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5
知道安然現在是有本事的人了,聽到東西是她寄來不少人都稱贊她仁義。雖然有人發出質疑的聲音,這些人終究占了少數,舉手表決之后,臨川公社還是決定麥收之后用上這個配方。 事實證明他們是對的,原本一畝地產玉米最多不過五百斤。用了這個配方選種之后,當季的玉米畝產直接翻倍,達到了上千斤。這可高興壞了公社的一眾人。 不少人回家甚至偷偷立了長生牌。 玉米的豐收林谷雨也很高興,這次不用他說,公社的人都催促著要把剩下的植物改良液用在小麥上。 此外,林谷雨也沒有藏私,再縣城的會議上,他直接把配方交了出來,甚至還說出了自己的實驗成果。林谷雨雖然沒有因此升職,但有眼睛的人都知道,將來書記退位,能上位的十有八、九就是林谷雨了。 安然聽到這個消息也很高興,幫上了家里人的忙,她看書的時候更加用心了。 除了農作物方面,安然也會把動植物學里面關于養豬的知識整理出來交給林勝利,尤其是疾病方面。 安然很忙,她專業成績好,得到了學校老師的認可,暑假的時候直接帶著她去了養殖場。用老師們的話說,學的在扎實,不實踐也沒用。 是以,等她再次回到臨川公社已經又是一個年關了。 從京師到臨川并沒有直達的火車,她要先坐火車到市里,然后轉乘客車到縣城,之后再由縣城坐車到臨川公社。 也就是今年年初,林冬至因為表現優異,跟著陸聞一起轉到了市里的運輸隊。 安然剛下火車就見到前來接她的七哥。 “七哥?!?/br> 林冬至順手拿過她手里的行李,一邊給她擋住人流。兩人小心的往前走,“路上累了吧?!?/br> 安然搖搖頭,“七哥,你等很久了嗎?不是跟你說過了,外面冷不用等嗎?你看看手都是涼的?!?/br> 學校里有電話,她來之前特意跟家里通了氣,七哥擔心她一個人回家,非要等著跟她一起。 林冬至笑笑沒說話。自己的meimei,等再久都是值得的。 市里的宿舍不如縣城那邊,他在這里是跟陸聞一間的,不過陸聞早幾天已經回家去了,如今宿舍里只有他一個人。 值得一說的是,市里的宿舍通了暖氣,不像縣城宿舍里冷冰冰的。 安然進了宿舍就拿過行李一通翻找?!罢业搅?,七哥,這是我閑著沒事織的手套,你帶上試試?!彼齻兯奚嵊腥丝椕?,她見那毛線不錯,特意花高價跟人換了點過來。毛線不多,大部分是深藍色,還有少數紅色??椕驴隙ú粔?,于是她就估摸著給家里人織了手套。 剛才她見七哥的手冰涼,這才找出來先給七哥 帶上。 林冬至拿過來就戴在手上試了試,大小正好。他夸贊道:“我小妹就是手巧,瞧這手套織的,帶著就是舒服?!?/br> 今天天色已經很晚了,林冬至決定先住一晚,明天在坐車回縣城。晚上他特意帶著小妹出去吃了一頓好的。 等回到家,安然自然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天氣太冷,安然就提議吃火鍋。 林家做飯的鍋有兩個,一個大鍋平日里用來蒸饅頭,還有一個小一點的,用來炒菜。小一點的鍋還可以放在煤球爐子上使用。正好堂屋里就有爐子,就由安然親自下手,一家人吃起了排骨火鍋。 因為有小孩,安然炒的底料就是清湯鍋底,她還額外炒了辣椒油出來。誰要是喜歡吃辣就自己放辣椒油。 鍋子里燉著排骨,一家人圍著爐子說話。 說的最多的自然就是安然郵寄過來的植物改良劑了。 因為這個改良液,今年秋收可是比去年整整多了一倍。 一倍,那是什么概念? 今年大家能敞開肚皮吃個飽飯了。 “妹子你是不知道啊,咱們隔壁大隊知道咱們今年的糧食產量,差點驚掉下巴。如今咱們公社那是蒸蒸日上,多少姑娘巴望著嫁過來過好日子呢?!?/br> 姚春花說起這事就是得意,她是社長的媳婦,去年一年就有不少人家找她來做媒。就連她娘家那邊都在打聽臨川公社,想著把她侄女嫁過來呢。 只不過她那個娘家嫂子有點癡心妄想,居然看上了她家大侄子。 姚春花跟這個嫂子平日里就有些不對付,才不愿意給她說這個媒。因此毫不猶豫的給懟了回去。 要是以前她敢這么不客氣,她那個嫂子早就生氣甩臉子了,這次居然沒有。姚春花每每想起這事就得意。 說來說去,這些都是因為她有個能干的好小姑子。 姚春花一高興,那嘴巴就停不下來,她巴巴巴的,倒是讓安然聽了不少八卦。 比如林雨水一家。 如今家里不在避諱他家的事情,反而是當做笑話一樣每天講幾遍,每次講過他家的事情,林老太都能多吃兩碗飯。 說起林家,那真的是挺奇怪的。 你說你都回來了,戶口都落戶在農村,那就老老實實的跟著村里人上工唄。他偏不,每次上工都一副指導江山的樣子,仿佛他有多大本事似的。 可好笑的是,林家人哪怕是他都分不清麥苗和雜草。他們一家干過的活需要別人返工不說,那苗子都稀稀拉拉的。你要是不讓他干這個活吧,他那個小閨女就跟你侮辱了她似的,在哪兒流眼淚。 當然,這不是說他家就沒有好人了。 林家六個大人,三個孩子,除了阮玉以看孩子為借口不上工,林雨水經常指點江山,林宛月動不動就流淚。 其他的三姐妹倒還好些,老大悶不吭聲,讓干什么干什么,哪怕干得不好,人家態度不錯,村里人也不好說什么。 老二嘴巴甜,雖然事情同樣干不好,可人家會說話,一張巧嘴張口嬸子閉嘴大娘的,喊的人心里甜絲絲的。就沖著這個也有人愿意提點。 老三呢,年紀小,也是話不多的性子,不過這孩子知道觀察,一開始做的也不好,如今到有模有樣,反而成了賺取公分最多的人。 “那林宛月呢?”安然好奇的問道。 她記得書上說林宛月在紀越的幫助下做了公社的小學老師。林宛月比她還小三歲,來臨川公社的時候最多也不過初中畢業。那時候她就好奇過,紀越的名聲有這么大,能幫著她爭取到這份工作? “她?”姚春花撇撇嘴,有些不屑的說道,“人家可有本事了,也不知道走的誰的門路,居然應征上了咱們公社的小學老師?!?/br> 臨川公社就只有一所小學,學校一到五年級,除了最低的兩個年級,其他的都只有一個班。他們這里雖然有文化的人不多,可就這么七個職位,也是有不少人搶破頭的。 老師不僅僅是正式職工有工資可拿,說出去還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