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0
?” “我方才幫著優曇jiejie進屋奉茶的時候,見里面除了頭頂那三位爺,余下的倒是都來全了?!?/br> 便是說,太子、英親王和安親王都不在。 姝菡不再多問,一言不發回了罩房。 將那本賺殺魚兒握緊在手,她又將舊年里母親從普渡寺求來的平安符收進腰間荷包。 姝菡不免自嘲,她今日便要赴死,可見這靈符管不了用。那盛名在外的泓一大和尚原是個欺世盜名的草包。 也罷,若能拉了那位殘暴不仁的太子下馬,她縱身死,又有何妨? 想到這里,姝菡繞過宮人們侯旨的堂屋,只手握著手稿,立在圣駕回乾清宮必經的主道上。 腦海里思量,是將東西呈上去便觸柱,還是留個活口再把太子的惡行狠狠咬上一口。 身后一個熟悉的聲音卻橫空而來,打斷她全部臆想。 “你在此處做甚?” 作者有話要說: 你們猜對了,是徽大豬蹄子本尊沒錯了。 ☆、【救贖】 001 姝菡幼時自四歲便開蒙, 五歲始習字。 她臨過最多的帖,并不是閨中訓誡, 也并非詩書詞賦、經史子集。 案頭經年累月用墨汁浸染的厚重書冊, 是一部又一部晦澀難懂的佛經,上頭一字一句,皆是母親用心節選摘列。 她那時候雖天真懵懂, 難解其中奧義, 但時常聽母親說:經文里頭有大智慧、大境界、大慈悲。 此后抄得多了,便也從那字里行間悟出些稚童也可參透的淺顯道理來。 待成年后細品,方知所言皆是因果二字。 中有云:三世因果, 循環不失。便是勸著人多施善行,勿造惡業, 如是方能種善因、結善果,不然現世不報, 來世也必遭反噬。 道理姝菡雖懂, 卻是直到今日才有些信了這因果之說。 否則,她在世十六載,未曾有一日作惡, 如果不是因著前世業障的果報,怎么會一次又一次犯在這位煞神安親王的手中?就連離世前都要再撞上一面。 想到這里,姝菡攥緊了手中書稿,并不跪下行禮,也不回頭睬身后發問之人。 用不了一會兒,她就要親手將這部齊茉兒娘娘的遺作呈到圣人跟前。 無論圣人愿不愿意剝繭抽絲找到害死昔日摯愛寵妃的真正死因和幕后元兇, 進而罷黜東宮,但對于懷著叵測用心呈上書稿的始作俑者,他便是為了皇家體面,也斷不會再留著自己小命。 既然已是將死之人,又何必在意他安親王的喜怒。 姝菡冥想之際,安親王已負手立在她面前。本是一副盛氣凌人興師問罪的模樣,待看清姝菡此刻滿臉慷慨決絕的凜然之勢,終歸察覺出她的反常。 再低頭往下看,她手里握著一本約莫兩指厚的書冊,因日久年深紙張的色澤早已泛黃。 “手里拿的是何物?” 姝菡原想著,安親王晚來,必定急著去里面給皇帝和太后問安,未必有空和她消磨耽擱。 沒想到他會過問這要緊之物,權宜之下遂答:“是本詩文,想托了八貝勒的小太監捎去給寶華殿的宮女汀蘭?!鄙洗谓o汀蘭的信是鈴兒送過去的,想來安親王必定知道,剛好此時用來搪塞。 安親王卻不信:“拿來我看看?!?/br> 姝菡推脫:“萬歲爺并諸位王爺貝勒爺均在里面,奴婢不敢耽擱王爺的正事?!?/br> 安親王疑心更重,在姝菡的驚呼聲中劈手奪過她手中緊握的、那本題曰賺殺魚兒的手稿。 姝菡一時間失了方寸,不知如何是好,只盼著他并看不出其中的不妥。 安親王粗粗翻閱了前頭幾頁,所作尚屬正常,不過是一些典籍的注解評述;再往后看,是近百首辭賦,筆觸像是出自個女人之手,確屬上上之作;等翻看到最后幾頁,隨處可見“六郎”“絳雪軒”的字眼,他終于知道,姝菡因何一臉冷峻,那是赴死的決然。 而這本書稿,不止是扳倒東宮一脈的秘鑰,更是奪人性命的無情鋒刃。 安親王合上書頁,額頭的青筋迸起,手上力道過猛,攥著書冊的指節幾無血色。 如果此刻姝菡抬頭看他,定會發現他的情緒早已出離憤怒。 安親王用閑著的那一只手指向低頭不語的女人?!澳氵@個……” 也不知后面是想罵句蠢貨,還是什么,總之準不是好話。 卻還顧忌著里面隨時會出來的圣人。 他壓下心頭的怒火,將書冊在自己的懷里收放妥帖,只轉身吩咐隨行的小鄧子:“帶她出去,躲得遠一些?!?/br> 說完朝著門內走去,再不看惹怒他的那人。 可不過兩步,又不放心地丟下一句?!耙且粫何野槭ヱ{出來還看見她在此處,便摘了你全家的腦袋?!北砻媸菍χ∴囎影l狠,實際何嘗不是沖著姝菡而去。 小鄧子跟了主子這么多年,還沒受過這樣的旨,知道他主子是個言出必行的,嚇得立時去央求仍立在磚道上的正主。 “菡兒姑娘,菡兒祖宗!求您給條活路吧。您要是犟在這里,咱家在禁城外上至七旬的祖母,下至總角的甥兒,俱要給您陪葬了?!闭f完,竟是噗通一聲跪在當場。 姝菡此刻像是個強撐不過的提線人偶,也隨著安親王的離去癱坐在地,甚至已經無暇顧及鄧公公給她叩頭有多么于理不合。 她現在唯一的念頭是:齊茉兒的書稿失了,扳倒太子的唯一機會便沒了。她怎么會如此無用…… 小鄧子看姝菡失魂落魄的樣子,見左右并無旁人,趕忙把人攙起來,也顧不得后面會不會惹了她不快,只半拖半扶把人往壽康宮的門外帶。 門上的人見了這個架勢,哪能不攔著。 小鄧子無法,只得晾出他主子安親王的腰牌:“長春宮賢妃娘娘有件要緊的東西找不見了,想著之前是菡兒姑娘走前歸置的,咱家奉了王爺的令,帶姑娘回長春宮回個話,等賢妃娘娘問清楚了,咱家再親自把姑娘囫圇個兒的送回來?!?/br> 門上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知道這菡兒姑娘是老祖宗的心頭rou,且拿不準長春宮的賢妃娘娘是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