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02
撲通一聲跪了下來:“父皇,都是兒臣管教無方!幸得沒有注成大錯,否則……兒臣愿意接受懲罰!” 正宣帝揉了揉太陽,冷冷地看著下面的朝臣:“如何?” “回皇上……此事殿下也有失職之處,但全都是此毒婦所為!”陳府尹道?!艾F在人證和物證……” “這人證和物證都指向著太子呢!”梁王冷笑道,“剛剛這平安說了,說是跟兩名小將軍是跟太子詳談,而不是側妃!而且,眼前這位這可是太子側妃??!聽說,側妃還有個才六歲的女兒呢!若她不替罪,孩子都不能活了?!?/br> “梁王,你心思歹毒,你以為人人都像你一般狠辣無情嗎?”太子陰森森地看著他。 “父皇,宮外還有一名請愿的書生的百姓呢,你不讓人到外頭把眼前這‘實情’放出去么?沒得讓人誤會了太子皇兄?!绷和醯?。 正宣帝老臉冷沉,看了蔡結一眼:“你去!” 蔡結答應一聲,就匆匆忙忙的離開。 過了大約兩刻鐘左右,蔡結就急急忙忙的跑回來,一臉的冷汗,臉色鐵青:“回皇上……奴才已經讓人解釋過了……但那些學子和百姓還不走,大叫著……推一個女人出來糊弄誰……” “放肆!”正宣帝冷喝一聲。 太子和錢志信、姚陽成等人也是臉色鐵青,拳頭緊握。 正宣帝老臉冷沉,又看了下面的褚云攀一眼,只見禇云攀神色冷峻,顯然也是不信馮側妃這話。 畢竟,馮側妃的身份,替罪的可能實在太大了。 “皇上,此事的確有些不合理的地方,先是平安與馮側妃的話有出入。再者,這密信……倒是不知是真的馮側妃冒寫,還是……”廖首輔說,然后看了太子一眼。 “朕明白了!”正宣帝神色一正,“到底馮側妃與太子關系不一般,朕子不是如此糊涂之人。既然雙方各執一詞,那就讓證據說話?!?/br> “皇上這是想找人鑒定筆跡?”張贊道。 正宣帝點了點頭。 第344章 巧遇(二更) 聽著說要鑒筆跡,下面的朝臣一怔,不由地議論起來。 “不知皇上找誰鑒?”廖首輔說。 “眾愛卿說,誰好?”正宣帝有些聳拉的眸子往下面的朝臣一掠。 下面的人一怔,不由低聲的商量起來。 過了一會,才見上官修拱手道:“回皇上,若論起書法造旨,咱們京城里,自然是林國公當仁不讓。而且林家家世代出帝師,是為咱們大齊第一大鴻儒,國公不但書法造旨高,而且為人公允?!?/br> “上官統領說得不錯?!背谈?,“去年微臣辦一件大案,也是有人冒仿筆跡,找的林國公幫忙,到底是識破了。 “林國公?”正宣帝點了點頭:“此人不錯。除此之外再找二人,方是公道?!?/br> “回皇上,若說辨筆跡,有誰比得過駱公公?!闭f話的是蔡結。 “駱公公?”眾人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 怔了一下,才有人想起,那駱公公正是先皇手下第一寵的宦臣,現在正在定州養老,許久不進京了。 這駱公公最厲害的,就是鑒別筆跡,那可是一絕??! “再來一人……”兵部尚書烏峰道,“微臣覺得,法華寺的了空大師如何?” “不錯!”眾人聽著,連聲點頭。 了空大師佛法高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最主要的是,他是方外之人,這是誠實可靠。 “那就這三人吧?!闭酆軡M意,點了點頭,然后疲憊的揉了揉頭上的太陽,“都散了吧!” 朝臣們連忙跪安。 等正宣帝離開,朝臣們才陸續離開,而太子和馮側妃即一起被關壓進了大理寺。 因著駱公公在凌州,而了空大師即在京外法華寺,所以此案得三天后再審。 空外的書生聽得要鑒定筆跡,而且請的的是頗有公信和威信之人,并沒有徇私意思,倒是一下子全都閉上嘴,各自歸家去了。 外頭的百姓們也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等著結果,也打聽著大理寺的蛛絲馬跡。 “你們說,太子殿下是不是冤枉的?” “這個倒是難說了,畢竟馮側妃可是住在太子府,又有個孩子……嘖嘖,說不定是個頂罪的?!?/br> 立刻就有人反駁:“這種事情誰說的準,反正過幾天就會有結果了,咱們都等著吧!” 魚桂樓—— 大大的姜子牙垂釣的插屏,梁王與褚云攀正坐在此處商量對策。 “呵,我那個父皇真是用心良苦?!绷和跬嶙诖跋碌拈镜窕ㄩL榻上。手里轉著一柄桃花灼灼的墨香寶扇,紅唇勾著一抹冷笑。 正宣帝明擺著就是在維護太子,若是普通的案子,像馮側妃那樣的人出來頂罪,只要能說的過去,別人也不會說什么。 但是這次的事情鬧得太大…… 想著,梁王魅艷的眸子閃過狠辣的光。 馮家作為太子的勢力,在馮家軍里,如何會沒有他的探子。 太子讓馮家兄弟伏擊褚云攀之事,他早就收到了風聲。若是馮家兄弟真的去伏擊,他倒好抓個現行。 結果,不想這馮家兄弟倒是良心未抿,居然違抗了太子的旨意。 以太子的性格的行事作風,這兄弟二人是必死的。 梁王就找人盯著,兄弟倆果真被毒殺。 馮家兄弟也是極大義之人,在此之前,他們把信交給了平安,其實并非讓平安交給褚云攀以告發太子,而是交給太子,以此表誠意。 告訴太子:“我們馮家兄弟以死明志,為了保密,我們甘愿死!這封密信不會落到有心人手里,而是還給殿下!為的,只是希望太子不要忘了我們的忠心,念著這一點,只望太子善待馮側妃,也扶持一下馮家?!?/br> 但梁王又如何會讓他們得逞。 況且,以太子的性格,真的會如馮家兄弟所愿嗎?馮家倒下,馮側妃死是遲早的。 所以,馮家兄弟死后,梁王派人以太子的名義追殺平安。 平安向追殺之人表示,他愿意把密信交給太子,但追殺之人只說:“主子只想讓你們都去死,這才能守住秘密?!?/br> 平安覺得把密信交還太子此舉,跟本就無法保存馮側妃和馮家,所以才想到揭發太子。 平安也聰明,生怕交給官府,會被遮掩下來,所以躺了一陣,等到褚家宴席當天,才奔出來,當著所有人的面揭露太子,把此事鬧得人盡皆知。 到時逼于百姓的壓力,皇上想不公正都不行。 只是,平安千算萬算,唯獨算漏了帝皇的心! 拿馮側妃頂罪,全都在梁王的算計之內。 “林國公雖然是咱們大齊第一大儒,雖是帝師,但到底也是臣子,又如何真的敢忤逆皇上的意愿?!瘪以婆实穆曇?/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