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
一衡量,知道霍姜不是貪便宜的性格,也許只是純粹的想買個二手貨?可這樣一來,宋老師又有點難辦,他既不想太貴賣給霍姜讓他破費,又不想要太低的價格讓他難堪。血氣方剛的年紀,能有這樣的胸懷,宋老師對眼前的年輕人很是欣賞。略一思量,宋老師伸出手比了一下,“一千五,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我那支手機,除了后蓋有條劃痕外,還是八成新的?!?/br>霍姜一聽有劃痕,又有點猶豫,“劃痕啊……”宋老師笑道,“又不影響使用,你現在出去收這個款型最少也要兩三千的?!?/br>那倒是……霍姜有點心動。宋老師循循善誘,“小姑娘嘛,你給她配個好看點的手機殼,還不是一樣用?!?/br>對??!霍姜眼前一亮,想到霍茴拿到手機后的樣子,當即拍板,“多謝宋老師!我這就去取錢,您什么時候方便把手機帶來?”宋老師笑瞇瞇地約了個時間,就算完成了這單生意。兩人聊了幾句又留了姓名后,霍姜趕著上晚班,高高興興地回了川菜館。宋老師回到攝影系的辦公室,打開抽屜,拿出那支被賣掉的iphone4,嶄新的機子上半點瑕疵都沒有,宋老師卻從桌上筆筒拿出一把刻刀,用刀背在手機后殼上劃出淺淺一道劃痕。這算還了一個人情吧?一支手機對宋老師這樣的人來說不算什么,但對霍姜,對霍姜的meimei來說,意義可能不太一樣。霍姜……宋老師總覺得這個名字耳熟。電光火石間,宋老師想起10月份即將開課的研修班,第一個報名并交了錢的學員,不就叫霍姜么!原來,這還是一段師生緣分。明明想給meimei買個手機,撿到了最新款的卻物歸原主。明明經濟條件不寬裕,卻大方豪氣地報名了學費高昂的研修班。這個名叫霍姜的小伙子還真是有趣。攝影家協會的委員,C大攝影系的名師大拿,桃李滿天下的宋教授突然對這個名叫霍姜的學生,充滿了期待。再想起另一個得意門生李斯文,宋教授的臉色又有點不好看。剛一入學的時候,李斯文的家境并不好,自己幫他申請貧困生補助還被拒絕了。當時宋教授覺得孺子可教,人窮志不窮,可沒過多久李斯文便搬出了學校租房子住,衣食住行都和學院的富貴子弟相差無幾,連價格昂貴的高檔相機都成套地買。他有什么人生際遇,宋教授到了這個年紀多少也能猜到,可他真不愿去想。宋教授收回思緒,繼續研究著培訓要用的授課提綱。晚上,霍姜興沖沖地打通了霍茴的電話。霍茴一聽說他哥果然給自己買了個手機,高興得不得了。然后她就聽他哥說,想賣房,讓她在老家尋覓一下中介,可也別讓人上門看房,小心安全,一切等他回去再說。霍茴臉色一黑,“合著一個手機換一套房啊。姓霍的,兩年前你考大學的時候不賣房,你現在賣?你不會是在外面吃喝嫖賭去了吧?”“滾,你哥我都快吃糠咽菜了,哪有那份閑錢。我只是做了個長遠的計劃,想讓你明年考到B市來以后,能有個家?!?/br>“家?你想干嘛?”“我想買房啊。賣了老家的,在B市買?!?/br>“吹牛吧你,小心賣掉房子敗了家業,讓我跟著你吃糠咽菜!”霍茴嘴上這么說,可幾天后,當她收到那支后殼有劃痕的二手iphone后,還是乖乖地去轉了一圈中介。當年霍姜高考,成績并不差,至少也能走個二本大學??删褪且驗榧依锏姆e蓄供不下兩個大學生,而自己成績更好……哥哥就去學了廚師,還美其名曰“子承父業”。依著霍茴的意思,這房子,兩年前就該賣了。但事實上,讓霍姜決定提前賣房的原因,是他的網絡影響力逐步擴大,終于有第一單買賣找上門了……第6章初遇霍姜原以為,自己的創業路才剛剛起步,還有好長一段距離要走,卻沒想到第一單買賣就是大生意,著實的開門紅。廣告商是一家做鍋具的廠家。在中國式廚房里,信德鍋具從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是老品牌了,質量上一直保有口碑,也正是質量讓這家老企業屹立不倒,經久不衰??呻S著時代的發展,信德鍋具在廣告宣傳方面落了下乘,市場份額一直難以和新興大品牌以及德國品牌抗爭。一位新上任的市場部經理決定調整市場戰略,將銷售手段擴充到電商領域。自然,營銷策略也要隨之變動,轉移到網絡上去,走一走親民路線。秉著要借助網絡力量,掙回一席之地的信念,信德鍋具將視線投放到了一些網絡營銷號上,其中就有@霍姜食肆。這個年輕人的微博賬號最近一個月特別活躍,雖然現在人氣沒有積累到明星高度,但無論圖文風格還是宣傳路子、更新頻率都對了信德的口味兒。更重要的,市場部的楊經理發現,霍姜走的并不是普通營銷號的路數——他是想把自己炒紅,把自己變成一個品牌。后生可畏,楊經理一琢磨,開始打起霍姜的主意。霍姜收到工作邀約私信的時候,一開始還以為是騙子和垃圾消息。直到后來對方發來了詳細的計劃書,霍姜才眼前一亮,知道自己迎來了人生的第二個轉機。信德鍋具發來的計劃書雖然沒明說,但霍姜知道對方既然瞄上自己這個沒什么名氣的楞頭青,一定是抱著從頭培養的心態。也就是說,如果合作促成,雙方就成了綁在一股繩上的螞蚱,對方一定很愿意幫自己做推廣。這么好的事情,就看對方提出什么籌碼了。果然,對方負責接洽的市場部職員說,需要霍姜配合信德鍋具做創意廣告,以后他要保持每周一次的頻率發固定格式的長微博,并且把出鏡鍋具全都換成信德制造。每發一條創意廣告,報酬是一千塊,合同一簽就是一年。信德的人拍著胸脯說,你放心,推廣的事情交給我們,我們有額外的預算。正中霍姜下懷。所謂獨木不成林,霍姜太需要一個有實力的事業伙伴。每月至少四千塊的固定收入也許不算什么,但一個企業的推廣助力帶來的隱形收益卻是巨大的。出了這么大的力度扶持霍姜,信德卻只有一個要求——從此霍姜的微博就要在鍋具領域“排他化”,再也不能出現其他品牌的同款產品。霍姜謹慎又謹慎地了信德發來的合約,又反復研究了他們的產品系列,發現自己過去幾條美食微博的圖文風格竟然和他們的產品非常吻合——樸實的中國風??梢哉f,信德碰到霍姜,也算是天作之合。又要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