽子不打,真是嘴無遮攔,必須得教訓。教訓完之后,他便日夜守在自家小崽子身邊,親自喂湯喂藥,常在無人之時抹眼淚。男兒有淚不輕彈,你說你何必當初呢?打了之后,心疼的還不是自己?可這事被添油加醋傳回老家時,易蘇他老媽氣得暈厥過去。她不管易釗在外面有多少女人,有多少曠世奇戀。這個時代的女人,本就幾乎不會將一顆心掛在丈夫身上,她們只會掛在自己孩子身上。即使現在幼子在身邊,但幼子愚鈍,長子不僅聰慧,還在她身邊時間最長,易蘇就是她心頭rou。誰動了她,就是剜了她的心。這是相敬如賓的易釗夫妻兩第一次離心。雖后來易蘇來信,向母親說明了此事并非外界傳言,但她老媽信了多少克不清楚,那對丈夫懷疑,在此時便已經埋下了。后來局勢越來越緊張,易釗自覺京中越來越危險,便偷偷將易蘇送回老家。之后群雄割據,紛紛起兵,易釗想接回家眷,但卻被自家兄弟在背后捅了刀子。他們瞞下了老家情況,只接走了自己家眷,卻將嫡母、長嫂和兩個侄兒留下了。原因也簡單,嫡母最重易釗,視易釗為親子。若嫡母在父親身邊,易釗話語權便大。而留下易釗妻子和兒子,更是釜底抽薪之舉。即使那漢朝公主給易釗生了兒子,但漢朝公主地位特殊,他兒子身份也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