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4
,這天下是你的了?” 文宰相瞪了雙眼滿目不可置信,因為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本該死透了的尉遲璟! 他沒死!像是意識到什么,文宰相后退一步,果不其然,剛才團團圍住柳太守一家的侍衛和弓箭手,齊齊轉過身,將刀和箭都對準了文宰相。 圍住大臣們的士兵,更是眼疾手快的將幾人攏到了尉遲璟這邊來,防止和文宰相太近,被他惱羞成怒動手殺了。 六部尚書和李老太爺顯然對突然出現的變動并不知情,目光緊盯著看著情況,他們不屑與文宰相為伍,但這位尉遲璟又是從哪里冒出來的?最為一個皇商,出現在此,更加的令人防備! “——太后娘娘駕到” 門外突然傳來太監的高聲稟報,除了小皇帝繼位大典那日,便一直在后官安靜養老的太后,第二次來了前殿。 作者有話要說: 呦吼~本文要入v啦~~~撒花花~ 因為字數的原因,需要從24章開始倒v昂, 追文的寶寶們繼續從51章開始看就好啦。 然后明天會有萬字大章更新,在最新章(51章)留言會有紅包掉落呦~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筆芯~筆芯~筆芯~ ☆、第五十一章 太后娘娘一身正紅黑底紋的長鳳袍, 頭戴金冠,身后跟著八名丫鬟,手旁尚宮彎腰扶著, 款款走近正殿, 氣場強大。 李老將軍恍然, 這些年來司徒太后在后宮深入簡出,不理宮務, 甚至每年年底皇帝宴請百官的宮宴上, 太后娘娘都會以身體抱恙為由呆在自己的寢宮, 后宮很多的事情都是惠太妃cao辦, 太后的存在感非常低。 此刻一身正裝, 目不斜視走近大殿的太后娘娘,李老將軍又記起了坐在馬背上手握九節鞭瀟灑的司徒家大小姐。他的侄兒因為隨口調戲兩句, 便被打了個皮開rou綻,那個時候司徒家兒郎都健在,是司徒家如日中天的時候。 看太后走至尉遲璟身邊,所有人都明白了尉遲璟是誰的人, 當年司徒大小姐脾氣爽辣,喜歡路見不平。 后來進了后宮,先皇去世,太子登基, 司徒家男兒全戰死商場,司徒家后繼無人,太子身后沒有撐腰的外祖, 文武兩個攝政大臣把持朝政,太后便沉寂起來,一忍便是數年。 直到發生今日這樣的事情,原來太后娘娘不是性子懦弱選擇退居后宮,而是蟄伏起來,等待打倒文宰相的時機。 大臣們心中有了數,態度隱隱站在了代表皇帝太后正統權利的尉遲璟這邊,說到底小皇帝才是最名正言順的掌權者,即便小皇帝不在了,扶持皇宗內他人上位,也是太后和百官商議,輪不到文宰相來一手遮天,點名是誰就是誰。 文宰相此刻還有什么不明白,自己這是入了套,可是他還有后手。 “哈哈哈哈,哈哈哈,司徒靜我當真是小瞧了你,不愧是司徒耀的女兒,哈哈哈”文宰相放聲大笑,然后接著道:“但是那有如何?” “孫將軍的大軍已經入了皇城,你們的府邸都被包圍起來?!蔽脑紫嗄抗鈷吡搜蹘讉€尚書,他們雖然攜帶家眷來了,但府邸內還有不能前來的親人,不僅是在場的幾個大臣,所有在京為官的府邸,他都會控制住。 這話威脅是對大臣,也是向太后尉遲璟表明,如今皇城的掌控權已經在他的手里,說完了這番話,文宰相又對著拿弓箭的士兵們說,讓他們歸順他,以后自己不會計較云云。 尉遲璟發出一聲冷笑。朗聲道:“都出來吧,這就是你們平時敬仰的文宰相,謀反之心已經明白袒露出來了” 話音落下,從偏殿烏泱泱走出來了文武百官,各個面容蒼白,難掩心中忐忑,文宰相拉攏的人,大多數都是身在重要的官員,朝廷重臣。 其余小官,偶爾施恩賣個好,足以攥取人心。 所以大部分的官員,包括文宰相拉攏過去的大官,都想不到文宰相會到造反的地步,在他們心里充其量這也就是結黨營私,造反這樣誅九族,被后人萬世戳脊梁骨的事情,連想都不敢想的。 眼下情況很明顯,太后這邊就是宮里一些人手,文宰相卻有孫將軍的萬名大軍!足以踏平皇城。 是跟著太后娘娘這邊殺出去,還是歸附文宰相?百官心里打起了小九九。 “沒錯!”事情到了如此地步,文宰相也不在藏著掖著,索性直接承認了自己的野心,開口道:“今日你們若歸附于我,官仍會在原位,我不會傷及你們分毫,但你們如果追隨太后,可要想清楚一點,太后久居后宮,一個女人家,即便現在選擇跟隨她,她會認為你們會是我的人,以前為我做了多少事情,秋后算賬可沒準?!?/br> 文宰相氣定神閑的說著,為官這么久,他有信心,自己難不成還比不過一個存在感幾乎沒有的太后,一個商賈尉遲璟? 尉遲璟沒有多說,只是語氣淡淡道:“你們只需要記住一點,造反,誅九族。無論成敗,大慶朝皇室包括其追隨者但凡有一口氣在,叛徒必死?!?/br> 簡單的一句話,沒有文宰相那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所有人冷汗都下來了。改朝換代說來容易,實則里面的問題太多了! 先不說那些平日恭維文宰相的文官如何,其中武將已經全部站在了尉遲璟這邊。 “臣趙司,誓死追隨皇帝和太后娘娘?!?/br> 一人表態,其余武將紛紛表示站在太后這邊,他們本身和文宰相便不對付,文宰相登基的日,便是他們的死期。當然,有的文官也默默走到了文宰相那邊。 到最后的場景居然是太后娘娘這邊的官員占一大半,文宰相那邊只有十幾名,這出乎文宰相的預料,目光寒冷的掃視那些站在自己對立面的臣子。 所有心知肚明,平日當官昏庸點便罷了,此刻再昏庸站錯位置,那便是抄家滅族的大罪。大部分文官心里都有桿秤,和文宰相相比,他們更愿意支持正統,死后也無愧于心。 他們追隨皇帝太后,若敗了,是自己英勇,死的意義重于泰山。家族充其量就是發配,可若是站在文宰相那邊,那是造反,誅九族不說,死后也要下地獄。 即便現在文宰相勝了又如何,邊境六十萬大軍會服他嗎?接下來只會是一場又一場的戰爭,那個時候才是他們更糟心的時候。 索性,不如現在表明立場,死,也要有名有姓,站著死。 大慶朝的官員都是科舉制考上來的,為官年頭越長,可能越會搞官僚主義,但心里最初文人的傲骨仍是在的。如今,便顯現了出來。 文宰相有些氣急敗壞,指著所有人說了句:“不知所謂?!?/br> “文宰相很篤定自己會贏?”尉遲璟反問,然后不等文宰相回答接著道:“把人帶上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