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5章
江淮戰區毫無疑問,是這一場大戰的中心。 而耶律珍集結了他能集結的所有兵力,想的就是直取要害,不再在旁枝末節之上與大宋糾纏。 真要讓他在江淮取得了突破,其軍隊便可長驅直入,直逼大宋腹心。 所謂的長江防線,根本就無法擋住對手的兵鋒,可謂處處都是漏洞。 而一旦腹心受到致命的威脅,其它地方也就無法確保穩定了。 至少在西軍方面,蕭誠就不能保證到了那一地步,自家大哥還能鎮得住所有人。 蕭定是西軍領袖,但西軍如今在本質之上來說,差不多仍然是一個部族的聯合體,每個人的利益不盡相同。 真到了那個時候,只怕連張元也會站到蕭定的對立面,如果走到這一步,蕭定又能做什么呢?還不是只能順水推舟! 江淮能不能頂住,在蕭誠這里,不僅僅是一個方面的問題,而是一個全局性的問題。 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互相支持。 如果說江淮是第一戰場,則襄樊便是第二戰場,而眼下張誠在河東的動作,則是第三戰場,至于西軍,只能算作牽制。 而鄭則仕所說的那千條海船,十萬大軍,則是蕭誠布置的第四戰場。 眼下大宋的軍力布署,活生生的就像是一只大螃蟹。 襄樊、江淮是這只螃蟹的主體,數年經營的防線,便似是厚厚的蟹殼,如今正在承受敵人的猛沖猛打。 而張誠與西軍的聯合部,則是這只螃蟹的一只大鉗子,現在,另一只大鉗子也要出手了,千條海船所攜帶的大軍,將在山東半島登陸。 兩只大鉗子一左一右,侵襲向遼軍的后路,目標都是河北路。 一旦功成,就是將整個遼軍給包圍在了中原腹地。 如果遼人不能在江淮取得突破,他們立時就要面臨后援斷絕,糧草斷絕,士氣垮塌的災難性場面。 所以,這兩個戰場也是對江淮戰場的另一種支持。 耶律珍不得不回頭看看這兩支隊伍,必須要考慮他要在多長時間內拿下徐州,才會有贏得這場戰爭的希望。 如果遲遲不能突破江淮的話,那遼人將不得不作出戰略性的撤退。 而這一撤退,可就不是退出江淮這么簡單了。 就正如承天皇太后蕭綽對齊國國王劉豫說得那般,拿不下江淮,他們就只能這退軍,退出江淮,退出河北,退過黃河,甚至于是連幽燕也無法保全。 而這,也正是蕭誠的如意算盤。 與遼國的戰爭,第一階段已經進入了尾聲。 歷經了八個月的鏖戰之后,大家將在徐州做一個了結。 徐州之戰,一旦以大宋的勝利告終,則戰事便將正式進入第二階段。 即收復故土階段。 河南失地,河北失地,河東失地,京東失地,都將在第二階段得到收復。 收復失地,還都東京,則意味著第二階段戰事的結束,新宋將在第二階段戰事結束之后,獲得政治之上的大豐收,朝廷的威望,將在這一階段達到頂峰,而這個時候,在北方大力推行已經在南方施行多年并且行之有效的各種改革,也將不會有任何的阻礙。 而在此同時,對遼作戰的第三階段,也將拉開序幕。 北伐幽燕! 鄭之龍站在泉州港碼頭,他的眼前,是無邊無際的一條條海船。 匯集在這里的各類能進行遠洋航行的大海船多達五百余艘,這些船將在這里裝上士兵,武器,糧食等,然后揚帆起航,一路駛向山東半島。 而這個時候,廣州港那邊的船隊,應該早就起航了。而揚州的船隊,現在大概也進入到了最后的裝船階段。 三支船隊,距離不同,任務量也不同,長途航行所面臨的困難也不同,但最后,卻要在截止日前完成匯合形成一支大船隊并協助部隊登陸。 在最初領到這個任務的時候,鄭之龍只覺得首輔蕭誠一定是瘋了,這完全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可是不管他肚中如何腹緋,蕭誠的命令卻不容違拗,一年多來,他與父親兩人殫精竭慮地制定計劃,而他,作為計劃的實際執行者,更是跑斷了腿,cao碎了心。 現在,他的心中充滿了自豪。 一些在最初看起來不太可能的事情,真正做起來之后,才發現,原來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去解決,一個困難接著一個困難的去克服,在不知不覺之間,卻突然發現,自己距離最后的目標,居然已經不遠了。 再向前一步,便是終點。 不過為山九仞,卻又可能功虧一簣,九十九拜已經做完了,絕不能壞在這最后一哆嗦之上,所以越到最后,鄭之龍便越是小心翼翼,事必躬親,務必要做到萬無一失。 這是他聲名雀起,一飛沖天的最好機會。 不像自家兄弟鄭之虎,早就名揚天下,他這個大哥,卻一直是默默無聞地在老家管理著內部事務,雖然有錢也有權,但終究是有些意不平。 真要論起能力來,他又怎么會輸給自己的弟弟呢? 這一回正是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時候,此事功成,朝廷絕對不會吝嗇封賞,以這一次的功勞再加上這些年來,自己默默地在大宋海事協會之中的功勞,一個候爺的賞賜,那是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