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0
候,如果邁得木里棋還反應不過來自己被宣宗皇帝與柯爾騰聯手涮了一把的話,他就白長那么大年紀了。 但邁得木里棋醒悟得也未免太晚了,這四萬漢人大軍就此在敕勒川內落地生根,二十年之后,胡漢混居、互通婚姻的局面已經徹底形成,等到光宗皇帝上位后,不費一兵一卒,接受了敕勒川內諸部投誠,將北部徹底劃入大莊的行省之內。 不過這些也都是后話了,宣帝九年柯爾騰打下敕勒川后,早已經等得要迫不及待的宣宗皇帝終于能急不可耐的做了一件自己早在五、六年前便已經準備的妥妥當當的事情了。 ——封后大典。 其實在鐘意順利產子的三個月后,宣宗皇帝便又去找了長寧侯一趟,想讓長寧侯出面去說服兩國大長公主,默許自己冊封鐘意為皇后一事。 不過當時的長寧侯卻又悠悠然的反問了宣宗皇帝一個他不曾深思過的問題:“陛下想封阿意為后,老臣自然無話可說……只是陛下有沒有想過,北邊那位如果找過來的話,阿意屆時在風口浪尖上,到時候萬一有風聲走漏了出去……一個有胡人血統的皇后與皇長子……” 宣宗皇帝聽了一怔,下意識道:“這也沒有什么,朕既已經打定了主意要封阿意為后,就絕對不會為這等事所擾?!?/br> “老臣自然相信陛下的決心,”長寧侯幽幽地嘆了口氣,搖了搖頭,不甚贊同道,“只是做長輩的,自然是更希望孩子們的路能走得越順越好……陛下既已認定了阿意,后宮中只她一個,有沒有那個后位的虛名,其實也不差什么。反倒是若是北部那邊處理不好,一個弄不順,這是平白將受制于人的把柄往那些朝臣世家手里塞……前面都等過來了,陛下又何必要急于這一時呢?” “依老臣之見,陛下何不再等兩年,待皇長子年紀日長,帶著阿意與孩子親自去北邊一趟……屆時不管阿意是認或不認那邊,我們也都算是提前有了個心理準備,日后cao作起來,也可有兩種說法?!?/br> “若是阿意認了那那汝,我們少不得要與俺答族私下里多做些什么約定,不然若是最后逼得他們狗急跳墻了去,再把阿意的身份曝出來,我們這是打老鼠、也怕傷了玉瓶啊……若是阿意壓根就不想認,那這事兒就更簡單了,一徑否認便是,待陛下將北邊徹底收服、一切塵埃落定之后,就更沒有人敢多說什么了?!?/br> 宣宗皇帝聽得沉吟良久。 “其實陛下現在也不用想太多,”長寧侯想到了什么,又突然忍不住笑了起來,與宣宗皇帝出餿主意道,“你看阿意當初對她那大舅母的態度……她可并不是一個容易被血脈關系所輕易cao縱的小姑娘!更何況那那那汝是什么不好,偏偏是個俺答人!阿意又是從小在山西府里長大的,能對他有什么天然的好感才怪呢……” “這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呢,總是要相處相處才能慢慢處出來的,陛下只消一開始便在這源頭上將他們的聯系剪斷了,只要那那那汝壓根不知道阿意是她的親女兒,他又能對阿意好到哪里去?他當年在西山截道上,可是將裊裊身邊跟了許多年的貼身婢女都一徑殺了……這樣殘暴無情的人,反正老臣我是對他沒什么好感,陛下只要在源頭上便將他誤導了去,他那邊不主動過來,阿意這里也未必會留戀他什么……陛下您覺得呢?” “反正我主要是怕阿意后面再知道了會傷心,旁的倒也沒什么……要是我當年就能將那那汝給一刀砍了,也沒現在這么多事兒了?!?/br> 宣宗皇帝聽罷沉吟良久,緩緩開口道:“聽外祖父這么一席話,朕反倒覺得,阿意愿不愿意認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朕得先將北部的敕勒川平了,叫他們沒有力氣再生出各種詭譎心思來,才算是將阿意的身份弄得徹底無可指摘了去?!?/br> “而在這之前……朕輕易立后或者立太子,”宣宗皇帝搖頭嘆息道,“好像對她們母子倆都不是什么好事?!?/br> ——當初一回不選秀,洛陽城內外便能滋生出那許多惡意的流言蜚語來,倘若現在便冊立了中宮皇后,若是鐘意的身份本身無可指摘便也罷了,那那汝的存在,可是一個極其容易被人拿出來攻詰的點。 長寧侯有一句話說到宣宗皇帝心坎里了:縱然宣宗皇帝本人不懼這些,但他卻也并不想讓鐘意再遭受這些無謂的非議了。 鐘意前面那十五年,宣宗皇帝不曾參與過,便已經叫他每每想起,心中便酸澀難忍……后面這大半生,便更不會讓鐘意再受任何可以避免的苦處了。 載,九年春,上親登泰山,詔告天地,冊立皇長子裴瓊為東宮太子,同年六月,冊封皇長子之母鐘氏為后,賜金冊金寶。 封后大典當日,朝廷百官整裝齊集,有“小宰相”之稱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馮毅立于皇后鐘氏西北方,朗聲宣讀冊立策書,慎思殿大太監劉故手持鳳璽,神色莊重的交予了皇后鐘氏,鐘意對著宣宗皇帝遙遙一拜,宣宗皇帝笑著自帝座上朝她伸出手來,二人一同端坐,齊受百官跪拜。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