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2
們的祖母慈順皇后年輕時的模樣,是那么的相像。 姜璉曾有幸看過祖母年輕時的畫像,據說,是一位極有名的畫師為慈順皇后作的??上Ш髞?,那副珍貴的畫像毀在了巫蠱之禍里,被付之一炬。 “阿苑,這些年,你過得還好嗎?”姜璉近乎貪婪地盯著眼前的女孩兒,也顧不得一旁的衛奕辰了。 “很好,倒是哥哥,變了很多?!苯螺矣浀?,從前的哥哥是儒雅的,像一卷書。如今的哥哥,卻鋒芒畢露,像一把出鞘的利劍。這些年,哥哥一定吃了不少苦…… 兄妹久別重逢,自有一番衷情要訴。 衛奕辰和緊隨著姜璉的步伐趕來的莊將軍一時之間成為了背景板。 第71章 姜璉將姜媛菀緊緊抱在懷中, 心也像是被填的滿滿的,這是他血脈相連的meimei??! “這些年,苦了你了?!?/br> 雖然姜媛菀說她被長寧侯接入了府中, 沒怎么吃過苦頭, 但姜璉并不相信。 父母去世時, 姜媛菀還那般小。驟然從皇宮中被送去清貧的尼姑庵, 身邊舉目無親,她又怎么可能不害怕?即便后來, 長寧侯無意間找到了她,將她接入了府中當做親戚家的小姐養著,可寄人籬下,怕是動了一草一紙、一針一線都要看人臉色,且長寧侯后宅那些女人哪個都不是善茬, 哪里比得上在自己住來的自在? “阿苑,日后, 哥哥會照顧好你,再不讓你吃苦?!?/br> 姜媛菀乖乖地趴在姜璉的懷中,心里頭暖洋洋的。 哥哥的懷抱結實有力,有他在, 仿佛就能夠為她遮擋住暴風驟雨, 風刀霜劍。她不必再為外頭的事情而發愁。 有親哥哥疼的感覺,真好。 這一路的舟車勞頓,仿佛都在這個懷抱中,煙消云散。 姜媛菀對姜璉的那股子依賴勁兒, 看得衛奕辰心里頭有些發酸。姜媛菀還從來沒有那樣依賴過她呢。一直以來, 姜媛菀在他的面前都相當自立,哪怕兩人如今已經算是確立了關系, 亦是如此。 可面對久違重逢的姜璉,姜媛菀卻露出了小女兒姿態,又是撒嬌又是依賴,像個找到家的小動物似的,露出了真正放松之態。 衛奕辰總算明白,為什么大舅子總與妹夫相處不好了,比如他現在對他大舅兄就很有意見!都抱了這么久了怎么還不把他媳婦放開?他媳婦眼睛里都要看不到他的存在了! “媛媛,別忘了咱們此行的目的?!毙l奕辰在一旁提醒道。 “對了,我這次來,是有極為重要的東西要帶給哥哥的?!?/br> 說著,姜媛菀看了看周圍,總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商議這等機要之事:“咱們換個地方說話?!?/br> 過了片刻,幾人坐在了姜璉在邊關的宅子里。 宅子外頭有姜璉的親兵把手,未經許可,不得放任何人進去。 姜媛菀見狀,從懷中掏出了那道圣旨遞給姜璉:“這是皇……叔交予我的,皇祖父留下的密旨。有了這道圣旨,我們便名正言順地鏟除劉太后?!?/br> 姜璉面兒上一排嚴肅地打開那道圣旨,仔細看了一陣,忽然問:“最近,京中可還發生了什么事?” “我們離開那一陣,聽說皇上想立哥哥你為儲君,劉太后不同意,兩人正僵持著?!?/br> 姜璉嘆了口氣,將那道圣旨遞給莊將軍和莊覃:“你們也看看吧?!?/br> 莊將軍與莊覃將那圣旨看完后,前者愁眉不展,覺得必有大變要發生;后者面上露出了興奮之色。 “爹,有了這道圣旨,咱們就可以扳倒太后了!皇上有意立殿下為儲君,沒了太后的阻礙,這將不再是問題?!?/br> 莊將軍冷冷地剜了他一眼:“你有沒有想過,皇上為何會將這道圣旨交給咱們?這說明,皇上已經彈壓不住太后了,咱們指不定要走到兵諫那一步?!?/br> “爹,我知道您希望京城好好兒的,皇上也好好兒的,可這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事?!鼻f覃正色道:“劉太后一直不肯安分,這次甚至還下手謀害皇上。若是不帶兵打回京城,您難不成害真想看到劉太后害死皇上,而后只手遮天么?” 他爹這人,打仗是一等一的好手,可就是在這君臣關系上,有些迂腐,一時繞不過彎來。不過,有他在,他總會想法子把他爹給勸服的。 “父親,這次不是咱們不安分,是太后不讓咱們安分。這封圣旨,是皇上給咱們的求援信,您難道要對皇上的求援置之不理嗎?” 莊將軍聞言,怔怔地看著那道圣旨,久久不語。 “殿下,您看這件事該怎么辦?”莊覃把主動權交到了姜璉的手中。 姜璉思忖片刻,道:“如今禁衛軍已有大半被太后掌握在手中,皇上想要除掉太后,收回大權,就憑這道圣旨,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咱們想要讓太后依照先帝的旨意行事,只有靠武力了?!?/br> “依我之見,咱們帶著這道圣旨,聯絡忠于先帝和皇上的將領,一塊兒打回京城去,鏟除jian佞,匡扶正統!” 勸說的過程不是很順利,許多將領對打回京城這件事還是存有顧慮的,畢竟做了這種事,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扣上一定謀-逆的帽子。 與此同時,京中的局勢越發嚴峻起來。 莊將軍大勝北涼人,為手下人請封的折子早早就遞了上去,朝中卻一直扣著那道折子,沒有做任何回應。 皇上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公布了姜璉的身份,并言明欲立姜璉為儲君,此事遭到了太后一黨的大力反對:“皇上并非無子,何故另立他人之子?” 皇帝滿臉蒼白地道:“國賴長君。若是朕這身子骨健壯,自可慢慢教導皇子,觀察其是否適合為君?!?/br> “可如今,朕不知哪一天便不中用了,我大齊東有夷人虎視眈眈,南有蠻人面服心不服,西有前朝勢力猶未除盡,北涼人雖說眼下暫時敗落了,但日后會如何,還不好說。在這種情況下,朕如何放心將國家交給一個不知道能不能長成的小孩子?” 劉太后道:“朝中有這么多大臣輔佐,你還有什么好不放心的呢?” 皇帝幽幽道:“朕如今尚能做主,朝中都要為前線戰事和立儲之事吵個半天,若是換成個拿不定主意的新帝當政,日后怕是外敵還沒打過來,咱們自己人先打起來了?!?/br> 此話得到了許多朝臣的贊同。 皇位上若是坐著個奶皇帝,終究不如坐著一個能拿主意的成年皇帝讓人安心。 皇帝提議的儲君乃是康毓皇太子的嫡長子,從名義上來說很合適,從自身才干來說——當初皇長孫就頗有才名,如今在對陣北涼一役中又立下了赫赫戰功,文武兼修,就更合適了。 有這么一個儲君回來主持大局,總比大權完全落入劉太后手中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