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5
就消失的差不多了。況且就算沒有“異象”讓百姓信服,皇帝也是可以采取強制推廣的手段。為難的是一些居心不良的人,不肯讓土豆被推廣。他們不是不信土豆的好處,就是太信了。土豆推廣之后,百姓肯定對當今皇帝感恩戴德,死心塌地。無論是還有反心的,或者是想當土皇帝的,這可都不是好事。因此他們會千方百計阻攔這件事。不過對于慕晏等人而言,這些人也不過螳臂當車而已?;实郾菹卤囟艹晒ν茝V土豆,因為誰也不能阻攔百姓們吃飽的心?;实郾菹逻€能趁此機會,看還有誰心中有異。開國之初,總是有各種不順利,總是伴隨著許多腥風血雨?;实郾菹碌腔詠?,一直按兵不動,還未動過殺念。但動殺念是遲早的事。這天下,不流點血給一些人警示,是不會太平的。至于科舉,阻力小的原因也很簡單。世族們太自傲了。皇帝裝作在被各方說服之下,打消了讓寒門子弟也能直接選拔進入太學的打算。他道,寒門子弟的確在教育上和世族不同,因此不能用和世族同等方式入學。咱們來考試吧。咱們先在縣上來個考試,考過的叫秀才;再在各州來個考試,考過的叫舉人;最后再在京城考一次,考過的就是進士。在各州考試通過的人,就能當吏、當地方小官。而在京城考試之后的學子,則會在京城實習之后直接授官。前三名更是直接留在朝中。而太學院則是另一種考驗標準。太學院在冊的學生,就擁有舉人一樣,被授予地方小官的資格,且能直接參與進士考試,不需要從頭考起。太學院的學生要當大官有兩種途徑。第一是家族自己去向皇帝求,皇帝看在家族功勞的份上直接授予;第二種是參加進士考試,和從全天下選來的優秀學子去競爭。皇帝的意思是,其他閑職也就罷了,但有實權的大官,朕還是要選有能之士。你們說不屑于與普通寒門子弟同伍。那朕就選不普通的寒門子弟。這全天下層層選拔出的,最拔尖的幾十人,足夠讓你們正視了吧?還是說,你們的學識,壓不住這些寒門子弟?那你們這群世族子弟到底怎么學的?世族心想,皇帝該給的特權也給他們了,他們的子弟做官甚至比之前還容易,連聯名推舉都省了。人家寒門子弟還得層層選拔呢。而他們本來沒指望家中的紈绔子弟能當什么實權官職。家中的未來,自然有家族專門培養的能干人去掌握。難道說家族花大資源培養的人,還比不過那些寒門庶族?第69章然后皇帝又下令,進士必須考策論等等比較復雜的內容,專設一科只考經義的,只有太學學生能考,考完還是能授官,和進士一樣。當然,歡迎世族子弟也來考進士科。后來只考經義的,被稱為明經科。明經科取士,沒有后續殿試環節,直接算作二甲進士同等地位。而進士科考中者,還要經過一次殿試。殿試中,分出一二三等。一等只有三名,直接在中央授官。二等在朝中實習三年之后,根據表現授官。第三等則直接外放,從最末等的地方官開始做起。世族一聽,哎呀,他們還有特權呢??嫉谋冗M士簡單,還直接是二甲待遇。至于為什么不是一甲,那進士科的一甲也只有三人。從全天下中的寒門庶族讀書人中選的三人,也的確夠資格直接入朝為官了。而且,如果世族想去爭那前三,只要考進士科便成了。不過皇帝也說了,雖然歡迎你們來考,但是如果落第了可別哭。這是篩選寒門庶族讀書人的,考試可難可嚴格了。你們還是老老實實直接做官吧。但世族占據的教育資源的確占據絕大部分,所以許多驚才絕艷的文人武將都是來自于世家望族。而這些驚才絕艷之人,也多是有傲氣的。如果這些人足夠自傲,又不懼怕落榜后的風言風語,毅然決然的要與天下讀書人共同競爭,并且拔得頭籌,皇帝也會重用他們。皇帝并非想把世家望族都排斥在外,只是不想讓他們的家族凌駕于朝堂之上而已。科舉所培養的那些寒門庶族,足夠他慢慢拆散世家望族位于權力核心部分的官僚網絡了。而只要有一位寒門庶族能力足夠,立于朝堂權力上層,那么為了他自身的利益,他一定會選擇向同是庶族的人尋求結盟。當庶族和世族的權力對峙形成,皇帝就有更多的事能做了。而現在世族的人并未發覺皇帝這步棋,或者說,發現了也沒有用。皇帝用的是陽謀,是你知道怎么回事,也會乖乖照搬的光明正大的計謀。你世族要特權,我給你特權,寒門的讀書人要做官得考試,還要考很多次,這還不夠?難道你要說,非世族的人不準做官?世族的人可不敢這么說,這么說就是和全天下作對了。他們的利益網,也是要吸收非望族的能干人為他們做事。他們還要臉上那薄薄一層皮。況且皇帝已經給了他們如此優待,他們還反對,豈不是表明他們怕了寒門?世族的驕傲不允許他們這么做。“而且,大部分人……的確沒有想到陛下意思?!蹦疥虈@氣道,“他們能不考試不被舉薦就能做官,比之前還輕松。要想當實權官職,考試內容也比進士簡單,且只是在太學內部競爭。陛下對世族已經足夠優待了?!?/br>若他不是聽宿誼說過另一個世界的事,他也想不到那么遠,想到會發展到全天下都以進士為榮,朝中非進士的官員會被慢慢排擠到權力邊緣的地步。但知道結局后往回推,就不難理解了。有真才實學,經過層層考驗當官的人,怎么可能看得起只憑祖上蔭庇當官的人?漸漸地,連那些只考祖上蔭庇當官的人,自己都覺得自己能力不行了。若是慕晏還未做官之前遇到這種事,他定是會選擇考進士。因為進士夠難,因為進士能直接面圣對策,因為進士是和全天下最優秀的讀書人一同競爭。先不管之后的榮譽,他如此驕傲,怎會不想看看,自己在全天下的讀書人中,到底是個什么層次?他有如此想法,和他同等驕傲的人不可能例外。宿誼這點還是聽懂了。就像是武俠中,高手總是去尋找其他高手切磋,但求一敗,否則武藝將不會有精進。心胸廣闊,想要盡可能的在讀書一途走的更遠的讀書人自然也一樣。“所以科舉倒是容易推廣?!蹦疥痰?,“陛下已經派太子隨我處理此事,二皇子殿下則去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