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8
玄清,卻也不像李玄清。他像的只是他自己。他做的也只有他自己。孫悟空聽了身體一僵,握緊拳掙扎猶豫良久后,終是猛吸一口氣,魂出體外。他看著神色沉沉的唐三藏,頓了頓后一股腦鉆進那人夢里去。他想看看,這一世唐三藏和李玄清之間,到底是有何因緣。為何那人會和他長得那般相像,又為何……這一世他先遇上的偏偏是他。“玄奘,你此次外出辦事,切記要處處小心?!?/br>年邁的禪師胡子花白,一身紅黃□□,朝唐三藏雙掌合十道了聲阿彌陀佛。“為師這里有些用以自保的小法術,你習了去后不得另作他途,更不得外傳??芍懒??”還是個少年模樣的唐三藏一身白衣,頭頂光溜溜的,可那俊俏如玉的面容看著便有出塵非凡之姿,絕非凡類。約莫只有十五六歲的少年合掌點頭,“弟子謹遵師父教誨?!?/br>此次出行,乃是為了師父去河州潮音寺交流佛法,路途遙遠,風雨艱辛。待七日后,唐三藏學罷法術收拾了行囊后,孫悟空蹙著眉暗暗跟在他身后。出了佛寺過一兩里便入市集,抬頭遠望便是長安恢宏宮闕,琉璃飛瓦金陛玉階哪怕只遙遙望著,那等皇家威勢便已直入心頭猛然一緊。唐三藏卻似兩耳不聞雙眼不看,背著行囊布履一雙,踏上黃土浩程。途徑幾許荒漠,幾許盛世萬家燈火,可不動聲色一派漠然的眉眼,卻仿佛始終隔絕在塵俗之外。餓了就吃幾口干糧,渴了就喝幾口水。熱了便念幾個時辰佛經清涼己心,夜間冷了便抱做一團靠著石壁沉沉睡過去。孫悟空就這么跟他走著,走過劈碎的長夜,走過燃燒的白晝。他不明白。為什么一個人,一個孩子,能在本該一個活潑自在的年紀活得卻像一個苦行僧。當年他在菩提庇佑之下,逍遙于靈臺山,有花鳥魚蟲相伴,有草木山川相對,過得尚算無憂無慮??商迫亍?/br>卻與他截然相反。自懂事起,他便是個和尚,是個僧侶。日日掃地,日日打坐,日日吃素吃齋,不食rou味,日日枯對佛像,聽講佛經。他就像是佛在塵世間打磨出的最完美的作品。一心向道,頂禮相拜。孫悟空看著他的背影,慢慢地,身體忍不住打了個顫。在那黃土烈日之下,仍然猶墜寒冰冷窖,凍得四肢發涼。不知走了多久,唐三藏終是到了河州臨夏縣內的潮音寺,香火旺盛,商客云集。寶殿矗立,磚雕彩繪栩栩如生,洞窟處處,佛像僧書盡供如來。唐三藏過了寮房,進了大雄寶殿,與寺中禪師對話談了好幾炷香,還互換了經書卸了行囊,似是要在這兒小住時日。孫悟空默然地在寺中逛了逛,聽得幾個和尚團團坐著在辯論佛法。“佛祖說過,如來凈圓覺心便是凈土最高境界,修得此心的人,便無所謂菩提與涅槃,也無所謂成佛和不成佛,更無所謂無妄輪回和不輪回。師弟,你入執了?!?/br>“可師兄,若無所謂成佛,那凈土里又哪來的那么多佛?若無所謂輪回,這人間又哪來的這么多眾生?”幾個小沙彌面紅耳赤地爭論著,引得殿中的唐三藏抬頭看了眼。孫悟空看見那人自殿里踏出,白衣玉面,比起清蓮倒更像是人間灼灼盛景。唐三藏看著年紀不大,可自幼修習佛法,耳濡目染,那股佛性扎根在他體內,晃眼望去便宛如禪師。他合掌道了聲阿彌陀佛,對這兩人說道,“你們二人理論并無錯。不過一個講究的是的大乘,一個講究的是小乘?!?/br>他看向那名師弟,“一切眾生種種幻法,猶如空華。你斷法執我執,一心成佛,修的是小乘道,境界不如你師兄高?!?/br>那師弟醒悟,臉色微紅,低下了頭去。可唐三藏緊接著又對師兄說,“你雖口口聲聲如來凈圓覺心,可這自性哪有那么容易達到。你的境界雖高,無所謂‘有’與‘空’,深悉大乘精髓,卻也要知道大乘非一日之為,先修好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的境界,再談‘有’與‘空’也不遲?!?/br>那大師兄一怔,正待相駁,卻見殿中長老踱步而出,“善哉善哉,你雖年紀輕輕,于佛理卻是信手拈來,道行頗深。不日想必定是大有作為??!”師兄聽了不服,可唐三藏微微一笑,做了一揖,“長老謬贊了。弟子道行淺顯,心中仍有雜念,講起佛法也不過如螢火燒須彌,終不能著,也入不了如來大寂滅海?!?/br>住空法師抬眉“哦?”了聲,聲音沉渾,“我觀你,確實天資佛性,卻也不知為何眸中有塵,法執深種。按你這年紀,本不該有如此沉如迷障的執念,恕老夫多問,你所掛記的……究竟是什么?”白衣僧人長身玉立,一時風吹庭院,樹葉千聲。他眸中如風傾百野,幽沉難言。“弟子心中,有個人?!?/br>他合著掌,聲音極低,如落葉飄忽,低至地底。孫悟空聽得一愣,卻聽那人繼續說了下去。“弟子常于夢中夢見一人,卻并無記憶,也無印象,更不知那人姓甚名誰,是哪戶人家。只知前緣糾葛縱深。此次師父派弟子前來潮音寺,也是想借著此次機會,讓長老您開解弟子,消去執念?!?/br>住空法師神情了然,點了點頭。“可若此世讓你再碰得那人去呢?”唐三藏面色微白,身軀顫了一顫,如風中浮塵。他本該說斷滅塵根,一心青燈向佛。他本該說將一切放下忘得一干二凈。可他說不出口。對佛祖,是不能撒謊的。唐三藏閉了閉眼,“弟子不知?!?/br>住空長老在他面前看著他,孫悟空在他身后看著他。兩個人,兩番情緒。如果沒有夢中那一點執念,唐三藏許能順理成佛百無牽掛。可偏偏事與愿違。耐得過苦行,無心于塵世的他,終究敗在一人身上。而那個早已看透人世百態的長老,如何不懂迷執作祟的滋味。他搖了搖頭,話語意味深長,帶著些許悵然——“不入紅塵,難破紅塵。如此也好。待你遇著了,許就看開了?!?/br>嘗過七情六欲之苦,這個弟子許就自然而然大徹大悟了。那時的住空沒有想過,為何眾生明知地獄苦,卻還要作孽向地獄而行。就如同唐三藏后來遇到李玄清,遇到孫悟空,從一開始便一錯再錯下去。第38章落水相救劫與緣那唐三藏于潮音寺就此小住了下來,日日跟著寺中和尚一道聽住空**。他就像這座寺廟里最堅硬孤冷的石。任雨沖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