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
么都沒說,只是呵呵的笑著。 姚春花從桌子上抓了一把紅薯干塞到安然手里幾根,說道:“這是我娘家曬的紅薯干,小妹你先吃著,大利、二朝沒進來,我去給他倆送去?!?/br> 姚春花不傻,先不說林勝利兩兄弟平日里對自家就不錯,單是剛才她兒子吃了人家一個麻雀蛋,她給點紅薯干也是應該。 姚春花的性子爽利,說著當下就下了炕往外走,也就沒看見林老太滿意的點點頭和趙曼低頭輕撇的嘴。趙曼心想,四嫂慣會做好人,她來這一出可不就顯出自己跟六弟妹來。 心里雖然不高興,趙曼也沒辦法,誰讓她娘家不爭氣呢。 想著今天跟大哥說的話,趙曼心里就一陣氣餒。 今天回到娘家,她按照七弟說的,當下就去找了大哥。她不但把七弟分析的說給大哥聽,而且當著她爹和大哥的面把今天她娘和大嫂的做的事情說了一遍,甚至還說了她在城里有時候也吃不上飯,要靠著婆家接濟。 原以為她爹多少會心疼她這個閨女,誰知道她爹居然說她不愿意接濟娘家就直說,用不著找這種借口。 她爹這話,把她的一腔熱血澆了個透心涼,她甚至都不敢相信這話是她爹說出來的。 接著她就看到大嫂毫不掩飾的得意眼神,當下就明白這是大嫂回來搬弄是非了。 想著自己明明是為家里人著想,結果人家還不領情。趙曼心寒的同時也怒了,當下就跟挑事精大嫂打了起來。 讓她更沒有想到的是,不管爹娘還是大哥都幫著大嫂拉偏架,她這邊只有她男人林白露幫著。怕自家男人吃虧,趙曼趕緊放開了大嫂,拉過自家男人,抱著兒子,提上東西頭也不回的走了。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以前她不相信,現在她是真的信了。在她爹娘的心里大嫂才是一家人,她趙曼已經成了外人。 既然如此,她林家的東西又憑什么給他們吃? 本來說好給娘家的東西,如今又讓她提了回來,趙曼是擔心婆婆說教的,誰知道婆婆只是看了一眼什么都沒說。 剛才小姑子沒來,她整跟婆婆說這事呢。也是這時候她才知道不只是自己,老六兩口子也遇到了麻煩。 六弟妹王桂芝的娘家是小河溝人,也是臨川公社唯一靠近水源的一個生產大隊。今年小河溝還算不錯,比起臨川生產大隊的寸草不生,他們至少還有點收入。 王家呢,倒也不算是太懶惰,今年也分到了不少糧食。 為題就出在這了。 因為日子不好過,大部分人家都選擇要粗糧高粱米,有的人家甚至只要糠。王家呢,跟人家相反,要的是大米、白面、玉米面這些精貴東西。 看到王家人要的東西,整個小河溝都跟看傻子一樣。 今年每人只有三十斤的糧食,而這些糧食可是最少要吃半年的。如果是高粱米能的五十斤、糠能的六十斤,大米、白面這些只能得二十斤。 如今這年月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個頭,大家自然優先選擇能保命的東西,也就是高粱米和糠。大米、白面平時就是個金貴東西,這會兒更沒人舍得吃了。偏偏老王家上演了這一出,能不讓人驚訝。 而他家選了這些,不用想都知道是不夠吃的。 這不,就把主意打在了幾個出嫁的王家閨女身上,反正這些王家的女孩在他們看來也就只有這么個用處。 王家的這幾個出嫁女,又以王桂芝現在的生活最好。這次看到王桂芝居然還帶了rou,王桂芝的父親當下就獅子大開口,讓她弄十斤白面、五十斤玉米面出來。 第12章 學習 聽到父母這無理的要求,王桂芝都要被氣笑了。這兩年她自己都沒有白面吃,爹娘張口就是十斤,真當她是產白面的。 王桂芝越想越氣,也就跟王家人吵了起來。王家人本來對王桂芝就不好,又吵了架,王桂芝自然不會把帶來的東西留下來了。 于是,她回到娘家屁股還沒坐熱就帶著男人孩子回來了。 林家的三個妯娌也就是面子情,實際上的關系很一般。如果真要說那就是同在縣城的趙曼和王桂芝關系好一些,此時再加上兩人相似的遭遇,兩人關系又緊密了一些。 此時看著林老太贊賞的眼神,心里可不就不自在了。 安然到沒想這么多,在她心里林勝利兩兄弟肯定是比趙曼等人重要的。見姚春花想著兩兄弟,她還很好心的給指了路。 趙、王兩家的事情只是一個插曲,過后大家也就忘了。 這幾天安然都窩在家里,一方面是外面實在太冷,另一方面還是因為她覺得自己不是原主,心里發虛。 雖然是窩在家里,她也沒有閑著。 這個時代跟她那時候不同,原主又是個學生,她大部分時間都在做作業。原主已經是初三的學生了,開年六月就是中考??上г沓煽兒芤话?,安然呢?重生這一遭,她發現自己記憶里變好了,看上兩三遍書本就能記住個大概。 因此,對于語文、歷史這些只需要背誦的東西,她并不擔心。 數學的話,多做幾遍習題,她也能有把握考個八十多分。 唯一犯難的就是外語了。 這個時代學的可不是英語,而是俄語。安然前世并沒有接觸過,原身呢,也是學的稀里糊涂。 這天安然拿著俄語課本,厚臉皮的敲開了她七哥的大門。 要說整個林家,大概也就這位七哥懂點俄語吧。他當初雖然沒能考上大學,也上了大專的,安然記得他的俄語還被公社書記夸獎過。 安然前世是個孤兒,學習的機會很難得,只孤兒院只供他們上到高中。后來她還是自己轉了學費勉強上了個電大。 不可否認安然是喜歡讀書的,無奈前世情況不允許。 這一世不同了。 也許是吃了沒文化的苦,不管是過世的親爹還是林老太,都是支持自家孩子讀書的。想當初她四哥不想讀書,還被她娘追了二里地。 只不過,他四哥的性子也倔,加上實在不是讀書的材料,林老太才只能作罷。 她可不同,有這個機會自然要珍惜。 安然歷史學的一般,但有名的歷史事件她還是知道的。這個時代除了這三年的大災荒,還有一件事非常有名。她記得那時候學校是罷課的。 如今已經是59年的尾巴,馬上要60年了,時間確實緊迫。 安然雖然知道這個時期會罷課,但具體的時間不清楚。原主今年初三,明年60年正好高一。如果她努努力爭取跳一級,說不定能在罷課前考上大學,當上大學生。 這個時代的大學生可是相當值錢的。像她七哥,只是個大專生,還是沒畢業的那種,實習期工資就有三十多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