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9
馬跡,就變得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一個人說話的語氣、做事的風格還有筆跡等等,這些展露人前的東西都是可以模仿的。但他偶爾深思露出的小表情、小動作,還有一些極親近、極熟悉的人才能察覺到的小習慣,卻不能隨時隨地、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越是觀察這個“林彥弘”,李景承越是心驚——這根本就不是他的林彥弘!所以當對方以一只小貓崽為借口與他保持距離、拒絕他的親近時,李景承其實也不愿意靠近這個人,在外人看上去倒像是皇長子殿下被林長史拒于門外而心生不快。林彥弘身邊原本就有已經成為皇長子心腹的原裕王府暗部成員,但從他們口中并不能得到實質性的訊息。可以說他們完全沒有發現,皇長子心尖上的林長史已經在他們眼皮子底下被掉了包。于是,李景承一邊觀察和監視著這個林彥弘,一邊派人送信京中,直接面圣,以便查探京中發生的事情。待得知父皇也曾懷疑過什么,但一番暗查之后卻沒有發現任何異樣,李景承意識到這里面必然隱藏著驚人的秘密。悟覺大師不醒,根本沒有人知道林彥弘養病的那半年,含冰殿到底發生了什么。他們甚至不知道林彥弘何時被調換,更不用說知曉真的林彥弘在哪里。直到看到前朝的暗執營,李景承心中有了一個連他自己也不可置信的猜測,他才意識到,之前發生的許多事情,都有別的可能性。想到這里,李景承更加堅定要生擒此人、查出他們到底有何目的,救出林彥弘。如有必要,對這個“林彥弘”做出些損害的事情,也在所難免。發現李景承的攻勢越來越猛,“林彥弘”笑意微斂。李景承顯然是有備而來,來護衛于“林彥弘”的暗執營影衛雖然武藝高強,但人數不在優勢,若繼續這樣下去,遲到會后繼無力。就在李景承不管不顧拼力向前的時候,他忽然感覺到一股熟悉的氣息。隨著更多暗執營的人加入戰局,一個李景承十分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不遠處。他持劍看向對方,只聽到對方雙手合十道:“景承,許久不見?!?/br>作者有話要說: 看過這幾章的萌萌盡量不要在評論中提到關鍵人物,不可以劇透喲~么么噠第174章執念雖然已經做好了準備,但真的看到悟覺大師帶著暗執營出現的時候,李景承心中還是充滿了震驚、不解、憤怒和難過。悟覺大師既是華音寺的高僧,也是李景承嫡親的皇叔祖,兩人有真正的血脈之親。他在裕王府危難之際冒著極大風險將李景承收養在身邊,日復一日地為小狼崽讀經,為它編蒲團讓它磨小爪子,還把林彥弘帶到它的生命中……于巫山長大的一幕幕回憶在李景承的腦海中快速地閃過,帶著幼年不識愁滋味的明快,讓人難以忘懷。但當這些記憶與現實糾纏在一起,就立刻變得苦澀起來,充滿了懷疑和憤懣,糾結而讓人窒息。暗執營向來是帝王才能動用的,但在顯帝和宣帝兩朝,卻有了特例。顯帝終其一生只有一對雙生的皇子,他的長子宣帝生而帶冠,故作為皇儲被留在宮中,而幼子悟覺大師則被送到鎮國寺出家為僧,以避免兄弟鬩墻。原本就對幼子百般愧疚的顯帝和孝仁皇后對悟覺大師自然是百般想辦法彌補,再加上宣帝對這個為自己犧牲的胞弟也是愛護有加,所以顯帝仙去、宣帝繼位的時候,原本應該完全由新帝掌控的暗執營就沒有像前朝那般處置。宣帝以心腹重新建立暗執營,而曾經效命于顯帝的暗執營舊部則隨悟覺大師前往華音寺。為了避嫌,悟覺大師所擁有的暗執營影衛再也沒有進入過皇宮,甚至連悟覺大師本人也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里,鮮少到京城,直到先帝因為魘癥加劇而頻頻召其進京。先帝已經不在,除了梁帝李祈裕,這個世上只有悟覺大師手上有一支暗執營——一支有著嚴苛傳承、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精英的暗部。所以當李景承看到暗執營的標志時,就已經猜到悟覺大師必與此事有關!悟覺大師中年和晚年雖不常住在皇宮之中,但他少年時其實頻繁被孝仁皇后接到天京居住,是以悟覺大師對皇宮的了解甚至超過了太后和一些年紀大、資歷深的宮人。如果說如今誰有這個能力從官家影衛眼皮子底下將人“偷”換出來,恐怕也只有悟覺大師這個前朝皇嗣才有可能做到了。李景承目光沉沉地看向那個自己曾經無比熟悉、現在看上去卻極為陌生的老僧,眼眸中帶著一絲不可置信和痛苦:“他在哪里?”悟覺大師緩緩走上前來,卻沒有往李景承那邊走去,而是走上亭子的臺階,站立在那個假的“林彥弘”身邊。在悟覺大師出現的時候,李景承就已經下令自己的人暫時停止攻擊。暗執營的影衛原本就只是為了保護“林彥弘”,在悟覺大師的命令下也停止了動作,只是還做防御狀,并沒有因此而松懈。于是雙方就這樣相持而立,目目相對。李景承見悟覺大師沒有立刻回答,立刻往前走了兩步,他面前的暗執營影衛也不由得往后退了兩步,微微側頭,好用余光瞥向自己的主子,似乎在詢問該如何對待皇長子殿下。李景承的人當然不能讓皇長子殿下單槍匹馬走過去,于是迅速往他身前靠攏,好在他們殿下走了兩步就停了下來。“他在哪里!”李景承又厲聲問了一遍,這一次他提著劍,仿佛再得不到回答就會徑直沖上去。“阿彌陀佛……”悟覺大師原本微微垂著眼,此時也抬起頭來回望李景承:“景承,你就當彥弘已經不在了吧?!?/br>“你撒謊!”聽到悟覺大師的話,李景承胸中入被巨錘擊中,頓覺劇痛無比,他下意識拒絕相信這件事。李祈裕雖然在最初一瞬察覺到“林彥弘”的異樣,但那個時候的皇宮已經跟先帝病重時宮中無暗執營的情況大不相同,可以說戒備極其森嚴。經查證,悟覺大師的人確實沒有進入過皇宮,林彥弘一個大活人,根本不可能憑空消失。就算林彥弘真的如悟覺大師所言已經死了,那總要留下一具尸身,更何況現在這個假的“林彥弘”長得跟林彥弘一模一樣,又作何解釋?李景承曾經跟他近距離地接觸過,對方用再高明的易容也逃不過他的眼睛,更何況假林彥弘身上的氣息做不得假。這也是李景承要通過眼神和小動作來判斷對方“身份”的原因。雖然覺得驚世駭俗,